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咣当一声千年圣人被推翻寥寥数语满座论敌皆无言——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上回说到哈维出版了《心血运动论》,发现了血液循环,名噪欧洲。突然有一不速之客登上门来,质问:哈维静脉、动脉相通有何解剖根据?这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课中的实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的实验;一类是让学生积累事实的实验;一类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这就说明了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中,自然实验教学必须营造“探索--转化--创造”的学习氛围,锻炼学生发现、创意、表达、交往的技能.  相似文献   

3.
从学生探究的角度出发,小学自然中的实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的实验;第二类是让学生积累事实的实验;第三类是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例如《毛细现象》、《渗透现象》等课的实验就是这三类实验的范例。俗话说:“眼观百遍,不如  相似文献   

4.
从学生探究的角度出发,小学自然中的实验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的实验;一类是让学生积累事实的实验;另一类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例如苏科版第八册《毛细现象》、《渗透现象》等课的实验,就是这三类实验的范例。俗话说:“眼观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课中的实验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的实验 ;一类是让学生积累事实的实验 ;一类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 ,这就说明了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中 ,自然实验教学必须营造“探索———转化———创造”的学习氛围 ,锻炼学生发现、创意、表达、交往的技能。1 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应该注重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 ,在自然实验教学中 ,我们应该把实验方案的设计留给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的自由 ,有想象的空间 ,有选择的能力。例如 :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 ,学生为了研究空气…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从学生探究的角度出发,小学科学中的实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的实验;第二类是让学生积累事实的实验;第三类是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俗话说:"眼观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动手实验这一教学手段,符合儿童喜欢自己动手摆弄、尝试  相似文献   

7.
爷爷的宝贝     
这就是典型的开门见山式的开头哟。一开始就点题,把描写的对象摆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知道这篇文章要写的是什么。爷爷的宝贝是一只青蛙,它的名字叫哈维。我非常喜欢哈维。所以,我央求爷爷让哈维与我一起住一个月。爷爷同意了。可是,爸爸妈妈不乐意了。最后,在我向他们承诺绝不会让哈维出现在餐  相似文献   

8.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又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第三学段 ( 7~ 9年级 )目标“解决问题”第一条就是 :“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明确提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生的“再创造”活动 ,才能纳入认知结构中 ,才可能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 .这对数学教育真正走进新课程、有效实施可操作性研究并为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方向 :问题从何而来 ?引导学生设计出来 !可千百年来 ,中国学生“学答”能力的不断提高 ,却掩盖了让人们震惊的问题 :我们的学生不会发现问题 ,被教成了没有问…  相似文献   

10.
实验,特别是探索性或研究性的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充分挖掘教材、吃透实验(包括学生实验与小实验)内容与要求,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实验的基础上,针对实际问题巧妙地设计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就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呆板、照本宣科地“讲实验”,甚至让学生机械“背实验”的状况,就能为学生创设一种“让我用实验来研究”的情境,促使其创新能力在自主进行的探  相似文献   

11.
现行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二册第26页第一道习题是: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建议的: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挑选出一样长的小棒;然后再让学生用4根小棒摆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长方形。在教学实践中,这道习题的设计会对一年级学生产生以下负面作用:一、不利于学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有四条边课堂教学中,当老师问“正方形有几条边”时,学生会回答“正方形有4条边”,这是正确的;可当老师问“长方形有几条边”时,学生会回答“长方形有6条边”,这就是错误的了。细细品味,何以如此?根源就在于老师让学生用…  相似文献   

12.
“发现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它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以“小科学家,小发明家”的身份,沿着老师精心设计的一条“再发现”的道路去“发现”并获得知识,发现法倡导人布鲁纳认为它可以产生两个效用。一是“愉快”,即能使学生在发现中产生“兴奋感”从“化意外和复杂性为可预料和简单性”的行动中获得理智的满足。因此发现学习是比较生动活泼的。二是“迁移”能力的提高。这是指学生从发现学习中能获得这样一种能力,这个能力表现为在他遇到类似的但未学习过的问题时:其思维过程将大大缩短,即举一反三能力加强。为了检验布鲁纳的这些看法,我校的数学老师在初一的两个平行班级的数学课中进行了两次实验,初步获得了一些结果。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下面较详细地介绍这两次实验。  相似文献   

13.
巧改水槽     
《金鱼》一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做在鱼嘴前滴红水的实验,让学生发现红水被金鱼吞进去又从鳃里排出来的现象,以此来验证“金鱼在水中嘴和腮一张一合的,不是在喝水而是在用鳃呼吸”这一猜想。  相似文献   

14.
李瑞 《广东教育》2009,(12):47-48
用“手”做物理实验,既方便,又可增添乐趣.在物理教学中,只要教师细心挖掘,会发现很多物理知识、规律可通过“手”来演示,这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整理一些实例,展示用“手”做实验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新疆民族地区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如汉族地区主要是语言问题.哈维“实验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初中阶段直接用汉语讲授数学课,由于数学教师汉语水平低,哈维学生汉语基础弱,导致数学水平低于民族班.高中阶段用汉语教授数学课效果很好.实验班数学课程的模式应为:小学用母语授课及汉语为第二语言,初中阶段用汉语授课、民语解释,高中阶段用纯汉语直接授课.  相似文献   

16.
从学生探究的角度出发,小学自然中的实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的实验;第二类是让学生积累事实的实验;第三类是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例如《毛细现象》、《渗透现象》等课的实验就是这三类实验的范例。俗话说:“眼观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动手实验这一教学手段,符合儿童喜欢自己动手摆弄、尝试的心理特点,符合儿童需要经过动作思维感知建立具体形象才能进行抽象思维的认识发展规律。现代的创造教学观也认为,获得科学结论的过程比结论本身更为重要。这是一种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着本质区别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其实,实验的过程既是学生参与探究自然事物的过程,也是思维的外显过程。因此,在自然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无疑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途径。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相似文献   

17.
当霍格华兹魔法学校的学生们骑着飞天扫帚在空中转来转去,读者们想到的是“神奇的魔法”,而美国中学教师莎琳·哈维蓝德却想到了空气动力学;当看到邓布利多教授动动他的手指就能让灯都亮起来,哈维蓝德想到的是要如何阐释遥感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8.
17世纪时的英国学者哈维,用毕生炽烈的热情执著地追求真理,最终创立了血液循环学说,从而推翻了在欧洲医学界长期占有统治地位的盖伦心血运动论。缘于这一杰出的贡献,哈维被后人誉为“近代生理学之父”。哈维,1578年出生于英国一个富商之家。大商人对儿子的成才...  相似文献   

19.
在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三节“物质的比热容”中,教材安排了测量比热容的学生实验,实验器材是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比较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所用的加热时间。通过比较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让学生发现不同物质的容热本领不同,从而引人比热容的概念来反映物质的这一特性。能否做好该实验是学生能否理解比热容这一概念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的课堂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去自己判断、选择、研究、发现和理解。下面,笔者就自己对中学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谈谈体会。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可创设一个实验情境: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用实验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