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为加快高一新生相互了解,我利用课前时间让学生就姓名、性格、爱好、特长等方面做自我介绍。起初,我只是觉得他们的口语表达不太准确、流利,并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身上没有优点”之类的说法频频传入我的耳中。什么,没有优点?世上还有没有优点的人?“下一次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优点。”可没想到,有的学生竟故意避开“优点”这一话题,有的学生说“真的没有优点,我身上能有什么优点?”脸上表现出一副难为情的样子。期中考试前,自我介绍勉勉强强进行了一轮。期中复习的时候,我告诉学生期中考试后进行课…  相似文献   

2.
石瑛 《中学教学参考》2009,(20):136-137
每年到了初三的第二学期,复习成为课堂的主宰.“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全面提高,综合运用;同时,复习又可以弥补学生平时学习中的漏缺环节.然而,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正如学生说的“重复昨天的故事”,再加上陈旧单调的“练习一讲授一模拟考试”的复习模式,学生自然心生烦闷倦怠,课堂也常常出现“教师启而不发,学生懒而不答”的死气沉沉的尴尬之境.怎样打破复习课堂气氛沉闷之坚冰,让复习课也能精彩纷呈,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结合本人教学工作实际,下面谈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3.
上课时间到了,上堂课地理老师就宣布这节课要考试,铃声的晌起让我停下了手里转动的笔。这两天在朋友的生日聚会上玩得很是尽兴,也就把考试的事儿给忘了,我没有复习。“算了吧,既来之则安之。”我心想。老师把试卷分发下来,我看着一道道熟悉的题目却又不知从何下手……  相似文献   

4.
邢瑾 《湖北教育》2001,(9):36-37
毕业复习是小学阶段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特点是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压力大。怎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又如何让“复习课”成为“旧瓶装新酒”,让学生“喝”起来有“味”,学起来乐此不疲呢?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其中有一个“多”与“少”的辩证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说到复习课,我们很多老师都会想到“炒冷饭”,想到“题海战术”。其实复习,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教师应运用各种策略,让学生从单调的重复中解放出来,让复习之花同样赏心悦目、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6.
妈妈     
星期六上午,军找了个理由溜出了门,说是同学们要在一起复习。妈妈说:“你可以让他们到我们家来呀,我保证会为你们准备一顿丰盛的中餐。”军说:“人家不稀罕!”妈妈不解,问:“为什么?”军说:“不稀罕就是不稀罕,哪来那么多为什么!”军现在忒烦老妈,说话就免不了恶声恶气。  相似文献   

7.
(一)“开会靠总结。学习靠复习。”这句话似乎道出了复习在学习中的意义,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尤其如此。曾经有人指出当前的数学复习课中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哪“三多三少”呢?  相似文献   

8.
张凤俊 《教书育人》2002,(24):40-41
一、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每到期末考试,总有学生说,“某某课我一学期也没怎么去听,考试前借了份笔记背了三天,考试得了八十多分,也不比他们天天上课的同学差”。我们且不论这门课教师讲得如何,这位同学“背背笔记就考八十多分”的“经验”却值得我们对现行的考试模式进行认真反思。据了解,象这种考试前背笔记就能得个好分数的情况,在高校里是很常见的,也绝不仅仅是一、二门课程有此类情况,特别是经济类、管理类课程,这种情况较多。有些理工类课程,甚至那些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靠死记硬背过关的现象也存在。因此,我…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学生要考试,考试前要停课复习,似为“天经地义”之事。但学生“怕考试、厌复习”,又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既“怕”为何又“厌”呢?寻其原因有三:一是复习课课型、教法单一;二是复习课教与学的信息传递渠道与形式单一,往往为一方灌、一方背的单一流程;三是学生所处的地位单一。考试,学生是被考对象;复习,他们又被拖着鼻子,疲于应付。复习内容已不新鲜,学生又不能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对之生“厌”,不正是常情吗?  相似文献   

10.
《编辑学》这门课份量重,难度大,专业性强,可以说是新闻专业课最难的一门课。因为它实际包含了“报纸编辑学”和“新闻评论学”两门学问,而且实践性特别强。如果大家没有大量练习做基础,就不能切实掌握本课程要求大家掌握的一系列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所以大家复习时,要把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做为重点。 考试是对大家情况的综合检验。组织这门课考试的指导思想是理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重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课可能是目前所有课程中最为“尴尬”的一门课程,说其“尴尬”是因为它本身承载着重大的使命——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为他们今后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奠定坚实基础。但因其课程设置及很多教师缺乏教育技巧使得思想这门课成为学生最头痛也最不愿意学习的一门课,所以它目前的地位确实非常尴尬,尤其是初一的思想政治课又是非考试科目,在当前这个升学竞争到了白热化的教育现状面前显得更加无力。那么,怎样让思想政治课走出“尴尬”,让它承载的使命能够很好地完成呢?在长期的教学中我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现结合初一思想品德课谈一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美国学生     
美国中学的试卷也太容易了.到美国后,我考了代数、三角函数、物理、化学四门课,除了化学96分以外,其余都考了100分,都在班上排第一,而且第二名与我相距甚远.他们确实不擅长考试,但是,他们也有他们的长处.今天就被我看到了,让我开始敬佩美国学生.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生     
美国中学的试卷也太容易了。到美国后,我考了代数、三角函数、物理、化学四门课,除了化学96分以外,其余都考了100分,都在班上排第一,而且第二名与我相距甚远。他们确实不擅长考试,但是,他们也有他们的长处。今天就被我看到了,让我开始敬佩美国学生。  相似文献   

14.
曾听过一节英语复习课,大概环节是:“复习单词——复习短语词组——重点句型——语法讲解——课后补充作业。”整堂课就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偶尔教师提问几个学生,整堂课的气氛较为沉闷。下课后,我调查几个学生,让他们对这堂复习课发表看法。有的说:“这些内容我们基本已掌握,不必再浪费这么多的时间来复习。”有的说:“虽然是复习得很详细,但我们仍不知道在讲什么。”……学生的回答无疑给我们教师敲响了警钟。那么,如何上好英语复习课呢?就我自身的教学体会,在此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关于数学复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冬生 《江苏教育》2007,(10):26-27
曾经有人指出当前的数学复习课中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说得还是有道理的。哪“三多三少”呢? 1.追求认知目标多.着眼发展性目标少。总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都快考试了,哪有时间让你去探究、去创新,好好听老师讲就行了。  相似文献   

16.
钱蔚 《江西教育》2022,(43):27-30
<正>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这一单元的复习课时,我们要经常思考这些问题:复习什么?怎么复习?为什么这么复习?复习课的打开方式绝不是“炒冷饭”,更不是“题海战”。如何让学生透过复习这扇窗看到一个全新的数学世界,真正体验复习的价值呢?伴着这样的思考,笔者谈谈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复习课的前思后想。  相似文献   

17.
微机课,老师拿了一张纸,笑盈盈地走进教室,向全班同学宣布:“两个月前我们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成绩出来了!”啊,同学们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争先恐后地去看。我也急着冲了过去。一开始我看花了眼,看成了71分,心想,不对吧,只得了这点分?再看了一遍,终于看清了,是76分。虽然只多了5分,但心情总算稍稍平静了些。为啥?小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难度有多大?我想,这个分数当是“高分”啊!正偷着乐,突然,“曲丽颖考了94分!”不知哪个同学大叫了一声。我一愣,赶忙再挤着去瞧,哦,看清了,果真是这样。啊!曲丽颖同学可真棒,我…  相似文献   

18.
在我近几年教学过程中发现好多同学在自考复习过程中对数据结构导论这门课有些不知从何下手,往往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掌握不了重点。下面我就根据我多年讲授和辅导这门课的经验,为正在忙碌复习当中的考生,提供一点复习思路,以便能顺利通过考试。  相似文献   

19.
罗杰 《中学教学参考》2011,(17):128-128
"复习课不好上!"是许多教师常常不自觉发出的感慨。科学课作为一门较新的学科,其本身的特殊性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如何避免复习课变成枯燥、单调的"炒冷饭"、"题海战"?怎样组织有效的复习课课堂教学,让复习课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让师生共同享受复习课的乐趣并获取良好的复习效果?作为九年级的科学教师,笔者有以下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复习呢?复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做题、然后老师讲题,新课程倡导探究获知,对于初中数学复习课亦不能外.本文就初中数学复习课实施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作用的发挥谈几点看法.一、课前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复习课也是如此.那么,我们在复习教学课前要做哪些准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