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使相权融入皇权。阁臣参预机要,最初的形式是与皇帝"面议"朝政。阁臣"票拟",一般受制于"九卿之成案"和"司礼监粗写事目"的双重约束。而司礼监代行"批红"之责,对阁臣的票拟之权,更是一种严格的限制。明世宗压制宦官,造成内阁的权力扩张,突破了宦官尊于阁臣的体制,侵夺了九卿的权力,造成权力失衡,从而导致了内阁与皇帝以及整个官僚系统的长期冲突。  相似文献   

2.
明朝在朱元璋废丞相制后,决策中枢与行政间出现脱节,于是产生了内阁制。内阁的职责主要是“票拟”与调和,阁臣受制于皇帝和司礼监的批红,不能拥有丞相的权力。有明一代,相权不予内阁,成为官僚集团的软熟保守、宦官的擅政专权以及阁部之争与党派之争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政治腐败的集中体现,它加速了明王朝走向崩溃。  相似文献   

3.
明内府的内书堂,隶属于司礼监,是一所专门培养幼年内侍的学校。明洪武时,宦官机构就已扩充到十一个监。对内侍的任使范围日益广泛。明太祖用专职的中官担任御前裁决机务的纪录工作,并将“发放”情况向皇帝报告。①这项机要工作,不是“仅能识字,不知文义”②的一般内侍所能胜任的,可以看作以后司礼监职掌机要的萌芽。成祖建立内阁,让几个文臣入直,“商几务,承顾问”;与此同时,对内侍的任使,扩大到监军、巡视和主持东厂。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与选用了一批“通晓文义,善笔札”的内侍,在皇帝左右和东宫担  相似文献   

4.
明代自仁宣以后诸帝多晏居深宫 ,九阍重重政事的处决全赖章疏一线。本文以明代的章疏批转为选题即是希望以对此问题的考察为切入点 ,探讨皇帝 ,司礼监 ,内阁各自在中枢权力架构中的地位及其间复杂微妙的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依次论述以下问题:洪武时期的宦官机构和宦官预政;洪武、宣德间司礼监职掌的演变;正统以后、司礼掌印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余论。一明代宦官机构,是在洪武时期创建完成的。从吴元年(洪武建元前一年)始置内使监起,到洪武三十年增设都知监和银作局止,前后历时三十一年,建成了一个包括十二监、二  相似文献   

6.
<正>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关于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有这样一些描述:“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亲理政务,秦汉以来绵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废宰相后,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中外历史纲要(上)》也有这样的叙述:“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关于明代内阁在政治中枢中的地位问题人们争论得很多。有不少人认为内阁就是宰相,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内阁自始至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宰相地位。通过内阁与西汉的宰相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明代的内阁在政治中枢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但它却不是宰相,它与宰相在政治权力上有很多的不同之处,远远不能与宰相相提并论。它仅仅是非制度化、非法律化的议政咨询机构,不具有决策权及行政执行权。阁臣也仅仅是秘书和顾问,是皇帝身边的代言侍臣。  相似文献   

8.
明代的刻印书籍,是古代出版史上的繁荣时期,皇帝、藩府、私宅、书坊出版的线装书均很可观。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和印刷技术的进步,明代的雕版印刷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值得,提的明代官刻书籍很发达,内府刻书由司礼监主理其事,司礼监下设“经厂”,专门负责刊印书籍,所以称这类书籍为“经厂本”。虽然司礼监为太监把持,主管刻印书籍的太监文化素质不高,印刷的书籍校勘不精,往往为后人所轻视,但官方大规模地刊印书籍,无疑对地方及书坊出版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原本应该是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及文书机构,宦官服侍皇帝及嫔妃的生活起居。然而实际上内阁与宦官利用其特殊条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处于了辅政地位,两方势力的发展与抗衡对于明朝政治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标的历史教材中,出现了两处关于"内阁"的基本概念。一处是我国明朝时期的"内阁的创立",另一处是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同样都是内阁,二者是否相同呢?一、二者的形成我国明朝时期的内阁是因明初废除了宰相制度而开始的。明朝建立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于是进行了政体改革。1376年,明太祖废除了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  相似文献   

11.
自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就彰显了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的特征。至明清时期,明太祖废宰相,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本文以宰相制度为线索,探究明朝废宰相的原因、内阁的弊端和清朝军机处的性质、设立原因以及明清君主专制带给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明清“大学士”为什么称“中堂”大学士本为官名。明太祖废丞相,以大学士当顾问,至明中叶遂即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起草沼令,批签奏章,官员虽较低,实握宰相之权。因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故有“中堂”之称。因当时大学士权力较重,所以明代称...  相似文献   

13.
李玉 《教学月刊》2016,(4):61-64
在某一节课上,教师在讲完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的内容后指出:宰相一定程度上能制约君权,而内阁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事实上,历史上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合作、协调是主要的,而且相权对君权的制约是很脆弱的。说阁权不能制约君权也不符合史实。只有把相权、阁权与君权的关系放在官僚制度的大背景下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参知政事最初仅仅是作为宰相的辅佐而设立的。后来,随着环境的变迁,皇帝有时以其分宰相之权,其地位和职权不断发生变化。于是,作为制度的一种变异,参知政事时时侵夺宰相职权,甚至代行相权。反过来,宰相则一直努力将参知政事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一般情况下,参知政事要依赖迎合宰相,以巩固自己的位置。参知政事与宰相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和而不同”是两者关系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5.
明朝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年方三十的明武宗朱厚照无嗣驾崩,皇位骤虚。内阁首辅杨廷和仓促拟诏“皇考孝宗敬皇帝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词,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并着即以外戚寿宁侯张鹤龄、附马都尉崔元、内阁大学士梁储、礼部尚书毛澄、司礼太监韦(?)等朝中权贵赶赴湖广安陆府邑(今湖北省钟祥县)迎驾。同年四月二十二日,十四岁的朱厚熜入京嗣位,是为明世宗,年号嘉靖。  相似文献   

16.
辽代的北面宰相是辽北面官的核心管理机构,分为北、南二府,分管契丹诸部族事务,同时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其渊源即史籍中的"二府",源于遥辇氏部族联盟时期的"左、右大部"。但是辽代的北、南宰相制度建立起来是在辽太宗时期,其对北、南宰相府内部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其正式成为国家中央权力机构正式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17.
隋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它对南北朝以来的典章制度有继承、改革、创新。陈寅恪先生在《随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对此已有精辟论述,笔者仅就隋代的宰相制度略抒己见。一三省长官为相始于隋杜佑说:“自魏晋以来,宰相但以他官参掌机密或委知政事者则是矣,无有常官。”司马光也说:刘宋时,“宰相无常官,唯人主所与议论政事,委以机密者,皆宰相也……亦有任侍中而不为宰相者,然尚书令仆、中书监令、侍中、侍郎、给事中,皆当时要官也”。杜佑、司马光的论说似有偏颇。魏晋以降,制度多以汉代为楷模,至少在形成上是如此。如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开府,设幕职,为外朝官之首,实力宰相;尚书令仆、中书监令、侍中、侍郎,给事中一类要官,为内朝官,他们常在皇帝左右,充当咨询和参谋之职,或委以机务、参与机密,成为皇帝决定军国大政的重要助手。这  相似文献   

18.
包公六十大寿时,皇帝念其德高望重,要为包公祝寿。包公虽多次婉言谢绝,但终因圣命难违,只好遵旨照办,但他叮嘱家人决不收受贺礼。寿诞这一天,包公让儿子包贵带人站在门口迎客、拒礼。谁知,第一个送贺礼的竟是皇帝派来的钦差一司礼太监。这可把包公的儿子难住了——万岁爷送礼,谁敢不收?包贵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理由写在一张红纸上。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阐明,如果"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核心,那么,"中庸"就是"仁"与"礼"相统一的方法。"过犹不及"、"和而不同"、"权(适中)"、实用价值等,都是"中庸"之法的运用与实践,其目的是有效地达到"仁"与"礼"的融合,以最终实现"大同"理想和愿景。  相似文献   

20.
宋代的宰相制度的变化,主要分为五个阶段,总体的特点是继承与前朝的三省制度瓦解,三省之政合归于一;宰相受到枢密院、三司、省官员等机构制约,宰相权力受到分化、削弱;统治者选择与宰相及其背后的士大夫阶层共治天下,稳定了宋代的统治秩序,使其被称之为"看不见篡夺的时代".同时,宰相还能凭借自己掌握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使皇帝无法任意妄为.总而言之,宋代宰相制度是皇权与相权博弈并互相妥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