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谈近亲婚配     
张祥 《生物学教学》1999,24(6):37-38
“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因为这样才能化生,才能改善我国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打下最基本、最坚实的基础。下面就近亲婚配作一浅析。1常见的近亲婚配形式、亲缘系数及近交系数从表一“常见的近亲婚配形式、亲缘系数、近交系数”可以看出,血缘关系越近的亲属,亲缘系数就越大,近交系数随之升高,遗传病发病率则上升。遗传学告诉我们,生物的性状是基因通过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来表达的。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父母通过参与受精的精子和卵中的染色体将其基因传递…  相似文献   

2.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及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我国优生措施也强调禁止近亲结婚,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本文讨论了近亲结婚的后代中隐性遗传病增加的计算方法以及与近交系数、血缘系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遗传学原理并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和事例,说明近亲婚配的危害。近亲婚配的后代由于基因纯合程度的增大以及基因的累加效应,而导致遗传病的发病率、早期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都明显地比非近亲婚配所生的子女高。因此,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的规定是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优生的重要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实例就亲缘系数在近亲婚配子女发病风险率计算中的应用范围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近几年的教学辅导过程中,对遗传系谱图的识别一直采用自行设计的检索法。教学探究证明,此法具有明了、易记、判断准确而迅速的特点。现将此表提供如下:  相似文献   

6.
遗传系谱的判定和相关发病概率的计算,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难点,能充分考查学生对遗传知识的综合运用及相关推理和计算能力,因此是历年高考的常考考点和题型;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遇到这类问题往往"剪不断,理还乱",我们在教学中总结了  相似文献   

7.
8.
朱卫忠 《教师》2014,(30):51-52
正高中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中遗传系谱图解的识图和解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解这类题时一方面对遗传病的类型判断不正确,另一方面是在计算时对系谱图中的某一个体的可能基因型分析不全面,从而导致计算错误。因此结合在平时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对如何正确解伴性遗传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人类遗传病可分为下面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在有些省份的高考试题中出现了判断遗传系谱中遗传病的"最可能"的题型,不乏新意。既然是判断遗传系谱中遗传病的"最可能"类型,其言外之意就是说,题目给定的遗传系谱中遗传病的类型无法确认,遗传系谱中缺乏"无中生有是隐性,女儿患病是常隐"有中生无是显性,女儿正常是常显"等明确特征,只能根据遗传系谱图中的信息来综合考虑,从而作出"最可能"的判断,这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0.
<正>1题目[2011年高考海南生物卷第29题]图1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_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1.
关于婚姻概念的学说颇为不少,争议很多。本文试图以事实状态的婚姻为基础阐释婚姻的本质概念,只有掌握其本质才能把握婚姻法中各相关社会关系的处理原则,使整个婚姻法体系和谐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二年级医学生的婚恋观的现状,以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教育。方法——采取自行设计问卷,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应用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恋爱是大学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性观念宽容、开放与谨慎、保守并存;医学生择偶观较为理性;对待婚姻的态度严肃认真,有较强的责任感。建议系统的婚恋观、性爱观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妥善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上的责任感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对大学生的性观念和婚恋心理加以正确引导;婚姻家庭教育前移,加强学校、家长、教师的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13.
时代不同,妇女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婚恋自由也不相同.汉代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妇女的地位进一步滑落,表现在婚姻恋爱上,就是其自由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限制.但是,汉代妇女还未完全脱离社会生产领域,贞节观念也未形成习俗禁锢她们的心灵,加上汉代距原始社会尚近,原始古风尤存,使她们拥有一定的权力和自由.她们可以自择夫婿,可以离婚、再嫁,甚至婚外恋也不受时人严厉非议.可见,汉代妇女具有比后世更多的婚恋自由.  相似文献   

14.
千百年来婚恋问题一直是困扰人们心灵的"永恒"主题,丰富的汉字涵义渊繁,记录下了世世代代男女的婚恋观念.我们可以从"婚""嫁""娶"等婚恋关键词的形义系统品味汉字的原型意味,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等汉语的话语系统挖掘中华民族的婚恋观的发展规律,从"郎才女貌"到"郎财女貌"等词义的发展变化来分析婚恋心态发展的文化修辞,分析婚恋关键词的现代文化修辞义,在婚恋关键词的不断演变与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婚恋观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5.
职校生问题行为的心理探析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校生心理问题分为理想类、交往类、情感类等。这些问题通过异常行为表现出来。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等。教师要遵循"爱、导、严、鼓"四字方针,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常规的教学中,扮好"心理医生"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以400名3到7岁城市儿童的父亲为被试,考察父亲的婚姻满意度、社会支持对其参与儿童教养的影响。结果发现,父亲参与教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婚姻满意度和主观社会支持能显著正向预测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这五个方面,而客观社会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Income levels and percentage change in 1971–1975 income were regressed on personal and institutional variables for husband and wife doctorates holding full-time academic positions. Results of the composite equation indicate a $1,254 premium associated with being male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other variables. Composite results also indicate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for one spouse and the perceived opportunities for employment of the other spouse. Separate equations for the spouses indicate that this result related only to the wives' perceived opportunities of their husbands' income. By eliminating individuals with education doctorates and substituting the husbands' weights for the wives', the $1,254 differential was partially eliminated. The remaining differential between husbands' and wives' income was due to the greater involvement of the males in consulting and administration, greater involvement of the women in education, and fewer number of years of full-time experience of the wives. Comparison of income changes in both the composite and separate equ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wives received an 8–9% greater income increase than their husbands.  相似文献   

18.
婚姻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妇女在婚姻生活中长期受到"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严格要求。但在西汉时期妇女的婚姻观并不像后世那么的严苛,出现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长期以来西汉的社会分工有关,并且也与妇女自身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西汉的社会背景及其妇女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意识出发,通过西汉时期的社会背景分析和妇女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态度,包括她们骨子里具有的强烈的反抗精神和独立自主的意识,以及妇女所接受的教育与后代女性的教育的差别来分析妇女婚姻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恋爱观、对性知识的了解、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及对性疾病的认识,了解男女大学生之间的观念差异.针对男女之间的差异性认识,科学地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恋爱观及性爱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福州大学至诚学院500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恋爱现象普遍存在,男生性观念相对比女生更开放,男女生对于婚前性行为都持比较宽容的态度,但是大学生的性知识都普遍缺乏.高校性健康教育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婚恋观,有利于培养完善的性观念.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struction of sexual knowledg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rough a typical instance of its production—the marriage manual Marital Medicine. China's reform era has seen rapid changes in attitudes to sex and in sexual conduct, and recent government interest in sex education has been motivated by a desire to hal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modernization on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Education for legitimately sexually active adults has taken a number of different forms, but the diversity of media is not matched by diversity of content. Sexual knowledge speaks in an overwhelmingly uniform and universalizing voice, and is constructed around a nature narrative, which sets out how bodies are sexed, how bodies have sex, and the legitimate forms of their intimate relationships. This paper is an examination of the production (rather than consumption) of sexual knowledge, and shows the current boundaries of ‘normal’, ‘natural’ and ‘healthy’ within which people understand and make choices about their sexual l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