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心理测量理论的发展,潜在分类模型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研究者的关注,它能够通过分析考生的作答过程来探讨其潜在能力倾向,改变了以总分来评判学生能力的传统评价模式。首先探讨了作为该类模型基础的规则空间模型,然后综述了近年来国外有关潜在分类模型的研究,最后对该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教会学生用物理模型思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萍 《物理教师》2012,(3):9-11,13
本文概述了物理模型的重要性,阐明了高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模型意识的培养,并介绍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从实际问题的建模、相似模型的类化、模型应用中的举一反三、模型的整合四个方面举例探讨了在解题过程中如何应用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期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3.
软件开发模型是对整个软件开发活动的总结,明确了开发活动步骤,用于指导软件开发。通过对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的研究,针对其局限性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缺陷,并提出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模型——组合模型。该模型以增量模型为基本框架,添加了风险分析、专家知识库以及与测试有关的基本信息。将该模型在项目中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开发周期短,需要人力少,有效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2019,(11):67-73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了学界关注的重点。文章首先按照教学领域技术整合模型出现的时间和不同模型之间的关系,将国外技术整合模型划分为三代,并梳理了国外应用技术整合模型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脉络;随后,文章分别介绍了三代技术模型的发展及其教学应用;最后,文章从推广先进技术、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展跨学科教育三个角度,分析了国外技术整合模型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从普及与应用转为深入应用与融合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学生的解题模式与教师(专家)的解题模式之间的差异,指出正确求解物理问题及防止解题错误的关键是合理建立模型,进而就建立现象模型和灵活应用模型等问题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IS-LM模型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LM模型是20世纪下半期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个模型自产生以来就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一些新模型来修正或替代IS-LM模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有南肯模型、CC-LM模型和AD-PA模型。  相似文献   

7.
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模糊识别综合评价法探讨了长江近两年的水质状况并给出了主要污染流域,进一步利用指数调整模型确定了近一年来各个污染指标严重超标的地区·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及ARIMA模型预测了未来长江水质的污染趋势和各年达到控制要求的污水处理量·最后就污染防治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幸福感概念模型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40年发展历程中,幸福感概念模型经历了情感模型、认知模型、主观幸福感模型、心理幸福感模型、整合模型五个发展阶段,勾画出幸福感的概念与研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成本及收入构成。建立了网站的成本模型、收入模型和投资效益模型,并分别对各模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爱萍 《广西教育》2014,(25):23-23
正构建模型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其意义不仅在于图形与图形、数字与图形之间的转化,而且数字与数字之间也可以利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数学建模思想不仅可以用于解题中,也可以用于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感知数学建模思想,做到合理、灵活运用,这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隐性"要求。一、增强联想,引用模型虽然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较为基础,数学建模思想较为直接、简单,且多用于解决图形问题,但对于零基础的小学生而言,如何"入门"仍然是一个难题。因此,如何构建、引入数学模型就成了教学内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76):135-136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已经明确提出了模型构建的重要性。但追溯历史,发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和早期杰罗姆·布鲁纳的教育思想中已经有了构建模型的思想理念。构建模型的教育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并不陌生。当时对模型构建的理解只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形客体的某种本质特征。模型构建的思想目前已经在各种版本的各教材中频频出现,并在更高的层次上做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幸福感的解释模型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综述了幸福感主要的 5种解释模型 ,即目标模型、自我决定模型、判断模型、适应理论、人格模型 ,认为 :各种解释模型各有优缺点 ,未来的研究方向 ,是对不同理论模型的整合 ,从而更加清晰的理解幸福感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数学教学只注重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模型可直接或间接地描述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因此数学模型可帮助人们对事物有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对新课程改革来讲,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对数学方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浅谈数学模型与高等数学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数学模型与高等数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并提出了高等数学与数学建模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 .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人口问题两个最著名的数学模型,根据现在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对Logistic模型进行了一些改进,以1978-2008年的人口数量为基础,对今后10年我国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企业管理会计变革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国外有关企业管理会计变革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回顾,并将这些理论模型概括为过程模型、要素模型和路径模型三类,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企业管理会计变革的本质和过程。在回顾的基础上还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研究中的一致性结论及当前研究受到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语言学的观点出发,分析了词汇发生模型、连接主义模型和交股模型在词汇提取方面的异同点,阐明了这些模型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结实实践 ,探讨了建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调压井试验中模型律及模型比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根据变态模型试验中模型能坡比降与原型不等(λl≠λh=λB)的变态方式,在长隧洞模型变态设计的依据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调压井水力模型变态设计方法,推导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变态模型比尺关系式。  相似文献   

20.
以求解油的折射率习题为例,通过建构习题模型,并运用习题模型拓宽了测定透明液体和固体折射率的实验设计思路.这样提升了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了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学生核心素养的诸多要素得以发展,并且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