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早操一结束,学生刘峥峥就跑到老师办公室。“老师,今天您应该向我道歉。”冷不丁的一句话,让班主任王老师懵了。其他老师也格外诧异。刘峥峥继续质问:“跑操时您为啥只批评我呢?”“你跑偏了呀、”“我跟着孙小星,跑偏了也是因为他,怎么不批评他?”  相似文献   

2.
杨红春 《湖南教育》2002,(10):49-49
换位,顾名思义,就是交换位置。所谓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和对方交换位置进行思考。这种方法,若用来教育学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移花接木法学生甲在语文课上不做笔记,转过头和别人说话,被任课老师发现。任课老师批评他,他就在课堂上和老师顶起来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将他喊到办公室,随便地问:“你成绩较好,平时有同学向你请教过问题吗?”甲答:“有。”“那你告诉人家吗?”我问。“有时讲,有时不讲。”“你跟他讲时,他不听怎么办?”我又问。“没出现这种情况。”他答。“万一出现了这种情况呢?”我问。“那我就不…  相似文献   

3.
屠红良 《师道》2003,(3):24-24
在一次主题班会上,老师问他的学生:假如本地发洪水,你家的一台高档电脑与学校一台旧电视机都面临被洪水淹没的危险,你先抢哪一台?全班学生都回答:“先抢出学校的旧电视机。”惟独一位叫小星的同学说,要先找一条船,把自家的电脑和学校的旧电视机都抢出来。老师严肃地批评他没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并且告诉他:自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和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我们典型的思想教育方式,难道这个孩子的思想不好吗?但她的想法却得不到尊重和肯定。在一次课堂上,老师让一年级的小学生说一说人体的哪些部位是对称的,学生们七嘴八…  相似文献   

4.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有些学生愿意、也善于同别人“分享”,而另一些学生不愿意、也不善于同别人“分享”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第一类学生从学校回到家里,妈妈问:“班上谁是你的好朋友?”他们可能这样回答:“李明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个好学生,他上课遵守纪律,不打人,也不抢别人的东西,他还爱帮助人。”对同样的问题,第二类学生可能这样回答:“刘晓是我的好朋友,他爱跟我一起玩,他不打我,他还爱帮助我。”如果妈妈问孩子:“你最不喜欢班上哪个同学?”第一类学生可能这样回答:“我不喜欢大强,上课…  相似文献   

5.
开学了,按照以往的惯例,新三年级要重新编班。那天早晨,学生们早早到了教室,都在座位上交头接耳小声地议论着。当我走进教室,刚想对学生们说点什么时,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周诚突然走到我面前,局促地、有点不好意思地小声对我说:“徐老师,我还能分到你班吗?”我有点吃惊,以前,他可是班里最调皮的一个男生,脾气特倔,没少挨我的批评。“怎么,还愿意我教你吗?”“嗯。”声音重重的。“我老批评你,你不嫌烦?”我不由得笑起来,摸了摸他的小脑瓜。“不!不!”他的脸红起来,有点急了,“老师,您批评我,其实我很乐意听,就是忘得…  相似文献   

6.
我的两个小孙子都在小学读书,一个在三年级,一个在二年级。一天中午,别的孩子都放学回家了,惟独不见上二年级的孙子出来。怎么回事呢?他爸爸到学校去找,原来他正在老师办公室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呢!经过了解,事情是这样的:他的一个同学不断地偷拿他的铅笔,他回家就跟他妈妈说了此事。他妈妈顺嘴就说了一句:“再拿,你就打他!”果然,这天这个学生又偷拿他的铅笔时,他就把那个同学给打了。老师批评他,他就说:“是我妈妈叫我打他的。”老师听完这话,非常生气:“你父母哪能这样教育孩子呀?。去把你妈妈叫来,我要好好跟她谈谈。…  相似文献   

7.
薛登兰 《山东教育》2002,(34):16-16
人们在夸奖赞美时,习惯翘起大拇指,说:“好样的,你真棒。”当训斥批评时,常用食指去指责,说:“你怎么搞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生来都喜欢赞美,没有哪一个人拒绝赞美,喜欢批评指责,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老人受请,小孩受宠”就是这个道理。在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惯用“大拇指”去表扬,不用“食指”去指责,使我得到了许多教育成功的体验。每当学生进步时,我用大拇指去表扬;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时,我翘起大拇指去赞美;每当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用大拇指去安慰、去鼓励:“战胜困难就是好样的。”记得去年…  相似文献   

8.
批评是教育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式,但在很多时候教师费尽口舌,学生仍然无动于衷。于是,我们会问:“我们的学生怎么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批评没有进入学生的心里。那么,如何让批评走进学生的心田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学生“顶牛”怎么办?王月英孙兴良我们做班主任的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学生犯了错误,你批评他,他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跟你“顶牛”。这时,班主任要把握好批评的“度”,如果大动肝火,不注意耐心启发,便会造成僵局。那么,应如何教育学生放弃“顶牛”,并认识和...  相似文献   

10.
马卡连柯的教育著作《教育诗》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爱偷东西的孩子,在痛心地承认错误并表示悔过自新时,马卡连柯却连连摇头说:“你呀,改不了啦,还会偷第二次、第三次。”后来那个学生果然旧病复发,马卡连柯说:“怎么样?我说得没错吧,还会有第三次,等着呢。”但是,在马卡连柯的激将下,那个学生再没有发生过第三次。爱偷东西的习惯从此便远离他而去了。读了这个案例,感觉上与我平时教育这类学生时“屡教屡犯,你是无药可救了”、“打个赌,你如果改好了,我的名字倒着写!”、“保证有什么用呀?  相似文献   

11.
天心一刻     
为啥不开门 有一个小男孩坐在一个门口玩耍,一个中年男子问他:“你爸爸在家吗?”小男孩答:“在家。”中年男子便去按门铃,按了很久,无人开门。于是男子生气地问:“你爸爸为啥不开门?”小男孩答:“我哪知道,这又不是我家!”  相似文献   

12.
今天,爸爸和妈妈都不在家。我和哥哥就在家里玩起了捉迷藏。忽然,门铃响了。我通过猫眼一看,原来是一位叔叔,他说他是妈妈的同事。于是,我开门让他进来了。这位奇怪的叔叔东看看,西瞧瞧,然后对我说:“小朋友,你喜不喜欢米老鼠呀?”“喜欢,我特别喜欢。”我抢着说。“那么,我教你变成米老鼠!”不知怎的,那位叔叔真把我变成一只小老鼠,他说:“你到沙发下待一会儿吧,很快会有唐老鸭来和你一起玩的!”我听了,乐坏了。趁我离开时这位叔叔又对哥哥说:“小朋友,你讨厌老鼠吗?它可是天下第一害人精!我把你变成老鼠夹,把老鼠…  相似文献   

13.
有问有答     
我该怎样管教蛮横的儿子? 我儿子上小学六年级,有一件事情让我很气愤:孩子现在很不尊重父母,甚至已经到了打骂父母的地步。比如,有一次我给他打了洗脚水,按理说他应该说句“谢谢”吧,但是他什么表示也没有。我问他:“你为啥不谢我?”他说:“我就不谢你,怎么着吧!”我说:“你咋不尊重父母?!”  相似文献   

14.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而教育观念转变的核心是在问题解决中去提高认识,在于中体会,在干中升华经验,在于中走出误区。下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谈谈更新教育观念的问题。首先讲一件实事。在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正在用“爱”造句:爱劳动、爱祖国、爱妈妈……当教师让学生造几个音节的句子时,学生更活跃了:我们爱祖国、我们最爱伟大的祖国……没想到小X举手说:“我不爱祖国。”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没有批评或斥责小X,而是问他:“你爱你的家吗?”“祖国就是我们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15.
早操一结束,刘峥峥就跑到办公室,“老师,您应该向我道歉。”王老师懵了,其他老师也格外诧异。他继续质问:“跑操时你为啥只批评我呢?”“你跑偏了呀。”“我跟着孙小星,跑偏了也因为他,怎么不批评他?”“你既然知道他跑偏了,为什么还跟着?”王老师提高了嗓门,刘峥峥声音也更大了,“老师,你偏心!”此时,上课铃声恰巧响了。王老师赶紧说:“你先回去吧,别耽误上课。”刘峥峥忿忿而去。该不该道歉呢?王老师十分纠结。一连几天,刘峥峥的表现越来越糟,开始有抵触情绪。他是一个边缘生,老师们在他身上都花费了不少精力,可不能因为这件小事而让老师们的努力付诸东流。刘峥峥固然有错,但也不能弃之不管啊,思虑再三,王老师决定主动“转个弯”--她先在办公室里诚恳地向他道歉,请求谅解;又在班会上说明事件的原委,诚恳表达歉意,感谢他让自己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看着刘峥峥给王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相似文献   

16.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一派银装素裹。突然,汤姆浑身湿淋淋地跑进教室,嘴唇已经冻得发紫了。老师一把把汤姆抱到了壁炉前,帮他擦干身子,换好衣服,关心地问:“怎么回事,汤姆?”“我的帽子掉到河里去了。”汤姆抖抖嗦嗦地说。老师吃惊地张大了嘴巴:“我的天哪,你跳到冰冷的河里去拿帽子?你会被冻死的。”“我知道,”汤姆小心翼翼地回答,“但是我不得不拿回我的帽子,妈妈说,如果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外出,我不戴帽子会感冒的。”我不得不那样做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近,有一个小的话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那就是“好成绩是教出来的吗?”,说有一名学生,上课喜欢讲话,老师很生气,下课后把他带回办公室,准备批评、教育他一番。想不到,老师还没有讲话,学生倒抢先讲起来了:“老师,你以为你教得好我就学得好?即使我考试得高分,也不是因为你教得好,而是因为我学得好。”我们在感叹这名学生“无礼”的同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到底好成绩是不是教出来的?笔者认为,好成绩是教出来的,但好成绩不完全是教出来的。同理,对于德…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他的学生无故打死一只麻雀,为了教育这个学生,他便令这学生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正有几只雏雀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不无忧伤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法搞活它们了。”这情境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悔。20年后,这位学生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当时严厉地批评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会因此而自己惩罚自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2008,(3):33
一个侦探抓住了一个罪犯,正要给罪犯戴上手铐,突然一阵大风把他的帽子刮跑了。“要我帮你去捡帽子吗?”罪犯问。“你以为我是傻瓜吗?”侦探说,“你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捡帽子。”  相似文献   

20.
陈智明 《广东教育》2002,(11):42-42
“趣味开讲”是小学课堂教学中一个常用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有些教师因为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加上对教学艺术了解不多,不懂得开讲艺术的意义和作用,认为“趣味开讲”是浪费时间,是“多此一举”。我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二册中《圆锥的体积》,他是采用这样的方法引入的:上课了,老师一手拿教科书,一手提着一只红色有盖塑料桶走进教室,然后问:“同学们,你能说一说这只桶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这只桶是圆柱体。”接着,老师请学生猜一猜这只桶里装了些什么,大家抢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