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翻译理论,它为翻译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而汉语典籍英译一直是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以翻译目的论为依据,以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为例,解析汉语典籍英译的目的,进行以目的论为视角的汉语典籍英译方法初探。  相似文献   

2.
由于汉语本身的特点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中国典籍的与众不同。本文主要以《论语》的英译为例,讨论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典籍汉译英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3.
4.
夏春鸽  武娜 《海外英语》2013,(15):152-153
《庄子》作为中国经典名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金圣叹赞誉为"天下第一奇书"。自19世纪末其英译本问世以来,现已有20多种译本。该文选取著名学者汪榕培教授的英译本进行分析;强调典籍英译应该重视:词汇增译法,阐释法,灵活多样法和风格神似法。  相似文献   

5.
《庄子》作为中国经典名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金圣叹赞誉为“天下第一奇书”。自19世纪末其英译本问世以来,现已有20多种译本。该文选取著名学者汪榕培教授的英译本进行分析;强调典籍英译应该重视:词汇增译法,阐释法,灵活多样法和风格神似法。  相似文献   

6.
典籍是各民族创造的文明和文化的精髓,典籍的翻译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国际间的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文化图式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英译为例来探讨中国典籍英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白琳 《现代英语》2023,(16):87-90
文章从《金匮要略》全书方药中的计量单位入手,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将其分为标准度量衡单位、非标准度量衡单位和特殊计量单位三类,结合阮继源、罗希文和李照国三个译本,对比分析了三个英译本计量单位的翻译策略的异同。研究发现,罗译本和李译本大多采用音译和直译的方法,保留了中医典籍中计量单位的特色;阮译本则更加灵活,采用了意译、音译、音译加注、直译加注等多种英译方法,更为准确地传达了方药中计量单位的意义。此外,文章还探讨了计量单位在中医典籍的翻译方法,有利于完善中医典籍翻译研究,为其他中医典籍的翻译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语篇是语言系统中最高级别的单位,而衔接是组成语篇的语义关系的手段,指称又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诗词作为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汉诗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含蓄,汉诗词为了意境的塑造往往会省略人称,而英语诗歌为了追求真实的美会运用大量的人称指称。从语篇衔接的角度探究在汉诗《月夜》英译过程中,译文人称的选取对意境传递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胡先兰 《考试周刊》2012,(63):31-32
衔接是语篇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随着语篇翻译的研究不断深入,衔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由于文化间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语篇衔接手段有同有异。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视角出发,分析衔接在汉译英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4,(A5):26-27
典籍英译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的重点,典籍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备受关注。林语堂翻译的汉语典籍《浮生六记》,在国内外影响较大,从文本分析的角度看,林语堂在英译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在语言逻辑调适、词语转换、追求艺术美等方面尤其突出,为其译文流畅自然、可读性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子涵 《海外英语》2020,(7):156-157,175
典籍英译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汪榕培在翻译《诗经》时,首次提出传神达意的典籍英译标准,传神要求译者关注文本的意境、风格、音韵、情感的等,达意要求译者关注字词、修辞、文化、目的等,并将两者视为一个统一体.该文阐释了传神达意的内涵并就汪榕培的《牡丹亭》译本,分析了其是如何实现传神达意这一翻译标准的.  相似文献   

12.
典籍英译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有效的文学翻译批评体系下,探寻我国典籍英译翻译批评标准对我国典籍英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我国典籍英译翻译批评标准不是唯一的,我国典籍英译事业将随着文学翻译批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语篇分析理论模式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对翻译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以语篇为翻译单位,重视衔接、连贯、文化语境与语篇结构等因素的作用,努力使原文语篇与译文语篇的整体语义对等。汉语文言言简意赅,深奥难懂,词句的意义难以确定,如果英译时囿于词句的对等将会形成生涩的英语,语篇翻译的引入将大大有益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本文拟从《孙子兵法》和《桃花源记》英译的一些实例,探讨语篇分析在文言文英译中的应用,以期对文言文英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典籍的文化经典特性使得英译时如何处理其中的文化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对《聊斋志异》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表明,不同译者对典籍英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显隐原则存在异同性,从中探究其制约性因素和倾向性规律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典籍英译理论和实践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对于语篇建构有重要的作用。以一直都颇受争议的庞德之译《长干行》为例,文章具体分析探讨了中诗英译中如何重构原诗的语篇连贯性,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语篇对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描述、个案研究、文献研究、互文参照等方法,对《九歌》的篇数等颇有争议的形制问题进行辨析,阐明《九歌》有九篇而并非十一篇,进而论证形制研究在典籍英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庄子》等中华典籍的英译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存在着严重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典籍英译的质量和"文化走出去"的效果.为了打破这一桎梏,必须探索出一条用中国理论指导典籍英译的新路径.根植于中国深厚文化土壤中的"隐秀说"揭示了文学的本质诗性特征,对诸如《庄子》等兼具"隐美"和"秀美"的文学典籍的英译从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上都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典籍翻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承载着对外传播的重要使命。《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代表作之一,对西方读者而言其描述了一个充斥着浓厚的异域文化与社会习俗的东方世界。《西游记》的英译,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典籍翻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语料。社会符号学理论以社会和文化为背景考察整个翻译过程,为翻译研究提供全方位的研究视角。本文以詹纳尔的《西游记》英译本为例,探讨译者如何有效采取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策略,从社会符号学视角出发做到指称意义的准确传递、言内意义的巧妙再现以及语用意义的忠实关照。  相似文献   

19.
辜鸿铭的《论语》英译体现了译者文化意图与译作本身的文化取向之间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而以往的译作批评对这一差异有所忽略,并存在以译者文化意图代替译作文化取向的疏漏。典籍外译的评价,既不能完全忽略译者的文化意图,更重要的是考察译作的文化取向,才可能得出恰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衔接是构成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篇章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翻译时,整体把握好语篇,注意两种语言之间衔接手段的转换,才能忠实再现原文,实现翻译的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