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列举了我国产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企业缺乏知识产权管理思想和意识、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产权化意识不强、知识产权管理不力、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要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联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提升市场竞争力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知识产权作为对技术创新成果保护的载体,已成为规范企业间技术竞争和影响企业间利润分配的重要制度工具。在对技术创新、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关联性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既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我国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知识产权制度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大作用。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但由于人们的观念和制度建设不能与形势发展同步,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知识产权作为技术创新成果保护的载体,已成为规范企业间技术竞争和影响企业间利润分配的重要工具。我们分析了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互动关系,同时也探讨了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全面提高我国民营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力,实现我国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论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分析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得出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注重对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双向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产权保护既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我们国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知识产权保护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大作用.技术创新是产生知识产权的源泉,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产生、渗透着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紧密相关,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云南省辖区内省以上部门属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制约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战略选择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英男  杜鸿雁 《科学学研究》2007,25(Z2):455-459
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重要的支持战略,本文从企业的三种基本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模式出发,通过对企业内、外部评价指标的分类归纳,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选择模型,为企业选择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保护既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我们国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哪重要政策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但由于人们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和基本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创新中的巨大作用——有效配置技术创新资源、激发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促使技术创新成果管理科学化、加快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并探讨了技术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需要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增无减、知识产权保护期有增无减、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法规有增无减、知识产权纠纷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信托与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静  袁晓东 《软科学》2004,18(2):42-44,54
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极低的现状已经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信托作为一种有效的财产管理制度,是一种全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本文认为知识产权信托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分析了知识产权信托的可能性,并探讨了如何将信托运用到科技成果转化中。  相似文献   

12.
一项资源实现其价值需要满足边界清晰和产权明确等条件,技术变革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创新一整套所有权。知识产权确权就是确定知识财产的所有权归属。高校知识产权确权是检验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对职务技术成果、财政资助项目技术成果、协同创新技术成果、在校学生技术成果权利归属确定的法定原则进行了分析,针对高校知识产权提出相应的创新性的权属制度规则,以期望高校创新和完成人权益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方曦  尤宇  刘云 《科研管理》2022,43(12):14-2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创新链的知识产权育成是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问题。由于重大专项参与主体多且内外部要素的叠加作用呈非线性特征,导致知识产权的育成绩效较低。为此,文章首先基于协同论与系统论提出创新链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育成机制的概念模型,以知识产权育成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识别为切入点,深入研究重大专项全创新链与知识产权育成阶段之间的耦合关系。其次,通过搜集国家相关政策,结合重大专项知识产权育成过程进行理论阐述,为构建模型与划分系统建立理论依据。再次,通过分析影响重大专项知识产权育成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提炼影响知识产权育成的关键要素。在提炼关键要素的基础之上,利用系统动力学建立起知识产权育成机制的因果回路图与流图,并将知识产权育成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专利育成子系统、创新收益子系统、技术标准制定子系统和外界环境子系统,以此来解构重大专项知识产权育成机理。最后,针对重大专项知识产权育成问题,从加强政府管控、形成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成果产业化、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探索全过程管理五个方面提出建议。本研究对于设计重大专项知识产权育成的有效路径,实现政府精准施策,增加核心自主知...  相似文献   

14.
方曦  何华  刘云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3):178-186
当前经济形势下,国际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知识产权的竞争,科技项目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载体,探究科技项目知识产权的育成机制对我国科技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作为全创新链知识产权育成机制的研究对象,运用系统自组织理论,基于内部机制与外部环境要素构建全创新链知识产权育成机制的概念模型,以此研究全创新链知识产权育成机制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从而探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各阶段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孕育、形成及进化的机理,最后从项目的组织方和实施方两个维度提出了促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育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家和社会利益而进行的公共研究,因资金来源于社会公众,其成果的知识产权理应由公共所有。但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公有产权管理成本过高,公共研究成果商业利用率较低。重新配置公共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缩短代理链,将政府与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转化为制度约束,是创新公共研究成果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是抵御金融危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关键。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发展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  魏建美  卢慧  万余花 《大众科技》2014,(10):174-176
农业科技园区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农业科技成果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得到大力推广转化运用,农业科技园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农业知识产权与园区的融合关系,文章提出从整合多方资源,以园区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知识产权产品品牌战略,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奖惩体系等加强园区知识产权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8—2017年的空间面板数据以及31个省(直辖市)2007—2016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支撑,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基于空间计量视角研究了科技创新政策力度对省域创新绩效的空间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创新政策比创新绩效的空间集聚特征更明显。科技创新政策中的知识产权、外资引进目标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科技成果、技术创新目标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不显著。创新政策中的人事措施对政策目标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财税措施对政策目标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知识产权目标与外资引进目标都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同时,知识产权目标与外资引进目标对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具有促进作用。据此,得到了相应的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19.
科技成果的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是目前影响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键性问题。专利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不公,容易挫伤各方从事转化的积极性,从而失去了继续科技创新的动力。文章通过数理分析部分广州高校建设的广东新型研发机构专利成果转化现状,找出了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知识产权转化除了受到建设主体本身文化的制约,知识产权投入的多元化,机构本身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人员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之外,最主要的制约其知识产权转化的因素,还是机构内部对各方权益激励分配机制,并提出了构建各主体间的多维联动,平衡专利成果转化激励分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顾海波  姜楠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156-159
以促进大学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及切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实施的客观要求为标准,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与缺失。从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建立专项基金、全面强化保护、促进和激励科技创新成果获取与转化的视角,提出变革和完善我国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