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A版数学必修4用三角函数线证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cos (α-β)= cosα cosβ+ sinα sinβ,叙述如下:我们先对简单的情况进行讨论.如图1,设角α、β为锐角,且β<α,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P 1,∠POP 1=β,则∠xOP=α-β.过点P作垂直于x轴,垂足为M,那么OM就是角α-β的余弦线.这里就是要用角α、β的正弦线、余弦线来表示OM.过点P作PA垂直于OP1,垂足为A,过点A作AB垂直于x轴,垂足为B,过点P作PC垂直于AB,垂足为C,那么OA表示 cosβ,AP表示 sinβ,并且∠PAC=∠P1-1Ox=α.于是OM=OB+BM=OB+CP=OA cos α+AP sin α= cosβ cosα+ sinβ sinα.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结果是在α、β、α-β都是锐角,且β<α的情况下得到的.要说明此结果是否在角α、β为任意角时也成立,还要做不少推广工作,并且这个推广工作比较繁难,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试一试.  相似文献   

2.
3.
下面介绍两角差余弦公式的一种比较简单的证法,供参考。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作单位圆O。设角α、β的始边都为Ox,终边分别交圆于A、B两点(如图一、二)。由三角函数定义可得  相似文献   

4.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即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对该公式常利用单位圆及两点间距离公式进行推导,这里将介绍一种不同的推导方法.  相似文献   

5.
1.用向量 证法1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中心,单位长度为半径作单位圆,以原点为顶点,z轴的非负半轴为始边作角a,  相似文献   

6.
在学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后,接下来就是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而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学习后面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重要基础,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及正切公式都是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上变形得来的,所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证明与推导作为基础公式,得到了广大高中教师与学生的高度关注.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各版本教材的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方法,能提高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与记忆能力,能帮助学生有效解决恒等变换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教学设计是在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内容解析、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的基础上设计的.设计把整个过程安排在探索周期运动的叠加的大背景下进行,公式C(α-β)仅仅是在海边玩耍的孩子捡到的一颗珍珠而已,还有很多未发现的东西等待着学生去发现,去探索.  相似文献   

8.
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是三角函数变换中的重要公式之一。综观普高、职高、技工、中专等教材,关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证明采用了几种不同的证法。下面分别列出不同证法,并加以探讨。几何法:证法一:如图1,先设α、β和α+β为锐角,在单位圆上作∠AOB=α,并且以它的终...  相似文献   

9.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Cα±β)是推导和、差、倍、半角三角函数公式及积化和差、和差化积等公式的基础,这一内容是整个三角函数教学的重点.这个公式的推导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中必须设法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在公式推导中,一是要用到把角α的三角函数表示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这一概念看似简单,其实它是三角函数定义的逆用,学生不易发觉.因此在导出公式Cα±β之前要先复习.二是为什么要构造α,β,α β,-β角?课本中-β的引入似乎有点突然.从建构主义观点看,学习应是学生的一种能动建构过程,因此我尝试先引出…  相似文献   

10.
在单元背景下,“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一课沿用诱导公式的研究思路,利用单位圆的几何性质,探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相似文献   

11.
徐峰 《中学教研》2007,(9):26-28
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并能初步应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景素材,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能用多种途径推导公式,通过交流合作,体会向量方法的工具性,了解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探究的乐趣,培养  相似文献   

12.
翻开几种不同年代的教科书,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学大纲的调整,随着数学知识体系的重新编排,一些定理和公式的证明也随之变化.总的来说,新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重视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证明两角和与两角差余弦公式的时候,四个不同的年代就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正>一、教材分析本章三角恒等变换是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二章平面向量相关知识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作为本章第一节内容的第1课时内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作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第一个公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学习其它10个公式奠定基础,起着承上启下、串联整章的作用.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与证明.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运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求三角函数值.  相似文献   

15.
16.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教学实录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情况 1.1授课对象 学生来自四星级重点高中普通班,基础较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的高考试卷中,时而会出现考查教材中公式或定理的证明的试题,如四川卷曾考查证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陕西卷曾考查证明余弦定理等等.所以笔者在进行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时,对公式的生成与证明过程比较重视.通过对教材的研读,可以发现它是《三角恒等变换》一章的第一个公式,是演绎、推证其它公式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先是给出几何法的推导证明,接着再用向量法推导证明,并在教材在旁注上指出运用向量工具进行探索,过程多么简洁啊!为了与这句话相呼应,教材所给的证明也就削去了细枝末节一笔带过,把真正需要探究的问题掩盖了.  相似文献   

18.
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与余弦的公式有如下四个: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aβ (Sα+β) (1)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几何证明题中,证明两角互补常用以下方法:1.根据互补或邻补角定义;2.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但在实际解题中,有时用以上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这就需要通  相似文献   

20.
本文横纵对比教材的变新过程,分别从圆的内接四边形、单位圆、向量、三角形四个角度给出推导证明,旨在追求数学知识的通透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