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学,是课程教学改革凸显“地方性”的重要体现.以“徽州文学”为例,从徽州文学的创作状况、主要类型、基本精神等方面论述徽州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另外徽州文学进入《大学语文》教学在内容设计方面可以通过凝练主题及根据特定主题选取地方文学的经典作品体现教学内容的鲜明主旨,同时通过相应的单元拓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2.
高等师范院校《大学语文》课的《论语》教学,应在相关内容的讲析中渗透孔子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传授。这是增强《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功能、提升《大学语文》的课程价值、补充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大学语文》的教学十分有益于理工科大学生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在引导学生进入我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宝库,学习和欣赏我国优秀文学珍品、提高语文水平、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可以启发学生汲取我民族固有的崇高而丰富的精神文明财富,以充实和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大学语文》的教学为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是一个当前学界热门的话题,本文试图为《大学语文》正名并分析《大学语文》教学的真正任务及教学改革的途径。文章认为《大学语文》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一门学科,而是一种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其他学科中的学问。它应该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因此,《大学语文》真正的教学任务是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审美品格的提升,是将文学回归到文学的一种教学。为此需要在教师、教材建设、国家的政策支持和高校管理层等多个层面来实现这个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5.
过去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为对中学语文"欠账"进行补课或补差,导致《大学语文》课备受冷落,现在将其定位为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有了一大进步,然而过分强调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和文学性,也是不妥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当定位为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大学语文》课应肩负三大方面的任务: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人文精神。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三文"即文字-文学-人文。  相似文献   

6.
段福德  李朋 《考试周刊》2013,(65):11-12
面对当下理科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严重缺乏的现实,《大学语文》教学承担改变这一现象的重要责任。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理科大学生文学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在充分利用好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学生阅读积累、写作的习惯,提高整个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素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7.
《应用写作》教学与《大学语文》教学有所不同,《大学语文》重在欣赏,学生听《大学语文》课不仅可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而且也能了解一些文学史上的逸闻趣事;《应用写作》重在实用性,其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不同文种的一些写作模式,属条条框框的内容,与《大学语文》比较起来,其枯燥程度不言而喻。另外,《大学语文》课上学生用耳多,动手少;而《应用写作》课上学生动手写作的机会非常之多,此种动手并非如计算机操作那样为学生所喜爱。所以,要上好《应用写作》课并非易事。那么怎样才能将这门枯燥的课讲得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让学生感兴趣呢?下面…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在选文上,无论何种标准,往往包括文言选文。为突出其教学特性,《大学语文》在教材编写以及教学方式上与突出知识性传授的中学教学模式有所不同,首先体现在教材的编写体例上,其次体现在教学目的上大学与中学也应当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好《大学语文》课──关于《大学语文》课教学方法的探讨孙先学全国文、法、理、工、农、医、师范、财经等各类大学,陆续开设《大学语文》课已经十余年了,这门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完成了传授语文知识的任务,而且让大学生们受到了我国的优秀文...  相似文献   

10.
《应用写作》教学与《大学语文》教学有所不同,《大学语文》重在欣赏,学生听《大学语文》课不仅可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而且也能了解一些文学史上的逸闻趣事;《应用写作》重在实用性,其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不同文种的一些写作模式,属条条框框的内容,与《大学语文》比较起来,其枯燥程度不言而喻。另外,《大学语文》课上学生用耳多,动手少;而《应用写作》课上学生动手写作的机会非常之多,此种动手并非如计算机操作那样为学生所喜爱。  相似文献   

11.
一、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分析首先,从《大学语文》的专业知识内容上看,传统的教学只注重传递明确知识,而轻视默会知识(tacitknowledge)的传授。默会知识最初是由Polany(i1967)提出的,是指智力行为的隐性基础,它与明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语文》教学一直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利用音乐与文学的相通性、一致性和互补性,将音乐手段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课堂的活力,也使课堂的功效得到更大限度发挥。  相似文献   

13.
苏莉,达斡尔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上海文学》《民族文学》《草原》《美文》《天涯》《文艺报》等报刊。有作品入选大学语文教材。出版散文集《旧屋》《天使降临的夏天》,小说集《仲夏夜之温凉时分》。曾获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内蒙古自治区“索龙嘎”文学奖等。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语文》课程已日趋边缘化,这与这门课程的设置形式、教学模式、考核方法都有密切关系。《大学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为顺应当前教育形势与社会和学生的需要,改《大学语文》为《高等国文》以突出“大学”的阶段性与“文”的质性并在教学中加以具体实施是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结合《大学语文》课程,就其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思考。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是强调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相结合的“大语文”,是具有鲜明基础性特点的开放性课程。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能力要求来设计岗位驱动和任务引导的互动教学模式,结合课内课外学习环境,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将《大学语文》课程融入学生整体学习、生活过程中,真正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年级基础课,成人高校文科各专业大都开设了《大学语文》,教材多借用“文学作品选讲”式的普通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但这种“文学作品选讲”式的大学语文课,是一种素质提高课,对语文能力训练不太合适,尤其使阅读和写作脱了节。笔者在给成人学生教学时,深感这样的《大学语文》教学并不适合他们。成人学生与普通高校青年学生学习特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学习的动机目的不同。普通高校青年学生从中学升入大学,学习目的并不明确,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需要哪些技能都较模糊,往往是为学习而学习;学习动机多…  相似文献   

17.
试论《大学语文》教改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质教育的推行旨在提高人自身素质,赋予人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与技能,也赋予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口头表达、写作等能力的培养。文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中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为此,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升大学生文学审美与欣赏的能力,培养个性全面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本文将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写作能力,融听、说、读、写、想于一体的人文素质培养三方面来讨论《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针对2013年2月上旬《名作欣赏》刊发的《什么是健康的语文生活》一文,深入思考了当前大学的语文生活。文章围绕大学语文生活的现状、母语地位、语文及文学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大学语文生活的理想境界等问题展开详细分析,对卞文关注的中学语文生活构成一种衔接或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