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金晶 《丽水学院学报》2009,31(6):42-44,86
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诗歌对于城市生活和现代文明的探索虽处于初步阶段,但是对于20世纪30年代作家城市诗的创作却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城市现代意识对艾青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他的诗作中既有对城市的赞美,又有对城市的批判,他永远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是一个无奈的城市乡村人。  相似文献   

2.
叶赛宁和臧克家都被誉为杰出的“农民诗人”,鲜明地体现在他们对城乡关系变革的态度上,即对乡村的偏爱与对城市的抵制,但比较而言,在乡村和城市之间,两者有生命关怀与社会关怀、不归路与康复路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3.
李佩甫的童年生活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表现为他在作品中对农村生活和人物的守望与礼赞,对城市生活和人物的拒绝与批判。但作者理智上又意识到城市文明优于农村文明,所以他只能陷入矛盾和痛苦的两难之境。而这正反映了李佩甫对这个时代的忧虑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5.
在《感怀与退想》一文中,我曾说过作为一个充满了隐喻意味的象征符号,“乡村”并不总是以真实的面貌出现在中国作家笔下:无论是借乡村俚事的人情之美批判城市文明,还是驻足于旷野大地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从乡村进入城市的70后诗人,在求学时期曾深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诗的影响而走上诗歌道路.他们凝视着现代大都市正在频繁上演的悲喜剧,与他们背负的乡镇历史和中国特色的城市现代性纠缠搏斗.然而,他们的诗却频繁地展现他们作为进城者的失败与虚无,以及凋敝的乡村已无法返回的悲伤与惆怅.他们在书写自身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感受到的精神危...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充满了隐喻意味的象征符号,"乡村"并不总是以真实的面貌出现在中国作家笔下:无论是借乡村俚事的人情之美批判城市文明,还是驻足于旷野大地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抑或以缅怀故乡风物的方式追忆似水年华,许多作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将"乡村"改写成了某种具有价值参照意味的坐标形象。  相似文献   

8.
在知青小说乡恋叙事中,知青作家通过对城市的自我放逐和对乡村的情感回归,寻找到精神的坐标。“城市”与“乡村”不仅体现为一种简单的空间距离,更体现为一种复杂的时间距离,即知青一代不再青春的生活和曾经青春的生活之间的距离。知青们身已经回到了城市,但心却始终留在乡村,而他们这种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两难的选择和徘徊不定,也相应地折射出知青作家自身的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9.
马晓雁是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的,分别在《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多家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近二十万字,在区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3年3月由阳光出版社出版了作品集《深寒》,收入她的部分散文和小说作品。马晓雁的小说往往以独特的视角,以充满伤痛的细腻笔触深人生活的内部,深刻描画出一地鸡毛的冷暖人生。作为1980年代出生的作家,往往被冠以“80后”的名称,但是和国内很多“80后”作家相比马晓雁却呈现出不同的气质和风格,从她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她的熏陶与濡染,从而使得她的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新写实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