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孟称舜是晚明文坛颇具影响的剧作家,他学识渊博,性格旷达,喜好交游。就地域而论,孟称舜的交游基本集中在本土,与其相交者多为越中名士,其与陈洪绶、卓人月性情相投,互相推崇,诗酒唱和,尺素互遗。对孟称舜与陈、卓二友交游活动的钩稽梳理,不仅有助于解读其作品,探究其曲学见解,对了解晚明文坛亦不无补益。  相似文献   

2.
孟称舜是晚明时继汤显祖之后杰出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现存五种杂剧——《桃花人面》、《花前一笑》、《眼儿媚》、《英雄成败》、《死里逃生》与三种传奇——《娇红记》、《二胥记》、《贞文记》。由晚明迄今,孟称舜剧作的演出既有直接搬演也有间接的改编,这是孟剧持久舞台艺术生命力的见证。孟称舜其人其剧对后世剧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历来对孟称舜戏曲创作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代表作《娇红记》。从文学、思想、时代等多角度诠释《娇红记》传奇成了研究孟称舜戏曲作品的热点,由于孟称舜的戏曲创作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因此仅对《娇红记》传奇进行单一的研究并不能全面客观地揭示孟称舜的创作思想。文章试图把孟称舜的五种爱情剧联系起来分析考察,揭示孟称舜爱情剧创作前后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孟称舜是明清之际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被认为是戏曲“临川派”继汤显祖之后最重要的作家,倪元璐称他为“我朝填词第一手”。卓人月亦认为孟称舜的三部杂剧《花前一笑》《泣妇眼儿媚》及《桃源三访》足称当时“北曲之最”。孟称舜所写杂剧题材广泛,都有本事源流。本文探讨孟称舜现存的五部杂剧的题材与本事源流。  相似文献   

5.
晚明剧作家孟称舜的杂剧创作既体现出较为典型的南杂剧特征,又遵从北杂剧的传统体制,在审美取向上表现出对元杂剧的追慕与回归。孟称舜的杂剧以其独具一格的精神面貌,支撑起晚明杂剧的艺术大厦,成为明代杂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戏剧史上亦占有重要的一席。  相似文献   

6.
元代宋梅洞的小说《娇红记》与明代孟称舜的戏曲传奇《娇红记》以其在各自领域取得的独特成就 ,赢得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二记不仅本事相同 ,在人物情节、诗词说白等方面也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因此通过对这两种不同体裁《娇红记》的对比观照 ,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它们的成就与不足 ,走出单一研究《娇红记》小说或戏曲不可避免陷入的误区 ,从而能够重新给小说、戏曲以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孟称舜的生平研究、作品研究、戏曲批评与词论研究、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四个方面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孟称舜研究的总体情况,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晚明剧作家孟称舜的杂剧创作既体现出较为典型的南杂剧特征,又遵从北杂剧的传统体制,在审美取向上表现出对元杂剧的追慕与回归。孟称舜的杂剧以其独具一格的精神面貌,支撑起晚明杂剧的艺术大厦,成为明代杂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戏剧史上亦占有重要的一席。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因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这便决定了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有其一定的目的;而教育目的观则反映了人们对目的的认识,它对教育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向与指导作用。教育目的观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哲学范畴,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人的教育目的观是存在差异的,从而形成了教育发展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观。而这些教育目的观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进程。扈中平教授等的新著《挑战与应答——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版),对20世纪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重要时代所出现的教育目的观进行了颇具特色的研究。这  相似文献   

10.
课程研究有两种基本范式:现代课程范式与后现代课程范式。而两种课程范式又有其不同的师生观,这两种师生观的比较对我国现行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文章从学生观、教师角色转变和师生关系转型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龙虎的作品让人更多的感觉是率直的个性流露,观者很容易将情绪投入到他的作品中,可以浮想联翩,也可以流连于画面极具趣味性的用笔和熟练的技法中,让人产生各异的共鸣,从而达到美或趣味的享受以及艺术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龙虎的作品让人更多的感觉是率直的个性流露,观者很容易将情绪投入到他的作品中,可以浮想联翩,也可以流连于画面极具趣味性的用笔和熟练的技法中,让人产生各异的共鸣,从而达到美或趣味的享受以及艺术的熏陶。  相似文献   

13.
白朴的曲作有明显的文人特色,带有浓厚的诗学意味和深邃的意境。因此,他历来被研究者归为文采一派,但同时他的笔下俗词俚语也同样带有极强的生命力。与他繁富的文采相反,矛盾、凄凉、失落充斥了他的一生,这使得其作品饱含凄清幽怨的意蕴。  相似文献   

14.
由于汉武帝对司马相如辞赋的赏识,使其由一个落魄的卖酒郎而一跃成为皇帝的宠臣.在当时引起极大的反响,刮起一股司马相如赋传播的旋风.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司马相如效应:时人或向其求取赋作、讨问作赋之法、模拟仿习、作赋或托其名;后人或褒贬其赋作、以其赋作为模范等.并都以文章家来定位他,皇帝以文章家蓄之身边,史家以文章家为其立传,使得司马相如成为“文章祖”,也使得文章成为一门独立之学.司马相如效应使后人对其“为文章倡始”给与认可,文章便由此慢慢独立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5.
宋词与宋玉     
宋玉感伤之形象、悲秋之意绪、文人才士沦落不偶之坎壈生平,以及宋玉作品,尤其是宋玉赋中对男女情事之描写,凝练为多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语典,这些意象、语典大量出现在宋词之中,显示了宋玉及其作品的深入而持久的影响力。对《全宋词》中运用、提及"宋玉""巫山""巫阳""阳春白雪""云雨""高唐"等意象、语典的作者作品进行深入探论,必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细致地认识相关作者及其词作,并从中觇视宋玉及其作品的特殊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白朴的曲作有明显的文人特色,带有浓厚的诗学意味和深邃的意境。因此,他历来被研究者归为文采一派,但同时他的笔下俗词俚语也同样带有极强的生命力。与他繁富的文采相反,矛盾、凄凉、失落充斥了他的一生,这使得其作品饱含凄清幽怨的意蕴。  相似文献   

17.
饮食散文在周作人的散文创作中占有一定比例,但与同时期或稍后的其他饮食散文作家相比,周作人的饮食散文创作有明显的特殊性。这既与其丰厚的学养有关,也与其复杂的思想背景有关。周作人饮食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充满知性,二是富有人情味。事实上,这两个特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周作人散文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18.
纵观马克.吐温的全部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地位始终最突出。儿童形象必定有其特殊魅力,这种魅力使这两部描写儿童历险的故事的地位高于马克.吐温的其他作品。以儿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对这两部历险记做进一步的分析,旨在探索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芬如何以孩子的心态,以他们的天真无邪和好奇心赢得广大年轻读者的芳心。  相似文献   

19.
孔庆东的作品在当今文坛独树一帜,颇富吸引力.张扬的个性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他作品的一个亮点,而文中从幽默诙谐、意味深长、通俗质朴、典雅精致等几方面具体探讨了孔庆东作品的语言艺术风格.其独特的语言修辞风格又是他作品难以抗拒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是一位来自民间的作家,他深受民间文学的熏陶,并从民间文学中汲取创作的材料,语言和手段,因此他的作品自然地显现出一种特别浓郁的地方、也是民间的生活情调。本文试从沈从文作品中所运用的民间故事、传说、民歌等的表现手法和对风俗、风物的描写方面论述他作品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