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的: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说明:学生初学作文,对于一篇文章,哪该详写,怎样详?哪该略写,怎样略?一般不清楚。通过《课间十分钟》一文的学习,使其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概括第二段及其中第三节。教学过程: 一、读讲课题 (一)板书课题,指名读。 (二)提问: 1.这是一篇什么文章?板书:(习作例文) 2.“习作例文”怎么理解? (三)过渡谈话: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学懂学通习作例文,弄清例文是怎样写的。现在就请同学们首先理出《课间十分钟》一文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每次考试之后,我总要写一份试卷分析。写完试卷分析,再和学生一起对一下试题的正确答案,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一次考试就这样算完了。那学生呢?学生对这次考试的感受是怎样的呢?他们成败的真正原因我能掌握起来吗?突然,一个念头从我脑海闪过,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写试卷分析呢?说干就干,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同学们。同学们都说好。经过师生的讨论、交流,决定在试卷分析中写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一写这次考试成绩与前一阶段的学习相比取得了哪些进步;二是分析这次考试中的主要失误在什么地方;三是下…  相似文献   

3.
一、初读感知。借助汉语拼音拼读生字,学生试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读后教师可启发学生讨论、探究,然后形成共识:读懂这本“最大的书”能为建设祖国作贡献。课文倒数第二段中“读了这本岩石书……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初读感知中还要研究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川川、地质勘探队员的叔叔),写了他们的什么事(川川问了好多问题,叔叔作了系统的回答)。二、探究问题。川川问了哪些问题?叔叔怎样回答?分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难点,必要时教师给予点拨。交流时边讨论,边…  相似文献   

4.
一、学习要点: 学习本文在复杂记叙中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以及运用典型深化主题的写法。二、学习指要: (一)从内容与表达方式两个方面说明文章是怎样穿插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思考线索:写了“包身工”哪些方面的内容?各自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怎样进行穿插的?为什么?……既可以用表解,也可以分条简述。)  相似文献   

5.
【教例简述】这是徐开质老师的一个教例(详见《语文教学通讯》1988.1期)。教法设计:读读、写写、讲讲、改改。教学程序:写后讲,讲后改。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课文。二、教师出示作文题:谈谈孔乙己的“偷”。 (提示:①孔乙己偷了什么,为什么要偷?②孔乙己偷的结果怎样?③作者写孔乙己偷的意图在哪里?④孔乙己的偷到底值不值得同情?) 三、就上述作文内容组织讨论。讨论的重点内容是:作者写孔乙已“偷”的意图在哪里,即“偷”在小说中  相似文献   

6.
语文作业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完成作业。如学习《春天来了》,我让学生观察春天景色,写观察日记。学习《大熊猫》,我让学生剪贴小动物图,观察图画写片断。学习《蚕姑娘》、《小蝌蚪我妈妈》,我让十多个“生物迷”养蚕、养蝌蚪,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及生长规律,并学会作观察记录。 (二)实验。就是让学生通过做小实验来完成作业。如学习《刻舟求剑》,我就让学生课后叠一只纸船,在水盆里演示一下并思考“刻舟人笨在哪里?聪明人应该怎样办?”大部分学生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人笨在不该在走动的物体上作记号来找不动的物体。聪明人应该利用不动的物体为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课堂讨论也必然成为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可见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可是该怎样开展课堂讨论?怎样的课堂讨论才能有效呢?一.不作无准备的课堂讨论语文课上常见的是,只要上课,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1 .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3.掌握生字新词 ,按课后要求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火烧云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揭题谈话 ,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学生自由读课文 ,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2 .默读课文 ,思考 :课文哪些地方写霞光 ?哪些地方写火烧云 ?是从哪几个方面讲火烧云的 ?三、学习写“霞光”的部分 (第1自然段 )。1 .学生自读、交流 :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  相似文献   

9.
每逢实习之前,常有一些学生问:怎样去钻研一篇小学课文?根据我指导实习的体会,要钻研一篇小学课文,必须从课文整体出发,弄清与课文有关的四个问题,即:(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二)怎样写?(三)为什么这样写?(四)作者的写作目的或编者编入教材的目的是什么?下面以《珍贵的教科书》(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一文为例来谈。 (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这是问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学习语文的重要性。2.在老师辅导下,能读通读懂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分辨主次内容,复习书信的写法。3.能自学生字(见生字表),理解新词。会用“身临其境”、“尤其”、“或是……或是”书面造句。第一教时一、指导解题:1.对照上一课的课题,你怎样理解这个题目?信是写给谁的?是谁写的?2.“再”怎么讲?这儿为什么用个“再’呢?二、检查预习:1.生字生词自学情况。2.指名(每人一节)朗读(正确、流利)。3.怎样分辨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三,指旨导自学:(要求运用分辨文章主次的方法)1.出示提纲:  相似文献   

11.
【总体阅读思考】这篇通讯篇幅不长,语言明白如话,学生自读基本上没有文字上的障碍,故阅读时可从弄清以下问题入手。一、本文可分几部分?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怎样归纳全文中心思想? 二、本文第一部分(引子)的第2段和第五部分最后一段在结构上各有何特点? 三、本文中语言上有何特色? 四、本文有哪些写作方法可资借鉴? 五、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主要人物宋福林的? 六、学习本文对人们有什么启迪? 【阅读入门指津】各题提示如下: 一、本文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开头两个自然段)叙述“小草沟村”的地理位置、环境、由来及其生活状况,为后文的叙写做了必要的铺垫和交代.第二部分(正文第一节)写宋福林带领“青年  相似文献   

12.
一、实验课题和目的问题之一:怎样进行作文命题? 问题之二:怎样指导学生作文的立意? 问题之三:怎样指导学生选择最佳写作角度? 通过实验研究,达到以下目的:探讨教师所出作文题是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写的方法;探讨指导学生从内心积蓄的某个方面进行深入发掘从而立意的方法;探讨指导学生力求自己的写作角度是精心挑选了的最佳角度的方法。二、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实验方法 1、主要方法——心理投射法。心理投射法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为研究“人的成就需要”所创造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导读目的一、了解物候现象与实际生活,特别是与生产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科学并投身科学事业的精神。二、理解学习本文根据事物的特征,举例说明的写作方法。三、学习本文结构特点和写作顺序,号召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和积累资料练写科学小品。导读步骤一、解题: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大自然非人非兽,也有语言吗?有的,这就是物候现象,它会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劳动,怎样耕作……,大自然是有语言的。这个题目醒目提神,引人爱读。  相似文献   

14.
教学时,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讨论:课文主要是写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哪一段写得最详  相似文献   

15.
一、第八册教材为什么删去“习作例文”?二、课文《燕子》是借燕子赞美春天,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图文结合地进行学习?三、《梅雨潭》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看梅雨瀑景象的?四、课文《心愿》是写谁的“心愿”?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愿?为什么有这样的心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第九册语文基础训练4的习作题是“写一件和同学或者亲戚、邻居之间发生过的值得回忆的事”。意图是突出本组训练重点项目,培养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的能力。这次习作指导,我认为可分三步进行教学。 (一) 抓审题,确定条件。先指导学生读题,弄清题目的三层意思,然后提出问题:(1)这个题目是写人还是记事?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2)题目要记怎样的一件事?怎样的事才算是值得回忆的?(3)这一件值得回忆的事,应是哪些人参加的?可不可以光写自己或专写亲戚或邻居呢?(4)能不能把你和同学、亲戚和邻居发生过的许多事都写在一起呢?(5)这个  相似文献   

17.
小学三年级刚刚接触"正式"作文,可以说学生对怎样写作文知之甚少,虽然在一、二年级进行了看图说话训练,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不能够有条理的写出一件事、一个自然景物,一个人等。作文课上,学生急得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为了完成任务,最后只好瞎编,写出来的作文常常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8.
新选课文《千里跃进大别山》记叙了1947年8月刘邓大军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经过20多天的急行军,战胜敌人的前堵后追,于8月24日夜里强渡汝河。教学时,要使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人民解放军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和昂扬斗志。本文应着重第三、六、人自然段的教学。难点突破围绕以下三点进行:(1)先头部队面临的紧急情况是怎样的?课文怎样一句话一句话写清楚的?(2)刘伯承司令员是怎样指  相似文献   

19.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这三个动物,知道了它们是好朋友。那么它们分别是怎样过冬的呢?二、学习课文(一)学生自学,小组交流(二)全班交流师:你记住了哪个小动物过冬的方式?给大家说一说。  相似文献   

20.
教学要求: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学生运用“中心阅读法”掌握本文小心思想,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划分几段? (说明:教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划分段落。) 二、板书《赶集》和《赶集路上》,组织学生讨论:这两个题目的中心有什么不同?本文哪段是中心段? (说明: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