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丁勤 《老年教育》2006,(10):28-28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子女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有的是比谁对老人孝顺,而有的是比谁对老人不孝。(2)子女依赖心理。子女多了,相互之间产生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有些子女看到父母老了,病也多了,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反而还给自己带来许多经济、生活上的负担,进而嫌弃老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0年江苏省养老服务状况调查"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养老服务体系中子女角色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其结果表明,大部分子女能够完成养老中的责任和义务。子女角色的实现,其重要作用在于经济的赡养和精神的慰藉,在经济情况相当时,精神慰藉需要高于对经济的需求;同时,老人对子女帮助越多,子女越趋向采取更多的行为回报老人,老人与子女的互动频率与养老满意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中韩两国老人选择居住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年对中国城市烟台的老人和1997年对韩国大中小城市老人调查的数据,对中韩两国城市老人选择居住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韩国,老人与已婚子女同住的比宰很高,而在烟台,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比率却很低;中韩两国老人与子女分住的主要理由基本相同,而同住的理由则根本不同.韩国老人选择"同住是理所当然或家庭的风俗习惯"的比例最高,而烟台老人选择"同住是为了经济上、生活上帮助子女"的比例最高.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韩国城市的大多数老人仍以传统的方式来选择居住安排,另外很多韩国老人之所以与已婚子女同住是因为经济上不能自立,而烟台城市的大多数老人从生活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居住安排,许多老人之所以选择分住是因为大多数老人经济上能够自立、观念上不支持传统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4.
杨璐 《老年教育》2008,(6):26-27
第一,不要提前把自己的房子转到子女名下 一些老人出于种种考虑,把房屋提前转到子女名下。结果,有的子女拿到房产后便不像原来那样孝敬父母,有的甚至还将老人扫地出门。  相似文献   

5.
丁勤 《老年教育》2006,(8):26-27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不是比谁对老人孝顺,反而比谁对老人不孝。(2)依赖心理。子女多了,子女之间有某种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地说:“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有些子女看到父母老了,病也多了,不能帮助自己做事,反而给自己带来许多经济、生活上的负担,进而嫌弃老人。  相似文献   

6.
逢年过节或父母生日时,子女总想有份心意能送到老人的心坎里。可是,子女们费心买回家的,却不一定是老人喜欢的。年轻人通常会认为,钱对于极少出门的老人来说,差不  相似文献   

7.
程庆光 《老年教育》2010,(12):30-31
多代同居 与我们相邻的日本和韩国,很多年轻人结婚后,都是跟老人住在一起。尤其是日本,为了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还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子女照顾70岁以上的低收入老人,可以享受减税;照顾老人的子女为扩大老人活动空间而修建房子,可以得到低息贷款;卧床老人需要特殊设备,政府也会提供。  相似文献   

8.
苏州的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制度,鼓励子女多看望老人。制度实施之后,子女看望老人的次数明显增加。护理院的工作人员注意到了老人对孩子们无法割舍的思念,并且采取了巧妙的方法,吸引年轻人看望老人。就结果而言,这家护理院无疑是高明的。然而,这卓有成效的“措施”背后,隐藏着老人们凄凉的晚年。那些“积极地”看望老人子女的行为,就如上班打卡一样,似乎是利益驱使着他们去履行义务——尽孝的义务。由此观之,唤醒人们沉睡已久的孝心,传承孝道,是迫在眉睫的。  相似文献   

9.
有一首流行歌曲,歌名叫《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子女对老人的孝敬之心,也唱出了老人对子女的思念之情,还唱出了一类几何问题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对山东省滨州市A村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发现A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的现状在文娱活动参与、子女情感关怀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社区服务质量较低、子女情感关怀不足以及自身心理状况不同。为进一步满足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状况,需要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加强子女孝道文化以及调整自身生活心态。  相似文献   

11.
随迁老人是指与子女一起生活在城市而户籍在农村的老年群体。他们为了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从农村来到城市,或者从原来的城市来到另一个城市,面对这个陌生的城市,如何去适应异地的生活,融入新的环境,处理好家庭产生的矛盾,成为随迁老人在新的环境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随迁老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属于边缘群体,他们面临很多困难,却很无措,子女要多人沟通、多关心他们,社会要关注和关怀随迁老人。  相似文献   

12.
65岁的戴先生是某中学退休教师,穿着朴素、干净利落,待人彬彬有礼,说话和气。可他有个捡垃圾的“爱好”,却让子女和邻居头疼。据了解,老人每月的退休金5000多元,不算低,两个子女经济状况都不错。按理说,生活比较富足,不用老人出去捡垃圾,然而老人退休后却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城市出现了空巢老人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通过对芜湖市弋江区奥园社区空巢老人的分析,发现空巢老人在生活上缺乏照料、情感上缺少交流、精神上缺失关怀。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老人及子女自身的原因,也有经济水平影响的原因,还与外部社会环境有关。对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老人及其子女的思想教育、提升社区文化建设、完善社会制度建设,对空巢老人予以充分的关怀,帮助其发挥余热中实现人生价值,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5):194-195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到2050年,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1.08亿,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失能老年人将达到1亿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空巢老人"问题更值得人关注。当子女由于学习、工作、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问题,称为空巢综合征。患有空巢综合征的老人因为子女长期在外,没人照看,没人交流沟通,内心常常孤苦、郁闷、焦虑、食欲降低、睡眠减少,慢慢就发展成了抑郁症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探讨空巢老人心理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使更多的人了解关注空巢老人,传承孝道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有利于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空巢老人是指未养育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60岁以上的独自居住的老年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事实,空巢家庭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增加.本文以城市空巢老人的主要心理问题作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空巢老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最近,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制度。原本两个月看望一次老人的子女。在制度推行之后,开始积极地探访无人问津的父母。频繁看望老人的人数激增。一个普通的疗养院的数据,折射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人们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之后,就很少看望他们了,这固然与子女繁忙的工作有关,但更多的是因为孝文化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不少子女认为,老人退休后在家吃穿不愁,悠闲自得,不再需要什么了.其实,退休之后,老人从以前的关心单位转向关心家庭、关心自我了.以前他们不介意的事情现在会变得敏感起来,他们强烈地期待子女的尊重和心理安慰.  相似文献   

18.
一、一席话引起的思考多年没有回故乡的农村,去年春节回去住在堂弟家里.一夜长谈,堂弟详细讲了40多年来全村的变化,并深有感慨地谈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他说:“全村314户人家,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103人,有34人受到子女的妥善赡养,全家相处比较和睦,有36位老人,子女和儿媳不关心老人冷暖,虽然可以吃到饱饭,在物质上、精神上没有汁么照顾,老人很孤寂;有七位老人,被儿子、儿媳视为额外负担,受到歧视和虐待,有病不给医,不问饥寒,情景比较凄凉;有26位老人,自食其力,不愿同子女生活,分家另过日子.”  相似文献   

19.
在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弱化了以子女同住为特点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农村空巢老人难以达成对传统老年生活“儿孙满堂,四世同堂”的美好期待,加剧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出现。然而,目前学界就代际支持对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尚未达成一致,而农村空巢老人群体还面临着社会资源不足和代际支持不足的双重困境,更需要被关注。对此,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8年数据,对子女代际支持影响农村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进行实证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与子女的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后者影响作用更大。然而,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与生活照料支持显著负相关,在控制健康状况后仍旧显著。  相似文献   

20.
每每听到老人被子女遗弃的故事,便觉得揪心,老人养育了子女,反遭遗弃,确实是一件很可悲的事,而事实上,真正的症结也往往是在教育这一环节出现了偏差:对子女的百般宠爱,让孩子从小就认为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去纠正这一偏差,让孩子们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