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漆黑的夜晚 ,有个僧人经过一个村庄时 ,看见远处有人挑灯走过来 ,一位村民说道 :“周瞎子过来了。”僧人听后很纳闷 :盲人挑灯岂不可笑 ?于是便上去询问 :“请问施主 ,你看不见 ,为何要挑一盏灯呢 ?”盲人答道 :“黑夜里 ,大家都是一样看不见路 ,所以 ,我点了盏灯。”僧人若有所悟地说 :“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 !”盲人却说 :“不 ,我是为了自己。”“为什么 ?”僧人一愣 ,很惊讶。盲人说 :“你可否在黑夜里因为看不见而和别人碰撞过 ?而我就没有。虽说我是个盲人 ,可我手里挑着灯 ,既为别人照亮了路 ,也为别人看见我而不会碰我。”僧人顿…  相似文献   

2.
美是什么?“美是一滴甘露,它可以滋润你已干涸的心;美是一缕阳光,给你温暖,伴你成长;美是爱的无私奉献,付出爱,得到美。”这是对“美”多好的诠释呀!如果让“美”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课也戴上“美”的光环,笔者相信,那一定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而且这些“花朵”会让一切更“美”!因为他们是老师的骄傲,是家长的自豪!他们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由此看来,在新课程下的语文老师有必要让语文课堂“美”上一把。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对此,笔者进行了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  相似文献   

4.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一条“动作活泼”、“精力旺盛”的鱼,遇到“火山爆发”或是“地震”,“失去了自由,被埋进灰尘”。朴素而平易的语言,由动到静的变化,展示出“鱼化石”的悲戚。从对“鱼化石”的凝视中,由“悲”转到“悟”,探索到人生的一种真理———“活着就要斗争。”细微描绘它的“沉默”,“连叹息也没有”,完整的外形,却“不能动弹”。这一切皆是那么悲凉!你的“绝对静止”让人心酸;你的“毫无反应”让人心疼;“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让人可怜;你“完整”却“不能动弹”更让人可愤。一切仿佛静止,一切仿佛凝固,一切仿佛在无声地…  相似文献   

5.
创意话题 西方著名美学家、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什么是美?有人说:“时髦就是美。”李白认为,朴素才是美,有诗为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有人说:生活是美好的。当你用善感的心灵去观察生活时,当你用真诚的心去拥抱生活时,你会觉得这世界真美。这人间真好,这人们真可爱!当你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时,你会觉得一切都很天然,一切都很精彩,一切都很奇妙!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你觉得数学美吗?你能欣赏数学的“美”吗?最容易感受到的数学美,是几何图形的美。圆是美的,五角星是美的,对称的太极图是美的,那么算术和代数里有没有“美”的对象呢?有。例如同学们一定会觉得以下的公式很和谐、整齐,因而很美观:  相似文献   

7.
美伢:“小新,你又开电视了。”小新:“我又不是要看电视。”美伢:“那你在做什么?”小新:“我在核对报纸上的电视节目表有没有印错。”美伢:“游泳真好。”小新:“美伢,你愈来愈像鱼了。”美伢:“你是说像美人鱼吗?”小新:“不是,你的鱼尾纹愈来愈多了。”美伢:“小新,你看,妹妹考100分,你才考50分。”小新:“我是照你说的话做的。”小新:“我说了什么?”小新:“你说我只要有妹妹的一半就很好了。”小新:“美伢,你说做任何事,必须有始有终,不可以半途而废,对不对?”美伢:“没错。”小新:“那,电视连续剧…  相似文献   

8.
关于“隐形人”的小说看过不少.是的,隐形对于我的诱惑力的确超过了其他一切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想象一下,别人看不见你,你却可以清楚地看到别人.会有多好玩……不过,穿马路时可要小心了,司机叔叔可是不会给一团。空气”让路的……  相似文献   

9.
世上本无所谓“极”与“最”,也无所谓“有”与“无”,因为万物之所在,存于比较,存于内心。你永远不会知道大海有多宽广,直到你亲身感受到海风在耳边呼啸,海浪在腿上拍打,却如何也看不见天与海的分界线时的那种浩瀚之感。人,同样也是这样,拥有一片心海,我们或许在别人的话语中徘徊惆怅,或许被自己的内心所困,不敢迈出求索的步伐,但只要沉下心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就会清晰地看见人生又一个入口——通向更高处。  相似文献   

10.
简单     
“简单”,看了这两个字,你也许会想:你也太幼稚了,这世间的事岂是一个“简单”了得。但一切的一切,你也不能想得太复杂了,用一颗简单的心去面对,你会感到真诚,感到充实,这难道不是很好吗? 其实,爱恨情仇有时只在一念之间,看你能否以一颗简单的心去面对。  相似文献   

11.
鱼说:“我流泪了,你看不见我的泪水,因为我在水中。”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水,因为,你在我心中。”鱼儿喜自由,爱幻想。瓶子冷漠而无情。鱼儿喜欢挥动她的尾鳍自由自在地在水里嬉戏,而瓶子却冷漠地注视着世界的一切。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理由     
听过一个故事:在一个大花园里有一间小屋子,屋子里住着一个盲人。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料花园,虽然他的眼睛看不见,却把花园伺弄得很好。一年四季,花园里总是一片姹紫嫣红。一个过路人非常惊奇地观赏着漂亮的花园,不解地问盲人:“你这样做为的是什么?你根本就看不见这些美丽的花呀!”盲人笑了,说:“我可以告诉你四个理由:第一,我喜欢园艺工作;第二,我可以抚摩我的花;第三,我可以闻到它们的香味;至于第四个理由,则是因为你!”我多么欣赏这种从容美妙的作答——按照心灵的指引,我微笑地做了;让双手生出眸子,我温柔地看了;感谢风送来花的体香,我陶醉地闻了;庆幸有你这样的陌生人路过,我娓娓地说了。我除了没有带来自己的目光,其余一切都齐备了。你能不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呢?你的理由能不能美化一个原本空虚寂寞的园子呢?写下来吧!告诉我们你小小的心对生命的独特理解。让我们“心灵唱盘”的第一圈荡出你美丽的心声!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我的视线越来越模糊。也许,等不到明天,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我将永远生活在茫茫黑夜……”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最早把黑夜和女性联系起来的是《易经》。《易经》称“一阴一阳为之道”,白天是阳,黑夜是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黑夜和女性就是在“阴”这一层面上连接在了一起。到了八十年代,女诗人翟永明更是在女性主义意义上挖掘二的关系,她把那首《女人》组诗的序言部分命名为“黑夜意识”,以此呼唤女人自觉的独立的主体意识。池莉虽然没有在作品中刻意描写黑夜和女人,她笔下的黑夜和女人的关系也没有成为翟永明的“黑夜意识”的积极脚注,因此,我们不能随意用女性主义的理论进行涵盖,但是,在当代女性主义语境下对池莉小说中黑夜里的女性形象表现出的较为复杂的思想意蕴进行解读,实在是别有一番滋味。概括起来,池莉笔下的“黑夜意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没有阳光,万物无法生长;没有爱,孩子的精神人格无法发育成长。从古人的“爱人者人恒爱之”到现在的“只有善行才会为你带来声誉”可以看出,有一颗善良友爱的心一直是人们所推崇的。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爱心”教育则是一个小学班主任教书育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熊宝宝然然不想上幼儿园,晚上睡觉时,它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了,我要和你在一起。”妈妈说:“乖孩子,妈妈要上班,你应该去上幼儿园,这样才可以学到许多本领的,知道吗?”可是,然然怎么也睡不着,心里想:天亮了,妈妈就要送我去幼儿园,只有黑夜,才可以和妈妈在一起。哎,如果总是黑夜,那该有多好啊。我可以不上幼儿园了。  相似文献   

17.
美女与丑女     
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可以做的事情太多,所以应该把“美”和“丑”的外形视作无关紧要的部分。老天是非常公平的,它可能给你一张很丑的脸,附着一颗很美的心;当然,它也可能给你一张很美的脸,附着一颗很丑的心。不管你长得是美或是丑,都无损于你一生的幸福,最主要的是在于你对待生活的态度。有时美女之所以被遗弃或玩弄,完全是因为她不能把握自己;而丑女之所以被人轻薄或岐视,也完全因为她自己不能独立。其实,一个人“美莫美于知足,愁莫愁于自贬”,快乐与痛苦的情绪往往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美女最怕自我作贱,丑女更别自惭形秽。然而,世间这…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校招生》2002,(7):45-49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事情发生,不管是好事坏事还是大事小事,只要看看当天的报纸、电视和网上消息,或听听当天的广播,你就可以把事情知道个清清楚楚,无论这事发生在大洋州还是非洲,也不管是发生在白天还是黑夜。你可以在第一时间目睹“9.11”世贸大厦倒塌的全过程,也可以感受世界级每一场比赛给你带来的激情,即使你不在现场。但这恰恰是值得我们惊叹的地方,惊叹于现代新闻传播业的发达程度,惊叹于它能通过声音、画面或文字及时准确地把现场一幕幕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感觉到这一切就在你的身边。为了使考生对新闻传播业有进一步的了解,了解其专业情况,本期我们特别向考生介绍“新闻传播类”的各个专业。  相似文献   

19.
“瞎子点灯——自费烛”这句歇后语几乎是家喻户晓。我也一直以为是这样。可后来读了一则很有哲理的故事,我才认识到自己的肤浅和狭隘。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一个漆黑夜晚,一个苦行僧走到一个村落中。他看见一盏晕黄的灯正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起来。苦行僧走近才发现是瞎子在挑灯。他百思不得其解:盲人挑灯,岂不可笑?僧人于是问:“施主,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为何挑一盏灯?”瞎子说:“黑夜里如果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如我一样是‘瞎子’,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原来你是为别人啊?”“不,我是为自己!”“为自己?”“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诗人往往寄情于物、托物言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歌境界。当客观外物打上了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烙印后,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的事物,而是投射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象”是客观物象,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含蓄蕴藉之美和意象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朱光潜先生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把握了诗歌的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灵魂。但是意象不等同于客观外物,在古典诗歌中,最普通的小草、古树、大雁、杜鹃都有着“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如何才能由“象”得“意”,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启想象之门,找到“物”与“心”,“象”与“意”的关系,在想象的世界里画出诗歌意象,构筑出诗歌所描写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在由“象”到“意”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