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宣传推广“创造学”积极开发企业创造力刘大强,孙宝柱哈尔滨市机械工业创造学会筹委会在系统内宣传推广“创造学”,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一、关于创造学及其实际应用“创造学”是一门新型科学。它是研究人们在科学技术、艺术及其它领域中的创造活动,探索其过程、特点、规...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决定”中多处强调创新教育,分别从“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加以阐述。创新教育,即根据创造学的研究,采用创造学揭示的有关“创造”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电磁学教学中渗透创造教育刘树本“创造”一词在“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的意义下多少年来被广泛地使用着,但专门研究“创造”而形成一门学科——创造学,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由于创造学在多方面的运用中产生了可观的实际效果,将创造学引入到教育中来而出现的“创...  相似文献   

4.
创造教育学是在创造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是创造学的学科分支.创造学,是以创造发明为对象,主要研究人类创造的能力、创造发明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总结创造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创造发明的方法,研究创造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创造发明的环境,开发新的创造功能.而创造教育学则主要研究人的创造力的培养.所谓创造力,是人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主要是指能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能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技能.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前者是科学家、发明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他们的新  相似文献   

5.
《创造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转变教学理念,深化对《创造学》本质特点的认识、把“创造性教育”贯彻到教学全过程,着力提升适应《创造学》教学要求的教师素质;明确教学目的,使学生形成创造成果,养成创新人格,富有创造精神;调整教学内容,按照“减”、“增”、“精”、“融”的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创新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促进师生“双向交流”,激发鼓励学生质疑提问,丰富创新教学方法上。  相似文献   

6.
创业教育: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创业教育是高校创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在校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转化进而创办企业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一、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1.作为创业教育的“母体”──创造教育薄弱。创造学自80年代初传人我国后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国矿业大学等部分高校开设了《创造学》等课程。但就大学生的总体而言,其对创造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分支、基本规律及其发展历史等知之不多,这样就很难形成校园内创新的浓郁氛围。美国是创造学的发祥地,194…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需要创造型的人才,创造力是国民素质的最高境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该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学技法两个方面入手,但讫今为止,真正将创造学技法应用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还寥若星辰。本文根据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关于课堂创造力培养的“透镜式教学法”课题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八种创造学的基本技法及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企图为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创造教育的概念及特点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研究的成果。现代创造教育是根据创造学揭示的有关“创造”的理论和方法,把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等有关学科的一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教学活动的一种新的教育。创造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考核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强调知识的纵横交叉,强调创造活动所需要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控制能力、预测能力和评价能  相似文献   

9.
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是当今世界教育的趋势.笔者通过“创造学”课程的教学,深感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具有科学研究和创造才能.培养青少年具有创造力,开发全民族的创造潜质,推广应用创造学是一个重要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创造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4 0年代初期 ,一门以创造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索创造机理、总结创造规律、研究创造方法、开发创造能力的综合性新学科———创造学在美国兴起。这一学科随后传到欧洲各国和日本 ,并于 80年代初期传入中国。近 2 0年来 ,创造学已经在我国企业产品开发、技术革新、教育改革和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创造学被引进教育事业后 ,形成了创造教育这一崭新领域。“创造教育是通过传授创造学知识 ,或者运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 ,致力于开发受教育者创造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原则和教育方…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王极盛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创造学家。近年来他潜心从事学生心理健康、考试心理、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这里选发一些他对高考“状元”的访谈心得,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从美国创造工程学家奥斯本(Osborn)创立创造工程学以来,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就相当广泛而众说不一。人所共知,随着十多年来对创造学的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创造学的分支学科也在不断地作为独立的的学科而诞生和日臻成熟。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认为,通用的“创造工程学”是广义上的创造工程学。而狭义的创造工程学是与创造技法、创造原理等学科并列的。因此,本文所指创造工程是研究创造过程的程序和技术的学科,也可称为“创造工程技术”。正是从这种表述出发,作者在此提出一个创造工程框架,请各位行家指教。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我国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上议事日程 ,有些学校还进行了形式不同的探索。那么 ,高等学校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这项工作呢 ?根据我校多年来实施“创新教育工程”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 ,至少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创新可为的教育观从 1 984年起 ,我校就组织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和实施大学生创新教育工程 ,经过不懈努力 ,已编著创造学类讲义 2本 ,出版教材、专著 5部 ,创设创造学类课程 7门 ;学校将“普通创造学”作为全校公共基础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组建了“…  相似文献   

14.
创造学是研究人类创造能力和创造发明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创造学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包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富价值的课题是揭示“球形天才”的创造之谜。本文从思维方式角度切入,突破了前人在“泛神论”问题上达成的“共识”,认为“泛神论”是一种原逻辑思维,是郭沫若创造性思维运思方式的生长点,并从创造学的角度分析了郭沫若的创造性特征,以期为郭沫若研究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论文化决定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讨论“化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为宗旨。重点指向都市化与都市创新这一话题。并提出“化决定创新”这一创新行为的化发生和化动力学观点。化学、创造学、化社会学、行为科学相交叉的跨学科研究是本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创造学”理论谈中学写作教学写作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创造工程,这一工程的建构和完成,既有学生主体的内部因素,又有写作的外部条件。因此,中学写作教学就必须依据创造学的理论和中学写作教学的规律,实施创造性的教育。(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要激发学生写作的...  相似文献   

18.
创造教育的本质和类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创造学的推广普及.创造教育也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蓬勃开展起来。然而,人们对于创造教育本质的理解尚有差异,对于创造教育类型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在综述前人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展开讨论,逐步统一认识。一、关于创造教育的本质什么是创造教育?如何表述创造教育的概念?它有哪些内涵和本质属性?对于上述问题,国内外研究者有不同看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1.“创造学教育”现有人认为,创造教育就是创造学教育、即将创造学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加以传授一或者以讲座、报告等形式传播普及创造学…  相似文献   

19.
创造学是研究人们在科学、技术、管理、艺术、教育和其他所有领域的创造活动,并探索其中创造的过程、特点、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在教育领域中,世界各国的大学和中学早已普遍设立了创造学课程,我国在198O年由上海交通大学最早移植创造学,之后,其他高校相继开设该课程。创造学在我国高校已普遍受到重视并得到发展。我院在领导重视下,积极开展创造性教育活动,开设创造学选修课,组建了开放性的创新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俱乐部三位一体的创造学滚动模式。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制订了创造学教育大纲,并由教育学、心理学和专业课教师编…  相似文献   

20.
构建面向21世纪中小学创造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下)王信倍三、广泛吸收创造学等学科优秀成果现代创造学起始于心理学的研究。现代心理学、脑生理科学、教育学以及研究创造力的创造学为中小学创造教育提供了广泛的科学成果。吸收创造学等现代科学的这些成果,是建立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