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新形势下军事运筹学创新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在新形势下如何从观念上、内容上以及教学方法上开展军事运筹学的创新教育作了探讨 ,指出在教育工作中 ,必须更新观念 ,要牢固树立面向 2 1世纪的军事教育观念 :超前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观念、开放教育观念和创新教育观念 ;打破旧的思维模式 ,大胆引进新的军事思想 ,新的理论体系以及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立足于未来军队建设的实际需要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论创新课堂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堂教学是党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出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弊端。为此,要在创新观念的指导下,以创新教育理论为依据,实施全面、深刻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军校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创新教育是完成这一重要使命的重要措施。军队院校必须坚持开放办学,把汲取社会和世界各国军事院校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成果作为军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增长点;教学内容直接决定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是教学最本质的体现,军校创新教育要构建满足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的教学内容,为寻求军事学术和军事技术上的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教育的超前性对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具有深远影响,军校实行创新教育,就必须准确预测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贯彻落实“人才培养要先行”的战略,使军队院校成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创新性人才的摇篮,从人才资源上保证我军抢占未来军队建设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4.
汤建琴 《教育艺术》2007,(12):29-30
传统地理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直接或间接抑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妨碍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体制、行为以及环境等.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主动参与;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轻操作和实践;重教学的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忽视对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多样性做出发展性评价.教学中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长此以往,在有意无意间抑制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力.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培养出创新人才,必须对传统地理教育进行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源泉,因此,必须重视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所以,改革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育机制,提高教师的素质,把创新教育作为教改的核心,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军委江主席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无论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归根结底靠教育的创新,人才的创新。为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调整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努力构建国家教育创新体系,把培养创造性人才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大举措。军队院校必须加紧构建教育创新体系,努力造就具有创造性的军事人才,以适应未来战争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一、眼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教学知识体系为了适应现代军事斗争的需要,努力培养复合型军事创新人才势在必行。所谓复合型军事创…  相似文献   

7.
教育创新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实施创新教育,核心的问题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领域中要有效地为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服务,必须认真研究拓宽促进学生创新的渠道。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而教学观念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先导。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做到教学观念更新。具体讲要培养以下观念:  相似文献   

8.
建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随着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建立良好的创新能力保证体系就显得十  相似文献   

9.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疾速发展的时代,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归根结底是创造型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面向新世纪,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各科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目前,我国中学思想品德课仍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创新不足。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开展以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因此,让创新教育走入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项必要而艰巨的工程,是每个中学思想品德教师责无旁贷的重任。那么,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1.
联教联训是任职教育院校培养应用型军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军事人才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教育训练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是院校与部队融合交流的重要渠道.联教联训代表军事职业教育开放办学的发展方向,符合军事人才的成长规律,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任职教育院校必须把联教联训作为任职教育改革的发力点,创新教学模式,强化为打仗育人的鲜明导向,不断完善联教联训运行机制,使联教联训更加贴近教学与训练的实际,实现院校教学与部队训练有效衔接、有机融合,把任职教育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教育理论创新是教育改革和大发展的前提,而教育理论创新则必须以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决条件,军事教育理论的不断创新,可以有效地指导新时期军事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分析了军事教育理论创新的内涵和意义,研究了当前的军事教育理论创新必须首先重视解决的几个问题:树立军事教育观念创新的整体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树立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技快速发展、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创造、创新的时代。创新将是全社会的普遍行为。教育不但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作用,而且逐步把经济社会推进到学习型时代。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与知识经济紧密联系的特性,决定其必须转变旧观念,突破旧模式,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大量高素质的社会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疾速发展的时代,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归根结底是创造型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面向新世纪,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各科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民族才能立足于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15.
谈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世界各国都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 ,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特别是由教师向灌输知识 ,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 ,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为我国高校构建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  相似文献   

16.
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把我们带到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时代。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明确高技术时代军事工程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探索军事工程技术教育与部队武器装备协调发展的路子,努力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为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为实现军队现代化服务,为打赢未来的高技术战争服务。高技术时代军事工程技术教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这里着重讨论对人才素质和教育观念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江泽民同志的创新教育思想和“以德治国”方略为指导 ,以跟踪世界军事思想的发展趋势 ,更新管理教育观念 ,创新管理教育体制 ,培养“打得赢”、“不变质”的新型军事人才为立足点 ,提出了当前军队院校管理教育必须实现的“四个转变”和可操作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以江泽民同志的创新教育思想和“以德治国”方略为指导,以跟踪世界军事思想的发展趋势,更新管理教育观念,创新管理教育体制,培养“打得赢”、“不变质”的新型军事人才为立足点,提出了当前军队院校管理教育必须实现的“四个转变”和可操作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技快速发展,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创造,创新的时代,创新将是全社会的普遍行为,教育不但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作用,而且逐步把经济社会推进到学生型时代,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与知识经济紧密联系的特性,决定其必须转变旧观念,突破旧模式,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大量高素质的社会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当前军队院校一些带倾向性的认识和教育思想 ,着眼于当前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长远建设与发展 ,从军校人才培养的观念、需要和思路等三个方面入手 ,阐述了军事人才的培养必须把强调以技术为主或强调以谋略为主的两种观点有机的统一起来 ,同时兼顾当前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长远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有机地融合传统的军校教育思路和现代教育思路 ,从教育思想、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全面改进 ,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两个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