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文化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小说批评是一种尝试。文化概念的极其宽泛和广度包容使我们在涉及民族文化时只能大略指出,其表层可以是风俗习惯、行为方式,里层可以是思想观念、科技文艺,深层则是心理定势、思维模式。在传统文化这一背景上考察中国古代小说批评,显然不大可能将传统文化分类后到古代小说批评中去寻找例证,因为这样做不利于古代小说批评本身的探讨。最好是能将文化分类与批评体系结合起来,一一对应,然而这又为历史的具体性所不允许。我们所能做的是从古代小说批评基本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越南汉文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皇越春秋》是越南汉文小说中最经典的历史演义类的小说,在这部历史演义小说中,浸润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越南本土文化.这篇文章不在分析它作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内涵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或将之与《三国演义》比较,而是重在分析文本中的神话传说,通过分析,了解其中的神话传说,进而认识这些神话传说与越南神话传说的联系,以及这些神话传说与中国神话传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历史的眼光清理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科学地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以今例古”“以西律中”不是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和小说观念史的正确态度和方法。而按照中国古代小说思想的本来面目描述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才能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和小说观念,深入认识传统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这样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才算是中国古代小说观念自身的历史。中国古代小说既有被正统文化所接纳的士人小说,也有被正统文化所排斥的通俗小说,还有由近古市民小说发展演变而来的近代公民小说。而反映这些小说的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必须对它们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说明,才能建构出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也拥有数不胜数的经典著作。譬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或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等。这些古典名著、古代小说作品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见证、传承和发展;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对特殊时代背景下各种事物的生动刻画和深入思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古代小说教学,这对帮助学生领会中国语言文化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瑰宝,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推动作用。它是首部在中国历史上保存非常完整的哲学文化著作,是中国唯一在世界上翻译印刷的数量仅次于《圣经》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道德经》中的文化负载词力图真实反映当时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在对《道德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中,应从哲学角度对比《道德经》文化负载词的差异,借此来说明文化负载词在翻译发过程中呈现的多变思想,并通过对比五大类的翻译研究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差异,研究如何使《道德经》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更为清楚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叙事上存在着“以三为法”模式,因此,对这一模式进行文化解读和剖析,对其进行定义,并探究其文化成因和审美意义,以便从中探索中国古代小说某些创作规律,揭示其在古代小说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古代小说与传统文化的某些关联。  相似文献   

7.
博尔赫斯是后现代小说的开山鼻祖,在中国关于博尔赫斯的研究涉及了很多方面,而笔者就一篇文本进行深入发掘,探究几部中国古代的经史子集或文学作品对于博尔赫斯的成名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具体影响,深入了解博尔赫斯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并且深入分析《小径分岔的花园》的文本隐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一枝奇葩。鲁迅先生曾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红楼梦》对传统写法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于叙述视角的转换。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从勾栏瓦肆的“说话”中脱胎而出,从结构类型到叙述方式,无不受到“说话给听众听”模式的深刻影响,大多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相似文献   

9.
“三复情节”是杜贵晨先生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艺术提出的理论概念,“三复情节”在《红楼梦》中有多方面新鲜别致的运用,不仅发展了传统“三复情节”的叙事技巧,更增强了《红楼梦》的艺术魅力。《红楼梦》“三复情节”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三复情节”是以全民族的眼睛去观察”而得出的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当代理论。  相似文献   

10.
《八犬传》在日本翻案小说中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其产生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因为当时的江户时期受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在影响翻案小说的中国古代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应是《水浒传》。在这部作品的影响下产生的最典型的作品是《八犬传》。基于此,针对《水浒传》和《八犬传》对比分析中日文学,对于了解两国的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