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的作文不在于思想认识的深刻,而在于是否能体现率真童心的可贵。这样的文章,会流露着孩子们的天性:活泼、好动、纯真、可爱;展示着孩子们的顽皮:机智、勇敢、生趣、好奇;张扬着孩子们的个性:尝试、怀疑、好胜、执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时下不少孩子们写出的文章渐渐失去了童真,被一种貌似深沉的“小大人”式的“成熟”所替代,如我6岁的小女儿用“认真”造句时,一开始造的句子是:“认真———我要认真学习,将来为四化做贡献。”当时我诧异地问:“你知道什么叫‘四化’吗?”女儿摇头。我又问:“那你为什么这么造?”“老师…  相似文献   

2.
盘点“炫”     
韩志湘 《现代语文》2006,(8):110-110
可以说,近二十年关于“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词汇的更替,如同电脑升级、手机换代一样,频率之高、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当你还在以为自己是个紧跟时代潮流的人,整天念叨“酷”“秀”等词时,其实你已经“out”了。时下最“in”的词,是“炫”。(说到这里,我也有点心虚,说不定我已经“out”了。好在我是在对“炫”进行总结,奇怪它为什么没有向其他词那样生命短暂,还没有“out”。)  相似文献   

3.
秦冠藏 《山东教育》2005,(14):12-12
时下.为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不少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说:“请你回答”、“请你帮帮他(她)”、“请你们把作业完成”等等。仔细揣摩,“请”字,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动,是教师在“请求”、指派某些同学做事。那些没有被“请求”、没被指派的同学,自己会主动做事吗?有的同学这么说:  相似文献   

4.
时下,当不少学校以经营、扩张等热力词汇,自我渲染得“有声有色”时,李海却率领着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寂然无声走惊雷”——回归教育的生命世界。  相似文献   

5.
时下,有人把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理解为当“导演”,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尽管“导演”也有引导的含义,但其目的是根据已经设计好的剧情,引导演员放弃“自我”而去适应角色,演员表演得越好往往越没有了自我。教师教育的目的则恰恰相反,是根据现实生活,学生身心特点,引导学生充分自由发展自我,而不是让学生放弃自我去“演”设计好的角色。教师的“导”是一种点拨,一种启迪,甚至是一种暗示,一个眼神。   现实生活不是演戏,教师要在现实生活这个大舞台中为学生充分自由发展导航,必须要做个好观众而不是好导演。一个好的观众,…  相似文献   

6.
冯钰 《甘肃教育》2011,(21):69-69
纵观近几年省、市级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简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时下课堂教学设计的主流。有效的课堂,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授课内容的课堂,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的课堂;不是看教师教得认真不认真的课堂,而是看学生是否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学”到“会学”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时下,社会在热切地关注着教育。传媒对教育收费与招生、现状与发展等全方位的评价与讨论,更把教育推到了前所未有的焦点位置。为此我们教育内部的不少专家、学者和部分一线工作者,也积极参与研究探索,企望谨慎大胆地假设应然,客观地描述事实,后者像学校的“灵魂”——校长们的“论坛”“在线”“广角”“寄语”“访谈”等等栏目,雨后春笋般涌现,就是一个方面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8.
在对“真实”的界说上。人们强调文章“全由心底流出”。这当然是不错的,但若细究起来。我们就会发现这里面实际上还存在着模糊之处。比如“心底”。怎样才是“心底”?若按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来看,则作文表达的是哪一个“我”呢?在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似乎没有关注到“作文真实”其实也是有层次的,依笔者愚见,可以分为“浅表的真实”和“深层的真实”。  相似文献   

9.
沟通无极限     
时下“无极限”成了一个时髦的用语,什么“娱乐无极限”、“欢乐无极限”、“开心无极限”等等,其意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无止境,要做就做到最好。由此想到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也应做到“无极限”。  相似文献   

10.
李青松 《陕西教育》2001,(12):23-23
时下动画片风靡中国,经久不衰,少年儿童们废寝忘食百看不厌,甚至许多成人也兴趣盎然。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如醉如痴呢?我认为是“魅力效应”。试想,一个没有独特吸引人的事物,你会对它感兴趣吗?这种“魅力效应”我们不妨“移植”到  相似文献   

11.
时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成了一句很动听的口号。它的下句便是:“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言下之意是,学生要是学不好或出了什么问题,责任不在学生,而在学校和教师。此话确实很煽情,不仅能让家长们非常乐意地把孩子送进学校来,而且能有力地鞭策教师去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但是,口号再煽情,它也只能是口号。现实情况是,学校无论怎么去抓,教师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保证一定就能把所有学生都教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根本就做不到。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好学生”的标准难定,不可能人人都成绩好。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呢?德、智、体全面…  相似文献   

12.
独处的充实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相似文献   

13.
“无教师监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无人监考”。“无人监考”这个名词的使用并不缜密。考场里没有教师的直接监考,不等于没有同学之间的相互监督,更不等于没有学生本人的自我监督。请问,其他学生是不是“人”?考试者本人是不是“人”?看来,还是称作“无教师监考”的好。  相似文献   

14.
也谈“减肥”王乃林时下,出现了“书包减肥”、“作业减肥”等等议论。对于学生负担过重,“肥胖”带来的种种危害,笔者有所了解。对那些“肥胖’”处实施“减肥”,我是举双手赞成者。但赞成之余,还有话要说。我以为,“减肥”应因校、因课制宜,反对不顾客观实际,一...  相似文献   

15.
时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掀起提高课堂实效的大热潮。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沸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或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觉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感于实效源自取舍有度,学会“舍”才能真正有“得”。  相似文献   

16.
刘爱萍 《山东教育》2005,(23):74-74
嘉嘉认真地画着向日葵,在收笔的时候,不小心把起点的线头丢在了画好的圆盘里,破坏了葵面的完美。“唉,这可怎么办呢?”嘉嘉着急地说。我知道嘉嘉画画非常认真,出现这样的失误她肯定会重画一次。果然她将纸翻了过去。“嘉嘉,为什么不接着画了?”嘉嘉显得很不开心,小声地告诉我:“我想重画一个。”我拿过她手中的画看了看,“别着急,我们想想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有什么好办法?  相似文献   

17.
“刘春艳,老师反复强调了‘春晓’的‘晓’字头上没有一点,你怎么又写一点了?”“老师,我没写。”“你没有写,难道这一点是自己跳上去的?”我有点发火了。“我,我……我真的没写。”她委屈地哭了。第二天,第三天,接连几天都有同学犯类似的错误,如把“台历”写成“台厉”,把“眼睛”写成“眼晴”等等。我责怪他们上课没认真听,没认真看。可出乎我的意料,他们也说写的时候真的没有写错,写完后还给组长检查过呢。这就奇怪了,难道真的是我错怪了他们。我决定把此事查个水落石出。经过几天的明查暗访,我终于查清了,这添一笔减一…  相似文献   

18.
束从敏 《早期教育》2001,(15):11-12
儿童化与幼儿园课程有没有内在的关联?幼儿园课程应以什么为价值取向,是成人的化还是儿童的化?福利特纳曾指出,教师不仅要理解学生的“自我世界”,而且还要设置与这一自我世界相符合的课程。引导学生不断扩大理解视界和自我世界,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这一“自我世界”就是儿童自己的世界,是儿童的化世界,它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起点、标准和过滤器。幼儿园课程的任务就在于培育、提升这一“自我世界”。从而扩大儿童的“理解视界”,达到对人类经验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是从水晶球里看到的。好吧,我承认不是水晶球,只是一个翻个儿的金鱼缸。但是正是大夏天,我和瑞秋在厨房的桌旁玩腻了算命游戏,就开始盯着一个不用的金鱼缸发呆。“你看见什么了?”我问瑞秋。“什么也没看见!”她耸了耸肩。“知道我看见什么了吗?”“什么?”“什么也没看见!”我一脸坏笑。其实我看到了,至少鱼缸上反射着我自己的影子。我突然认真起来“:不,等等,我看到了!”我向瑞秋宣布“,我将成为一名作家。”“你?”她拢了拢额前的刘海儿,摇了摇头。“什么意思?”“像那种真正的作家?写书的?图书馆放着的那些书?”“对,就是那样!”我听…  相似文献   

20.
时下动画片风靡中国,经久不衰,少年儿童们废寝忘食百看不厌,甚至许多成人也兴趣盎然。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如醉如痴呢?我认为是“魅力效应”。试想,一个没有独特吸引人的事物,你会对它感兴趣吗?这种“魅力效应”我们不妨“移植”到语文教学上。一、“演”的魅力小学低年级语文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