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那么您是否知道从唐诗中不仅能学到很多的文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学到不少的地理知识,“细读唐诗几遍,地理知识自见”,也许能从以下的例子中得到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认为,凝聚着文采精华的古典诗歌是最美丽的文字,而这种美又是通过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审美范围畴——“味”来体现的。钟嵘视诗味为“诗道之极”,司空图认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怎样让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提高审美品味,真真切切地感受那些优秀诗篇的美味呢?我点拨学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唐诗代表着我国诗歌的最高成就,在唐诗这篇中华民族辉煌的乐章中,体现了强烈的人文性,并且蕴涵着思想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对唐诗鉴赏的本身就是在进行审美。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更要挖掘唐诗中的美,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4.
随着语教育观念的日益改变,学教育越来越被提到了重要的层次上来。从新的高中《语》(试验本)来看,学类作品已占了全部作品的70%以上。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学形象,品味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学作品”成为了现在语教学的重要问题。而真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和中学语言教学实践两方面探讨了古典诗歌鉴赏中的审美情趣问题。  相似文献   

6.
唐代佛教兴盛.大量寺庙因此兴建有山就有庙,有庙必有钟,许多诗人陶醉在山水之间.忘情于寺庙之内.于是描写“钟声”的诗歌也就大量出现.形成了一类“咏钟诗”。  相似文献   

7.
审美情思的培养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意义重大。在教学中,应积极贯彻落实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美感因素,积极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从细读深研、梳理分析;抓住要素、关注性格;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领悟意蕴、升华人格等四个方面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思。  相似文献   

8.
语言鉴赏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也可以说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真本领。谁具有这项基本功和真本领,谁就可望把语文教好;谁不具备这项基本功和真本领,语文教学定难获得成功。因此,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扎扎实实训练这项基本功,认认真真学会这项真本领。  相似文献   

9.
模糊数字在唐诗中的艺术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模糊语言,一首好诗总是意蕴深长,境界开阔,诗的物象与意象是完美有机统一的。诗歌作为生活的反映,是一种含蓄的美,中国诗歌不同西方诗歌大概也在这一点上。中国诗歌内容含蓄语言模糊,然而却意在笔端,味在其中。诗中大量运用模糊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其是一个模糊的金字塔。在这模糊的金字塔中,模糊数字犹若一朵奇葩;这种现象在中国诗歌的典盛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中选人的散文大师的名篇是散文中的精品。这些有思想有情趣有文采的名篇佳作,具有诱人的魅力和美育的意义。但是,接受美学告诉我们,一部作品的真正完成在于读者的阅读,同样,散文的美也只有在审美鉴赏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选入现行教材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不仅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而且思想内容健康,语言文字规范,适合教学,体现了新教材编写和修订的指导思想。在现行教材中,每一册上都有一定数量的书法作品,这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暗示。在围绕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特质所固有的怡情  相似文献   

12.
陈爱东 《新课程研究》2009,(7):126-126,136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应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鉴赏不仅要在聆听中加强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而且要通过联想与想象去丰富作品的内涵。在这里,语言媒介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将起着展示欣赏主体的审美成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鲁培丽 《湖南教育》2004,(13):26-26
一、风格:语言的整体把握1.把握风格迥异的诗词作品“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等诗词名句,虽然作者不同,时代不同,但是“雄健豪放”的风格是共同的。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今宵酒醒何  相似文献   

14.
唐代诗歌和音乐水乳交融;诗歌本身具有格律化、音乐性、具有韵律的美;入诗的乐器多种多样;诗歌和音乐也相互促进和结合;诗人描绘音乐的手段和效果非常独特。  相似文献   

15.
16.
刘本成  李冰 《现代语文》2006,(4):104-104
古诗词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了解古人生活、听取古人心声、探得古人脉搏、与古人进行心灵交流的重要手段。古诗词的鉴赏是一个由外至里、由浅入深、由粗渐精的无尽过程,在赏析中,能使我们开拓视野,扩展知识,提高修养。  相似文献   

17.
18.
19.
唐诗有“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闻旧时常以此句试画工,众工竞于花卉上装点春色,皆不中选。唯一人于危亭缥缈、绿杨隐映之处,画一美妇人凭栏而立,众工遂服。此可谓善体诗人之意矣。画工尚能从唐诗中体会到美感,有文人却不懂得怎样去鉴赏美,且看两则文坛趣事。  相似文献   

20.
唐诗有“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闻旧时常以此句试画工,众工竞于花卉上装点春色,皆不中选。唯一人于危亭缥缈、绿杨隐映之处,画一美妇人凭栏而立,众工遂服。此可谓善体诗人之意矣。画工尚能从唐诗中体会到美感,有文人却不懂得怎样去鉴赏美,且看两则文坛趣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