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仲裁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其相较于诉讼具有快捷性、高效性的特点。仲裁员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保持绝对的中立态度是仲裁公平、公正进行的基础。通过对仲裁员职业道德内容的介绍,探讨人性的利己性和我国熟人社会对仲裁员可能带来的影响,分析对仲裁员道德进行他律的必要性,提出从仲裁机构内部、仲裁协会、当事人三方面对仲裁员职业道德进行他律的具体措施,以维护仲裁的公平公正,更好地发挥其快捷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当前,社会公众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严格,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应明确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知、注意职业自律内化职业精神和培养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项涉及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共同行为,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宣传,加大政府统筹和投入的力度,确保政策和法规的真正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4.
仲裁员对于纠纷的解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仲裁制度的灵魂所在。仲裁的质量直接取决于仲裁员的素质。自1995年仲裁法实施以来,我国仲裁事业在近2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近年来仲裁员制度特别是仲裁员资格条件的缺陷及运行失范日渐凸显。问题主要表现在:品德条件难以被量化操作;立法用语模糊不清,聘任条款弹性过大,漏洞较大;法律规定可操作性差,留下诸多空白地带等三个方面。这些问题亟待改革与改善,可采取的措施为:在增加消极资格规定的基础上,适当放宽仲裁员的资格条件;制定具体的仲裁员职业操守规范。  相似文献   

5.
6.
侯玉华  曹美玉 《考试周刊》2015,(18):165-166
职业规范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通过课程方案、教学方案融入职业规范教育研究,准确找出专业课教学与职业规范教育的结合点,开展职业规范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合的实践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7.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永恒课题,也是社会关注学校教育的重要焦点。由于多方面的缘由,师德表现的实然与应然间仍存在着很大差距。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应遵循教书育人原则、乐教勤业原则、人格示范原则。这是对教育者行为的根本要求,是调节指导和评价教育者行为的基本道德标准。在树立师德楷模的同时,更应树立师德标兵集体,形成共同价值追求,以期获得“合作学习”式的集体荣誉效应。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科学性、有效性与教育性的保证,有赖于职业规范的制定与约束,如何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行为,确定其责任、权利和义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俄罗斯学校心理服务工作者的职业规范,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政策和利益相关方对职业素质的需要,使得职业素质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协同校内外两种力量,尤其要注重整合校内资源来确立职业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建立职业素质教育的组织体系、工作体系、资源体系和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要将职业素质教育的体系嵌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利用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走入第二课堂、进入应用环节等方式,固化、优化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对韩国职业技术教育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介绍了韩国政府基于面临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其价值品质将会形塑学生的价值品质。当前,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撑起当代师德建设的大旗,其中规范的客观性会遮蔽教师的主体性、规范的外在性会影响教育的实效性、评价标准聚焦于行为也会使师生交往僵化。鉴于规范与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应超越角色规定,向教师的人性致敬,凸显教师的自我意识,破除技术路线回归教师价值素养正道。而形成教师核心的价值素养,须在知与行的交融中坚持不懈地砥砺心性方才可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法治改革进程的发展,法律职业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法律职业及其共同体的参与和努力推进司法改革、实现法制现代化,已成为法律界的基本共识。法律共同体是在对于法律事业团体性的研究中,由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法学家等组成的法律职业群体。群体成员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没有疆域的法律事业共同体、解释共同体以及协作共同体。建立高度专业化的同一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师德规范的演进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古代教师非专业化时期师德规范的萌芽阶段;近代教师开始专业化时期师德规范的初肇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结束师德规范的重建努力与扭曲化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师德规范的正式建设与具体化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又呈现出师德规范建设的高潮。纵观我国师德规范演进的历程可以看到,虽然各个历史时期对师德有着一些共同的要求,但是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每一时期对师德的具体要求又有不同。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倡导,教师的师德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4.
新学期伊始,“减负”又一次成为热点。能否实现“减负”,真正考量的可能是教师在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自己的职业角色,也就是我们经常会讨论的“师德”。去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正式发布,这是自1984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面世以来的第三次修订。不妨让我们换个角度来诠释师德,来透视“减负”背后的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有关部门发布的与会议服务相关的服务规范标准明显增多,但会议服务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处于空白,会议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缺乏统一标准,不能适应会议服务产业发展的需求。四川省旅游投资集团对开发建立会议服务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的可行性做了认真研究,并做了许多探索性工作,为会议服务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的开发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之必要,体现于对高校教师普遍行为的制约,对高校教师个体行为的约束,对高校教师专业实践提供伦理支撑。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目标是培养"有德之师"。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是植根于教师专业伦理领域的,体现师德这种教师内在的精神价值追求,是从"全人"的角度赋予教师职业更深厚的道德内涵,以"是否是有德之人"的价值标准来判断教师的专业伦理实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法律职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现阶段基本形成了法律职业阶层,但尚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与现代法治要求相契合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已成为当代中国实现法治的关键。我们需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经验,着重从制度建设、思想观念培养等方面着手,构建一个完善的法律职业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经济交往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克己奉人,扶贫济弱,解危助困和警老爱幼,经济交往的内在关系对基本道德的要求和经济交往中道德匡正及道德调节的要求是确立经济交往道德基本规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普遍关注,但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整体构建的实践、探索还较少,研究成果比较零散。体系化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包括目标设定、基本内容、路径选择、运作机制和制度保障等五个方面。在实践过程中,应建立系统化、模块化、学分化、普及化的“四化”实施模式,并通过实施过程与结果评价,完善职业素质教育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工程人才培养大国,2016年6月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后,强化工程教育非技术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更加凸显。现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日趋规范化,对毕业生应达到的技术能力要求较为明确,但对毕业生应达到的非技术能力尚未形成具体的内容体系。研究以工程教育非技术能力中的职业规范为例,通过认证标准分析、文献资料梳理、专家访谈对职业规范进行多源表征,形成二级指标6项,三级指标23项,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构建工程教育非技术能力中职业规范三级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提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