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苌家拳,也称苌氏武技,是明末清初发源于河南汜水的一个“以气统拳、形气合一”的新型拳种。在河南与少林拳、太极拳并称为三大名拳,在全国与形意拳、八卦掌并称为五大名拳。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被列为河南省级和国家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在《香港恳谈会上的主题演讲》中指出“苌家拳正大醇厚,一招致胜,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1994年11月4日,河南荥阳苌家拳研究会在该拳发源地荥阳举行了成立大会。 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原汜水县(今属荥阳市)人苌乃周先生,集众家之长,创立苌家拳派。二百余年来,名手辈出,其博大精深的理论、独树一帜的套路以及养生、技击价值,受到了历代武林人士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河南三大拳派之一。  相似文献   

3.
苌家拳     
苌家拳,又称苌门拳,苌家锤,由清朝乾隆年间原汜水县苌乃周先生所创。 苌乃周先生,字洛臣,号肫诚氏。以其文士而好武,人送“儒拳师”雅号。行三,又名苌三宅。出身书香世家,自幼醉心武术,抛弃富贵功名,致力于武术事业,综百家之长,潜心研究,力开生面,独树一帜,创立苌家拳派。因其极富文采,故能将演练所得整理成书,著有《中气论》、《二十四字拳谱》、《三十六枪谱》、《猿猴棒谱》、《春秋刀谱》、《青龙出海拳谱》等书。  相似文献   

4.
陈增志  陈万里 《精武》2006,(7):23-23
苌家拳是中国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为中国名拳之一,其内容丰富, 文武并重,形气合一,刚柔相济,技法独特,是中华武术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其创始人苌乃周(1724年-1783 年)先生,字洛臣,河南汜水(今属荥阳市)苌村人,自幼博学,苦习搏击之术。后潜心周易,洞彻阴阳起伏之理,创拳  相似文献   

5.
武术学理作为武术运动最为重要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武术学术研究的核心.苌家拳的学理体系无论技法、还是内炼讲求"气的重要性",传统太极拳的学理体系则讲求"舍自从人"及"一气贯通".通过古籍查阅可看出二者拳理精点诸多贯通之出.  相似文献   

6.
武术古籍文献是前人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是现代武术继承与发展所依靠的基础。《苌氏武技书》是近代武术学者徐震把清朝乾隆时期河南汜水人苌乃周所撰著的《培养中气论》和《武备参考》进行整理、编辑而成的一本武术专著,《苌氏武技书》内容之丰富、论理之独特,具有很高的武术研究价值,是最早、最系统地论述拳法为何要进行内外兼修及如何进行"形气合炼"的拳学文献。  相似文献   

7.
苌氏武技又名苌家拳,它以“中气论”为拳术理论核心;太极拳理则是以“太极拳论”为拳术理论核心。从表面看两类拳种完全不同,然而其立论的思想似乎存在着某种微妙的相通关系,根本上是一致的。在有关“精、气、神”的论述;关于精密内功修炼的方法论;关于拳套练习的次序与要求等方面,都共同关注中气修炼,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保有拳术本来的面貌,才是武术练习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苌氏武技书》的拳学成就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苌氏武技书》首重“中气”之研炼,具体论述了拳技与“中气”内外兼修、形气合炼之学理与方法,具有很高的拳学成就。其学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培养中气”为主导的拳学理论以及以“二十四字”单字含义为特点的独创拳法上。  相似文献   

9.
'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中原武术文化技冠天下,德播神州。'中原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原儿女在长期生活中积累和创造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中国的几个著名拳术如少林拳、太极拳、苌家拳、六合拳均始创于河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29个武术拳种中,在河南流行的就多达40余种。河南武术、少林功夫、太极拳已成为文...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注重中气的培养,以气统拳,强调形气合一;初学莫合炼气,先将身法步眼比清;武德修养等几个层面,对苌氏武技的武学思想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刘连洋 《精武》2005,(7):38-40
《少林衣钵真传》是一本与《纪效新书》、《苌氏武技书》一样,对我国传统武术有着深远影响的古谱著作。只是由于近代形意、太极等流派的兴盛,而该谱义仅流传于螳螂门中,所以研究者极少:因笔者喜欢对螳螂拳史、拳理、拳功的研究,所以对该谱多有涉猎,以下为笔者一愚之见,希望能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精武》2009,(9)
一、音像部分林欣主讲示范系列:洪拳铁线拳76元/双;洪拳单弓伏虎拳38元/单;侠家拳内修八式与基本功法76元/双;侠家拳小罗汉拳38元/单,林欣演示广东洪拳和咏春拳系列:桥功44元/双;撞打拳及技击56元/双;虎鹤双形拳44元/双;工字伏虎拳44元/双;罗汉伏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东江龙形拳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东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形拳在始创、发展和普及的过程中,广泛吸取了各派各家拳术精华,集合多家武术之长,最终形成了以攻击见长,独具特色的拳术。目前关于东江龙形拳源流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简单的文字阐述,系统性地进行学术探讨的研究比较少。该文拟以地方志、新闻报道、实地考察记录为中心方式,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考证近代以来龙形拳的发展流变历史,以此为今后推进龙形拳的研究发展抛砖引玉,从而为东江龙形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方 《精武》2009,(6):23-23
阎志高先师传下的揉筋开胯法——“燕双飞”是导引之术,源于《苌氏武技书》“二十四拳”之第六式“双飞燕子”.乃阎圣道字拳四十法的技击之道,不知是哪位前辈将其易为导引法门,目的是:“常揉两腿根之筋骨核,则筋脉渐长”也。李涵虚先师言:“按摩导引术,易遇而难成。金丹大道法,难遇而易行?”其实,真的行之有效的导引术也很难遇到明师传授,从吕祖的“肘后飞金晶”、华陀的“五禽戏”到“灵剑子导引”,传世的引导术太多了.虽说强身祛病的效果也有一些,可是又有谁真能修炼到地仙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王焯 《精武》2008,(5):40-41
河南孟县有苌谓清者,本秀才,好习《易筋经》法,相传其法为岳武穆所遗也,健习之颇精,力能属铁。大镞钉长尺许,错置三指间,指一拗,已曲如钩。友或戏之曰:“案头石砚颇厚,今欲碎此砚,毋令案动摇。当饮君酒。”苌答曰:“此酒不易得饮。”以手微抚砚,案未动砚已碎,以故苌闻名四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六合八法拳的来源与发展过程,旨在展现三大内家拳的技击和养生健身作用,认为传承和发展六合八法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对湘西孙家拳传承的文化背景进行研究,探讨影响湘西孙家拳发展的诸多原因,提出孙家拳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精武》2010,(2)
一、音像部分DVD秦氏站桩(李鸿义)18元/单碟林欣主讲示范系列:洪拳铁线拳76元/双;洪拳单弓伏虎拳38元/单;侠家拳内修八式与基本功法76元/双;侠家拳小罗汉拳38元/单林欣演示咏春拳:桥功44元/双;撞打拳及技击56元/双;虎鹤双形拳44元/双;工字伏虎拳44元/双;罗汉伏虎拳28元;十三桩手28元;小练头28元;膀桥28元.DVD形意拳(孙绪)…160元/六碟鞭杆(陈盛甫)13元/单;鞭杆15元/单山西形意拳由张希贵示范:鸡形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汉市蔡甸区杨氏洪门拳所处的生态环境进行实际调查研究,梳理了杨氏洪门拳的主要内容和动作特点。同时从政治、信息、社会、教育等环境因素对杨氏洪门拳进行分析,概括了杨氏洪门拳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杨氏洪门拳的资金、配套设施、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六合八法拳作为内家拳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六合八法拳的起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已有的材料进行了梳理,并对现有的多种起源说法进行了分析与评述。认为六合八法拳为后人创编而伪托宋代陈抟老祖,吸取太极、形意、八卦等拳的特点不断发展而形成独特的地方性内家拳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