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翻译是文学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讨论了四种类型的小说语言:对话、叙述、描写、评论.以及这四种不同的小说语言对小说翻译的影响,目的在于探讨小说的风格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2.
和很多现代小说一样,马尔克斯的《巨翅老人》充满了神话意识。它模拟了《圣经》中基督临世的神话模式。这种模拟暗含着一种反讽式的对话,即人话时代对神话时代的解构式对话。这一对话基建在苦弱的神和强大的人的不幸遭遇中,并昭示出现代人生的诸种荒诞性。荒诞性迫使我们来重新反思基督临世对于现代人的启示。《巨翅老人》的寓意则在于,通过对神的苦弱性的显示,来唤醒现代人对自身本质的深切认识,并由此衍生出对世界深切的分担意识与关爱意识。这才是世界应有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故事新编》文体文类的复杂性,与鲁迅自觉追求荒诞感的营造是分不开的。其荒诞感主要通过古今杂糅的时空塑造,否定式的小说情节、结构模式,“油滑”的笔法表现出来,我们从《起死》篇的个案分析中,可以见出荒诞书写的深层意蕴:对庄子“无是非观”思想的解构式审视;指刺现实并加以批判;对启蒙的反省和追问。  相似文献   

4.
课堂中师生对话的若干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作为一个语言事件的对话相比,课堂对话具有不平等性、弱对话性以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特殊性质;课堂对话呈现三元结构、既有显性目标又有隐性目标的结构特征.由此,可区分出三种比较普通的师生对话类型:苏格拉底式的对话;"独白式"对话;伪对话.  相似文献   

5.
鉴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艺理论界就“荒诞小说”中的荒诞审美类型划分问题的诸多不足,文章运用叙述学话语分析理论,立足于文本分析,将中国“荒诞小说”中的荒诞审美类型重新划分为:观念与技法的荒诞、条件性情境荒诞、本体性荒诞。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陆和香港两地的喜剧片在题材类型与风格基调上有异有同。类型之异主要表现为:战争喜剧和民工喜剧是体现内地特色的题材类型,警匪喜剧和合家欢式市井喜剧是港式传统喜剧类型的延续;风格之异主要体现在:大陆一批喜剧片染有“黑色幽默”“冷幽默”色调,香港喜剧片擅长无厘头恶搞。两者的差异与各自的历史政治背景、地域位置、文化观念等因素有关。同时两地均拍摄有轻喜剧与爆笑两种风格的都市爱情喜剧;都创作有喜中含悲的小人物“悲喜剧”;奇幻喜剧、穿越喜剧与“黑色”喜剧片等片种均传达出某种荒诞性审美特征。两者的相似处说明处于同一时代的港陆电影在创作者的交流合作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7.
《现实一种》是一部具有先锋实验色彩的荒诞小说,揭示了生命的虚无和荒诞、人性的扭曲和丑恶。小说的"荒诞"美学特征主要从三方面体现:从审美表现的内容来看,恐怖残忍的暴力和死亡书写是对社会秩序的有力颠覆;从审美关注的对象来看,个体与社会割裂开来,人与人之间只剩冷漠与互害;从审美表现的方法来看,"零度写作"、陌生化语言和对幻觉的有意书写正是对传统审美的鲜明反叛。  相似文献   

8.
重复作为刘震云小说的叙述模式,体现出作家对于人生荒诞感的认知。《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和《我不是潘金莲》是刘震云荒诞书写的代表作品,但小说人物存在符号化、简单化倾向和"想当然"意味,偏离了五四"人的文学"的传统。同时,小说结尾将主人公的悲剧置换为另一批人的喜剧,具有较为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降低了作品的思想启蒙力量。《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和《我不是潘金莲》两部小说体现出刘震云在运用西方文学资源本土化方面的不足之处,对于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荒诞”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也是卡夫卡小说最显著的特征。区别于其他荒诞文学的哲理表达,卡夫卡在小说创作中体现的荒诞感更多地与他的个人生活、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在表现手法上,他采用“变形”手法来凸现陌生感和隔离感.用漫画手法来凸现世界的无生命状态和机械性。  相似文献   

10.
《我弥留之际》中福克纳呈现了一个荒诞的世界里现代畸零人病态扭曲的心灵和现代家庭逐渐消亡的亲情。小说自出版以来广受好评,批评家们亦从多个方面对文本进行阐释。然而,作为一位实验主义先驱,福克纳在该小说中彰显和延伸荒诞感的艺术手法却鲜少有人关注。该文旨在从小说语言和写作手法所传递的荒诞感出发,深入分析其荒诞艺术及效果,意图为荒诞文学及福克纳作品研究提供新的理解思路。  相似文献   

11.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下实际交际过程中的运用与理解。小说中的对话翻译就是一种在特定情景中的间接交际语,译者从人物对话中获取相关信息再将其传递给译文读者。小说对话翻译的好坏,不仅影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而且影响读者能否顺利阅读等等。所以在翻译小说对话的过程中,译者要结合原文语境,正确推理并理解会话含义及原作者意图,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恰当的词汇进行原文信息的传递。通过《聊斋志异》的两个不同英译文本对话翻译的对比分析,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方面来阐释语用学在对话翻译活动中的作用,进而阐明语用学在对话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高中新教材中的小说可划分为人物小说、情节小说、心理小说和诗化小说四类.每类小说都有不同的特征,因此相应教学内容的确定也应不同.人物小说的教学主要抓住人物性格内涵;情节小说的教学应抓住跌宕起伏的小说情节;心理小说的教学应抓住荒诞与意识流;诗化小说的教学应抓住散文化的语言.根据小说的类别来确定小说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改善高中小说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阿尔比将两个身份地位悬殊极大的人物巧妙地运用语言构建和设置矛盾冲突,最终走向毁灭的剧情置于以动物园的故事为话题的交流和对话中,用荒诞的手法表现荒诞的存在,从而引出荒诞悲剧之后的根源在于人性生存的悲剧。本文本试图从荒诞表象入手寻找荒诞背后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4.
加缪的小说《局外人》是荒诞哲学思想的展示。该小说主人公莫尔索以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出对荒诞的彻悟,即对一切事情均采取一种超然态度的生活哲学。他凭借着对本真自我的追求与荒诞的社会抗争,造成了自己与社会的格格不入,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无法沟通。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悲剧命运的解说,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5.
东西小说创作体现出一种边缘化的叙事姿态,故事荒诞化的背后实际上是对人类生存困境和存在本质的关注。小说穿越表象直抵人类生存本质,在世俗的生存之痛中向往超越世俗的诗性理想,体现出一种存在主义哲学观。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放弃对生活终极意义的追求,认为宗教和科学都不能拯救世界;在文字表述上无连贯性,强调人类生存的困惑与荒诞。不过,它又象现代主义那样保持创造性、实验性和反传统性,在写作上采用一种拼贴画式的技巧。在后现代主义代表作《玻璃山》(Donald Barthelme著)中,作者通过一个攀爬玻璃山的实验性行为,揭示了小说的虚伪,用“语言游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现实的荒诞。  相似文献   

17.
《故事新编》体现了鲁迅存在主义的生存体验,小说渗透、张扬着荒诞感,它折射出了鲁迅晚年的思想和生命状态。它以"故"事"新"编的叙述方式和戏谑化的诗学语言形态,消解了上古神话英雄与文化圣贤的神性,以行为的悖谬性展现了世俗化的生存困境,昭示了"人"的神话的破灭。鲁迅借助写作救赎心灵危机,但更体验到心灵的虚无与绝望。  相似文献   

18.
巴赫金以语言为切入点,将社会现实生活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认为小说的语言是被社会现实生活化了的。实际上,他把小说等同为一种现实生活化的语言形式,认为小说具有杂语性和开放性两个特点。巴赫金小说本质理论体现了小说本质理论的一种发展趋向:追求开放中的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19.
游安军 《培训与研究》2006,23(12):111-113
数学课程内容表征包括内在表征和外在表征;内在表征主要有三种:逻辑式、心理式、教学式;外在表征主要包括数学语言、自然语言、文图结合等。数学课程内容的不同表征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教科书。课程内容表征多样化,包括外在表征的多样化,应该成为我国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时间性和空间性理论,采用语料库研究法,从时间性和空间性角度,研究汉英临时量词的时空性特质。研究发现:汉英临时量词都存在时空性特质,汉语两种语言的临时量词都体现出了比较鲜明的时空性特质,名词性临时量词主要表征了其所修饰事物的空间性,动词性临时量词主要体现了其修饰事物的时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