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静 《考试周刊》2014,(57):18-19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殿堂,也是文化传播的象牙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人文教育改革逐步推进。在我国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中,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技术外,也加强了对学生的人文理念的培养。大学语文作为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也是加强高校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平台。高校作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领域,有责任和义务加强人文理念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促进专业领域技能掌握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摆脱传统的闭锁状态,通过对"育人"的深刻理解,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理念,实现对学生的感化,即"成大事,先做人"。  相似文献   

2.
医学人才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生产力。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人才的身心健康、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越来越重要。心理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讨论积极心理学对医学院校心理育人的重要作用,基于心理育人实践经验,凝练“二五六”心理育人新模式,以助力进一步推广和实践,不断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育其形成积极心理品质,使其成为有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的卓越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3.
陆婷 《文教资料》2014,(3):81-82
资助重在育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最终指向是使人成才,其中就包含丰富的人文诉求。只有转变价值取向.改变思维方式,消除“刻板印象”,才能在资助育人工作的全过程中实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医学生人文素养"是医学生在医学实践中,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和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体现医学生个体的素养和品格。当今的医学教育却在强化"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中不知不觉弱化了培育"人文素养"教育的责任。而医学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且多半是需要扶助、关爱的病人。弱化了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养"环节,使医学生很注重专业的学习,忽略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导致护患关系恶化,也使医学护理工作偏离了关怀照顾的职业内涵。本文通过对190名医疗和护理专业的学生发放"医学生人文素养调查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通过对国内外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认知,提出了21世纪医学院校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黄美虹 《教师》2012,(10):92-92
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重在"传道",更重在"育人",使学生在做人方面能够"受益"和"解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才能让教学产生独特的魅力。本文探讨了人文关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魅力的几个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6.
龚荷诗 《科教导刊》2019,(10):21-22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基于辅导员的视角提出了医学人文教育新模式——"大医精诚"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程。此模式通过"演、论、行、思"四位一体的形式实施操作,以生为本,把学生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主人翁;融合发展,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知行合一,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把人文教育贯穿到医学教育的方方面面。新模式的创建为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新范例。  相似文献   

7.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医学事业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医学事业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世界医学教育的趋势、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对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医学院校应积极应对,真正确立“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大力开展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8.
人文情怀、科学精神的分离是教学中"授业"与"育人"割裂的必然结果。文科、理科学习过程都可以催生出人文与科学精神,这个催化的过程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树立"大教学观",坚持育人为本,有意识地促进文理的融合,为社会培育"全人"。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定位不清、重教轻育、素质教育知识化和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学习两张皮等问题,应采取以育领教,突出学生在自身人文素质养成中的主体性;从养求知,帮助学生优化和提升人文素质结构与品质;强化隐性素养,促使学生优秀人文品质的整体涌现;深化价值自觉,引领学生植根专业"化育成蝶"等对策,全面提高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教书者先强己,育人者先律己"。教师以育人为天职,要照亮别人,自己首先要有闪光点,要用行动去感染学生,时刻要求自己用健康向上的灵魂去净化育人环境。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相似文献   

11.
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而红色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其教育内容,也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高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重庆交通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不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新内涵,创新红色育人的新途径,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红色育人之路。  相似文献   

12.
把"医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进行整合,强化医学人文教育,是推进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同时,注重医学院校"前后期"的特点,推进医学人文教育"不断线"的可持续发展,着力培养医学生的自我教育、不断学习、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是推进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正逐步实现转变,育人的途径和方法也发生了转变,由共青团唱主角的"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明显增强,这就要求高校共青团在育人方面要有更大的作为。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是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政治要求。把育人作为高校共青团的中心任务来抓,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育人作用,更好地服务高等教育,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笔者认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必须抓好五个方面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根本前提,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高校育人“以人为本”,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高校育人“以人为本”必须抓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抓好思想道德教育这一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方医学院校自身特点,对大一、大二医学生开展地方特色的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引导医学生早期对医院、诊疗、病人、职业的认识;结果显示,此活动使学生对医生及医院、病人及病情、医生职业等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医学基础学习目的增强,同时促进了医德教育。因此,根据地方性医学院校的办学条件,尤其是教学医院教学资源紧张,学生服务于地方医院和社区医院的特点,这种形式的"早期临床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育人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高校已将原有的"三育人"扩充为"五育人",即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育人和活动育人,特别是在高校招生规模大扩张、校园大建设的背景下,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越显突出。  相似文献   

17.
实践育人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法,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高校"实践育人"理念是对中国传统"劳动教育观"、"知行统一"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分析这些传统文化渊源,对高校实践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八高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更应关注人文教育,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建设文化育人体系。为促进文化育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我们也应关注音乐美育,让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提升人文修养。本文根据高校人文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音乐美育融入高校文化育人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化"、"本本主义",以及高校"重教学、轻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单打独斗"的现状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作用,构建多维互动的育人机制,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教育工作有序进行的先决条件,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重视文化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实质是文化育人,让学生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在研究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以及文化育人在促进创新人才中所起作用的基础上,重点探索文化育人建设的内容与途径,通过"三个维度"、"三个领域"探析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路径,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