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光流逝,30年过去了。然而每当我走进编辑室或翻阅报刊时,总有一位令人敬佩的老新闻战士的影子在我脑海萦回。这位老新闻战士,就是已故开封日报总编辑傅伯龄同志。严于律己勤学好问1958年开封日报刚复刊时,编辑几乎全是没办过报的中青年,伯龄同志带领大家赴北京日报学  相似文献   

2.
孙犁同志不仅是一位蜚声中外的著名作家,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在长期的实践中,他写了不少有关编辑工作的文章。本刊从这期开始,将陆续刊登,以供同志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通讯员朋友,你经常写稿吗?你的身边可有个小本本?一位老编辑对我介绍他提高写作水平的经验时,告诉我身边要常常带着小本本,以便随时记下自己不懂的事情,记下好的格言、谚语或警句。久而久之,就会积累知识,提高你的观察能力,提高文字和写作水平。老编辑告诉我:据说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同志,他的身边就经常带着一个小本子,随时随地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读书、看报、开会、看演出、闲聊时的偶感、联想和一些事物的特征,积累各种各样的素材,这样一旦有了主题,经过酝酿、提炼和加工,就能画出好的作品来。华老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小本本记什么…  相似文献   

4.
&#  &#  &# 《出版与印刷》2015,(3):12-13
不久前,我去看望一位共事多年,现已退休在家的老编辑。我们很自然地谈起编辑工作、图书市场以及与出版工作相关的人和事。在临别前,老编辑神情有些黯然,幽忧地对我说,自己从事编辑工作二十多年,如今想起来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什么书留得下来。他的话给我以很大震动。这位老编辑,当年在出版社也算得上是位“标杆”式人物,做中小学教材、教辅,年年都是社里的创利“大户”,年终奖总是名列前茅,经常被评为先进职工。然而这一切早已烟消云散,如今他内心真正渴望的是能有几本有价值的好书立得起来、传得下去。从事编辑工作数十年,当有一天离开这个岗位时,曾经看重的发行量、码洋、利润,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唯一能留下来的是有生命力的、有文化价值的、能代代相传的好书!    相似文献   

5.
后生的楷模韦君宜当孙用同志在鲁迅先生所主编的《译文》上发表译作的时候,我才十几岁。他真正是一位老前辈。在我们出版社里,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老编辑,曾被推选为出席人大的代表。而他严于律己,和普通编辑完全一样,天天来到好几个人共一间的办公室,伏在他那张办公桌上工作,除了十年内乱之外,从没有间断。一直到他近八十岁退休时为止。他去开人代会,连按规定供应的汽车他也不坐,而是步行前往。在工作中间,他不因自己是个名翻译家而轻忽任  相似文献   

6.
献身于出版事业的人——王春老孙王春(1907—1951),山西阳城四侯村人,字千秋,笔名首季、启明、君瑜、纪春等。1924年考入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地址山西长治市)他是著名作家赵树理的好友、同学。赵树理在回忆中曾讲:王春虽比赵小二岁,但比赵高两个年级,...  相似文献   

7.
周振甫先生是一位受人敬重的老编辑.从一九三二年进开明书店校对《辞通》、编写通俗读物《班超》时算起,他从事编辑工作已经整整五十年了.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不仅校对和审读过很多书稿,积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而且泛舟学海,潜心钻研,是一位杂学旁收,研究有成的学者.特别是多年来他对于诗词和古典文艺理论方面的研究,在社会上很有影响.他写的关于孟子、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人的文论,以及他的《诗词  相似文献   

8.
《新闻与写作》2007,(12):I0001
王宇是一位来自老解放区的漫画家,现在已年逾古稀。至今仍笔健如昔。他长期在解放军报任编辑,画部队生活的漫画。他的反映部队生活的漫画,有赞扬,也有善意的批评。更多的是以生活的情趣,表现画家的幽感。这些作品潜移默化地传播无产阶级思想情感,抵制没落腐朽思想侵蚀,含意深入浅出,“通俗有趣,自然便成为战士们喜爱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9.
他走了,静静地走了,永远离开了他生活的军营和朝夕相处的战友,离开了这个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世界。他是某部专业军士翁竹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报道员,但他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我当了他3年多的报道组长,十分敬佩他。得知他今年夏天在老家去逝后,既悲痛又怀念,提笔写下这篇文章,以示对一位在新闻战线上执著追求的战士的纪念吧。(一)翁竹山1975年底从江苏高邮入伍。高邮是个自古才子辈出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翁竹山灵性十足,读书时练就了一手漂亮的书法和文章。到部队后,领导看中了他的才华,让他当了一名报道员。正当…  相似文献   

10.
刘佳峰 《军事记者》2005,(12):54-54
“同志们,讲课之前,我想讲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余书福,几年前还是我们部队的一名战士报道员,现在已是海南特区报的一名编辑。如果当初不从事新闻报道,他今天能成为报社的编辑吗?”这是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一次举办新闻骨干培圳班时,一位大校给培训人员讲课时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11.
常常听到一些出版社的朋友说,要找时间进修进修了,老是付出,老本快用完了。他们将编辑工作,将看稿子“为人作嫁”当作是一种“付出”。确实,编辑审稿是工作,是职业,与读书深造不同,不是学习和吸收,而是使用和付出,审稿审久了,就会感到原有的知识不够用,或曰“知识老化”,需要吸收新的知识,这就是老本用完需要进修的道理。那么如何进修呢?进各种研修班短期学习是一种途径,有计划地读一些书更是人们普遍愿意采用的方法。因为读书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但最近又听几位朋友说,许多出版社的编辑很少读书,有的人还自诩从来不读书;更有甚者,有一位在报社编副刊,自己也能写点文章的朋友,居然说他从来不看  相似文献   

12.
一位退休老编辑在一次座谈会上感慨地说,他十分崇拜当年《新青年》轮值编辑钱玄同,诚心诚意想向他学习,可是直到退休也未学好。钱玄同善于发现、挖掘作者人才资源,最典型的例子是他约请鲁迅写稿。鲁迅在日本求学时弃医从文,希冀通过文学救治身体虽健头脑麻木的同胞。可是回国后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论家、优秀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学者、诗人邓拓含冤去世廿周年。5月10日至14日,中共福州市委在他的家乡举办了邓拓学术思想讨论会,来自全国的四十多位邓拓生前的老战友、同事、研究者和亲属参加了会议。邓拓一生从事党的文化事业,他勤奋好学,辛勤笔耕,在哲学、史学、新闻政论、诗词散文、杂文、书法绘画研究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杂家”。特别是六十年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一座巨大而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山峰.文章通过鲁迅与杭州抱经堂书局的多年交往,旨在说明鲁迅不仅是一位坚定的文化战士,而且还是一位传统意味十分浓厚的文人,他身上常常折射出许多旧式文人的影子,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全面了解鲁迅的精神世界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通讯员园地     
一日,我将一篇新闻稿投寄给本地报纸的一位编辑,数日过去了,如石沉大海.于是,我又将新采写的两篇稿子亲自送到报社(我距报社很近),正好那位编辑也在,我顺便问起寄去那篇稿时,他吞吞吐吐地打着哈哈.无意中我发现他桌腿下有一个皱巴巴的纸团,拾起一看,正是我那篇稿,看得出是用来擦桌子后甩下的.那位编辑有些尴尬地收回了稿子.几天后,那篇稿子便见报了. 由此,我想起了老作家、老编辑孙犁,他从事编辑工作大半辈子,对待投稿者的稿件从来都是认认真真的,凡是到他手下的稿件,拆封时都注意不伤及稿件,保持稿件的清洁,从不给人家污染,即使不用的稿件,有什么意见总是写在小纸条上,不在稿件上乱画,他也从没丢失过一篇稿件,即使很短的稿子,(见孙犁《编辑笔记》关于编辑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陈翰伯同志是我国新闻出版战线上的一位老编辑。1936年初,他毕业于燕京大学。先后在西安的《西京民报》、《西北文化日报》,成都的《新民报》、《全民通讯社》,重庆的《时事新报》、《新民晚报》,上海的《联合晚报》当编辑或总编辑。全国解放后,他又曾担任《学习》杂志社和商务印书馆的总编辑。近几年来,翰伯同志担负着领导全国出版工作的重任,虽然  相似文献   

17.
英年早逝的杨贤江是中共建党初期的党员,也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一位杰出的杂志编辑家。1921年,曾和恽代英一起做过少年中国学会负责人的杨贤江,辞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职不久,由一位叫朱元善的老商务人介绍,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辑他在学生时代就常向其投稿的《学生杂志》,由作者而成了这个杂志的编者。这个杂志的主编就是介绍他入商务的朱姓编辑。在初始他只是协助这位朱姓编辑主编杂志,朱是一位思想僵化的旧式编辑,并没有太多的编辑思想,结果把杂志  相似文献   

18.
李昕 《中国出版》2012,(5):48-50
如何做一个好编辑?相信这是所有编辑都关注的一个话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总编辑李昕告诉大家:"真正做一个好编辑,是要用一生去追求的,只有这样才可能成功。"从本期起,本刊将在《媒介文化》栏目陆续刊发他的3篇文章——《编辑的基本功:专业训练和人文修养》、《编辑的悟性:书感》和《职业敏感:编辑的见识和眼光》,愿此系列文章对业内同仁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实业家、教育家社重远先生,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战士。在他的一生中,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虽不算长,却在我国新闻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杜重远是吉林省怀德县人。1914年,他考入奉天两级师范附中;1918年东渡日本,公费考入仙台高级工业学校,专攻窑业。1923年学成回国,抱着实业救国的宗  相似文献   

20.
乔永 《中国编辑》2015,(3):79-81
文章讲述在读过《心仪集》一书之后,人们真正认识到的夏剑钦先生与书相伴的编辑人生。他读书、编书、评书、写书,始终在出版事业上默默耕耘,引发所有编辑人思考,如何做一个理想的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