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梦瑶带来了一个小风车,引起了班里的一阵"骚动"——孩子们特别喜欢这小小的风车,争着想要玩。小风车由一根根小竹棒扎成,边缘还露着细细的铅丝,我不由得担心起孩子们  相似文献   

2.
童谣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但是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中,孩子们内心深处喜爱的有些东西却没有正规的渠道来获得。因此,校园里常会流传一些不够健康的灰色童谣。我  相似文献   

3.
废纸回收站     
最近.在自制体育玩具中,我新添了风车。在开始接触的时候,孩子们对他特别感兴趣,每次晨间活动的时候.都能看到他们手里举着风车在操场上像小马~样奔跑,风车也随之欢快地旋转着。  相似文献   

4.
小风车     
小风车,真好玩。我一跑,它就转。跑得慢二转得慢;跑得快,转得快。转呀转,转呀转,春风跟着风车转……【提示与教学趁议] (小风车》是一首三字儿耿,意境美,童趣足。 这首儿歌以第一入称的口吻.描述了孩子们玩风车时的情景。三字一行的形式短促明快,很适合孩子们一边玩风车,一边吟诵。“我一跑,/它就转。/跑得慢,/转得慢。/跑得快./转得快。”这几句描述得具体形象,幼儿会感到十分真切,非常贴近自己玩风车时的体验。末了几句:“转呀转,/转呀转,/春风跟着风车转……”最富有儿童情趣。在幼儿看来,拿着风车跑动.才会使得风车转,因此,’是风儿跟着…  相似文献   

5.
童谣是儿童七彩生活的点缀,是陶冶儿童幼小心灵的音符,是儿童成长期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看似浅显易懂的童谣,其实蕴藏着厚重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儿童精神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童谣也有着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都不能替代的价值。为此,我带领孩子们开展了"童谣"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现课堂实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无名花     
在故乡的山坡上,小溪旁,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样红、雪一样白的小野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无名花"。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中频频点头,好像向我传递着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  相似文献   

7.
风车 借助风力转动是人们在生活中很容易得出的经验,所以很多国家都有风车,比如大风车就是荷兰的一种标志。与外国竖在屋顶上的木制大风车相比,我国的风车是小巧而精致的,用一张五彩的正方形纸片就可以做成。 风车虽然简单,但是它带给孩子们的欢乐却是纯真而浪漫的。春天里,几个孩子拿着迎风转动的风车,追逐嘻戏,不难想象那场景一定很动人。风停了,风车安静下来,孩子们也安静下来。“风车不转了!”他们说。一个稍大一些的孩子沉着地对着风车吹了一口气,风车又悠悠然地转了起来。孩子们再次欢呼雀跃,他们仿佛探知了风车的奥秘。小小的风车还会在孩子们的生活中继续转动下去,带着一个个不老  相似文献   

8.
童谣是一个“蓝皮书” 我认为童谣是儿童真实的声音,是儿 童从自己的视角创造出来的、表达他们情 绪和心情的一种独特形式。在这些童谣里, 有孩子们的直率和想像力。这是孩子在特 定年龄段、在很大压力下的一种表达方式。 因此,我们成年人理解它的时候,不要离开 这个特定环境。  相似文献   

9.
那天刮风     
窗外刮起了大风,我灵机一动,何不教孩子们风车呢,既有趣,又能让他们知道风的作用。孩子们一听可高兴了,按我的吩咐都找来了高梁杆。本来是想用高梁杆上的皮插在杆上,没有想到皮是扁的,风车倒是做好了,可根本转不起来。孩子们都泄气了。  相似文献   

10.
那天刮风     
窗外刮起了大风,我灵机一动,何不教孩子们做风车呢,既有趣,又能让他们知道风的作用。孩子们一听可高兴了,按我的吩咐都找来了高粱秆。本来是想用高粱秆上的皮插在秆上,没有想到皮是扁的,风车  相似文献   

11.
童谣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心灵鸡汤,它以短小整齐的形式、明白浅显的内容、朗朗上口的韵律表达不同的情趣和事理,滋养着儿童健康成长。好的童谣,为孩子们稚嫩纯真的童年增添了一抹亮丽、灿烂的色彩。可是,在不少地方,健康向上、悦耳动听的校园童谣正渐趋失声,内容低俗的"灰色童谣"趁虚而入。"灰色童谣"传递消极、暴力、颓废等不健康的内容,对儿童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儿童需要健康童谣的滋养,在"阳光童谣"与"灰色童谣"的争夺战中,儿童文化建设显得愈加重要。我们呼唤作家以及教育工作者搜集儿童生活中积极、有趣、幽默、精彩的东西,创作出越来越多的使用儿童语言、充满童趣的作品,引导儿童阅读、吟唱优秀童谣,让"阳光童谣"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童谣是歌谣的一种。童谣的形式都很简短,音节和谐,易读上口。童谣的内容富于诙谐幽默,而且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童谣的内容直接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发自于自然,因此其内容浅显、意义明了。由于童谣通俗易懂,充满了趣味性,易于被孩子们接受和喜欢。童谣的语音本身很活泼,有韵律,容易激发人的想象。学习童谣能够培养学生的气质和性格,增强他们的人格操守。因此,老师应该组织起学生搜集童谣、诵读童谣,师生共创健康的童谣,让童谣走进孩子们的心田,滋润着孩子们,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孙:陈老师,您好!2001年1期—2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刊登了一些来自学生口中的校园童谣,您看了以后,怎样评价这些童谣?陈:我看了你们杂志上登载的《新校园童谣》以后,感觉内容上参差不齐,有的较有意思,也有教育意义,但也有一些我认为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可能有些还比较消极。孙:作为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您认为校园童谣在一个人的童年中具有怎样的作用?陈:童谣不是现在才有的,它自古就有。历史上的任何一代人,在小的时候都朗诵、传唱过各种童谣。可以说,孩子们都是伴随着童谣长大的。我们成年人回忆起童年的生活,谁不…  相似文献   

14.
正课外阅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重视起来,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更加应该致力于培养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年来,我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了课外阅读的内容,让孩子们浸润在书香氛围中,渐渐感悟到了阅读的快乐。一、以童谣为饵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金波教授认为,好的童谣是心灵鸡  相似文献   

15.
客家童谣是流传在客家文化中的歌谣,客家人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听童谣、念童谣,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客家文化。以铜鼓县为例,铜鼓是客家县,为了让客家童谣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幼儿园教师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对客家童谣进行搜集、整理,另一方面借鉴选取一些经典的客家童谣进行创新,编写图文并茂、地方特色浓厚的园本课程,从而将客家传统文化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们去感受客家童谣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阅历的增长,孩子们的内心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世界,也是顽强的世界,是家长老师未必可以随意闯入和被他们接纳的。得出这一印象是最近听到了不少“校园民谣”或日“校园童谣”,让我吃了一惊。民谣童谣来自中小学生群体的非正式场合,不胫而走于校园内外,带给孩子们同校园主流文化截然不同的刺激与快感。调皮的孩子施展着手法,表达出与原作大相径庭的意义。比  相似文献   

17.
孩子们创作或传诵灰色诗歌或童谣,不是恶作剧,不能说这"是对校园文化、传统文化的摧残"。我认为这是对原诗或童谣的一种形式上的模仿。这种模仿,不但孩子们感兴趣,成人也感兴趣。比如《黄河大合唱》中有一段"对口唱",开头几句是:"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  相似文献   

18.
放课就唱,下学就唱,百们是一群我灵在飞翔。们师教我老新童谣,着童谣传四方。唱出祖国真美丽,唱出山河正兴旺。唱在们的希望我新童谣里,我童谣伴着新们幸福成长放课也唱,下学也唱,溪们是一条我水在流淌。们师教我老新童谣,着童谣传远方。唱出太阳真温暖,唱出鲜花吐芳香。唱在们的理想我新童谣里,我童谣伴着新们健康成长江222006︵苏省连云港市号朝阳东路9市公安局︶老师教我新童谣@张立国!222006$江苏省连云港市朝阳东路9号市公安局  相似文献   

19.
孩子们创作或传诵灰色诗歌或童谣,不是恶作剧,不能说这“是对校园文化、传统文化的摧残”。我认为这是对原诗或童谣的一种形式上的模仿。这种模仿,不但孩子们感兴趣,成人也感兴趣。比如《黄河大合唱》中有一段“对口唱”,开头几句是:“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大开眼界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白鹭洲公园看风车展。这里的风车大小不同,风格各异,有南非的、荷兰的、意大利的……我最喜欢摩洛哥的风车,它造型独特,建在美丽的城堡上,悠然转动,象征着摩洛哥人生活的无忧无虑。我还喜欢俄罗斯的风车,它色彩鲜艳,在风儿的吹动下,像一个不停转动的彩球。中国的风车是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