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与文化》2009,(5):17-17
“烂醉如泥”是形容一个人喝酒喝得大醉的样子。人们望文生义,以为“泥”就是一堆烂泥,一摊稀泥。人喝醉了,像一堆烂泥一样扶不起来,倒也挺形象的。可是,此“泥”非彼“泥”,“烂醉如泥”的“泥”不是一堆烂泥,而是一种去子。  相似文献   

2.
多余指定原则在专利侵权诉讼的司法实践中得以适用,其典型案例莫过于周林频谱仪一案中的音乐伴奏被确定为多余的技术特征,最早被北京的法院采用。作为一项有中国特色的专利侵权判定体系的原则,一经问世,对其评价毁誉参半。而我国目前有关专利的法律、行政法规,却从来没有对多余指定原则进行过规定,专家学者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继2001年9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其《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明确提出适用多余指定原则后,似乎赞成多余指定原则的声音得到了加强,尤其是北京法院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该意见必然给其他有管辖权的法院带来深刻影响。2003年7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解决方案草稿》(征求意见稿),其中第32条也规定了多余指定原则,但在随后的《关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会议讨论稿”中,又将关于多余指定原则的第71条放在该稿的最后部分,并注明“本条文仅供讨论参考”。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对是否适用多余指定原则“举棋不定”。最高人民法院在2005年审理的一个专利侵权纠纷案中指出“本院不赞成轻率地适用所谓‘多余指定原则’”。虽然这样的表态出现在个案中,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多余指定原则在我国专利侵权判定原则体系的历史使命正面临终结,不过,有关多余指定原则的争论还将会继续下去,并不因为最高法院的表态而平息。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人格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教师的实际工作和实际地位看,现实的教师不是要求以“专家”形象而是要求以“公仆”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人民教师担负的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教人先教己”。没有渊博的知识是难以培养出多才的学生的,同样,  相似文献   

4.
阿爽 《今日科苑》2006,(1):57-57
因为体内胆固醇堆积过多而引发各种疾病的现代人为数不少。但是如何才能够帮助自己“消耗”掉多余的胆固醇呢?现在来看看美国专家给我们提供的这份健康食单。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  相似文献   

5.
李军 《金秋科苑》2010,(20):67-67
文盲厉害,足球盲更厉害,职业化搞成金钱化,联赛胜负就是钱,除了钱其他都是多余的,根本背离了足球比赛的内涵和人文精神。中国足协掌门人阎世铎借引黑格尔“恶推动社会进步”一语承认:搞足球的人每天如坐针毡,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浮躁的情绪已经把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搞得像个危机四伏的火山。  相似文献   

6.
淡泊     
爱因斯坦是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在他成名以前,一个朋友见他衣冠不整地在林荫道上散步、就关心地对他说:“爱因斯坦先生,您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爱因斯坦笑着说:“没关系,反正这里的人都不认识我。”在他成名以后,这个朋友又一次碰上趿着拖鞋散步的大科学家,就又上前说道:“爱因斯坦先生,您现在是大科学家了,现在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了。”“没关系,反正这里的人都知道我。”爱因期坦如此回答道。  相似文献   

7.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女性悲惨的命运引起了很多作家的关注。因为“五四”思想革命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民主意识,是尊重生命主体意识的自由观念、个性解放观念。而“五四”人的发现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于女性的发现。在《骆驼祥子》中老舍通过“虎妞”形象,一方面表现出对封建伦理意识对人性压抑的抨击,但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作者老舍先生对于这种悍妇女性形象的反感,从而进一步看出老舍先生创作主体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8.
刘静秋  雷玉梅 《科教文汇》2007,(12S):171-171
二十世纪世界文坛最具个性的作家海明威,他笔下的“硬汉形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他从最初的速写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主人公涅克——“硬汉形象”的雏形逐步发展,直至《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硬汉形象”才得到最终的完善。“硬汉形象”即在面对困难、厄运时,表现出一种“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相似文献   

9.
在?白鹿原?这部描写渭河平原半个世纪风云变幻的史诗著作中,男权统治之下,无论是封建势力的帮凶白赵氏、红颜薄命的白嘉轩丧妻们,或是时代变革的牺牲品冷大小姐还是死在政治漩涡的进步女性白灵,悲剧性都是她们人生的重要组成。田小娥这一女性形象是?白鹿原?中刻画最成功也是一直备受争议的。作者按照“人原本的形象”展现田小娥的“传奇一生”,大胆追求平等自由未果,以悲情的狂欢向封建文化进行挑战。其形象的悲剧色彩以及对女性解放的方法道路都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I0016-I0017
[导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自闭症儿童及青少年的大脑内存在过多“突触”。一旦用药物消除这些多余突触,实验动物自闭症行为便可有所改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自闭症儿童及青少年的大脑内存在过多“突触”,一旦用药物消除这些多余突触,实验动物自闭症行为便可有所改善。这一发现有助于探索治疗自闭症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想象力是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通常所谓的形象思维。演员的天职是创造真实、鲜明、优美和活生生的有着独特性格特征的人物艺术形象。一个优秀的演员,总会找到自己过渡到角色的那座桥梁和通道的。如何让剧作家笔下的文学形象---对演员来说是陌生的形象变成自己熟悉的人物,怎样才能使“演员”过渡到“角色”;如何使自己象角色一样在规定情境中生活,并使心中的  相似文献   

12.
提起钟点工,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身穿围裙的家政服务员的“蓝领”形象。而所谓的“白领”和“蓝领”,无非是区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一种标志而已,可是眼下这些新型的钟点工在工作性质和模式上的转变,渐渐模糊了传统意义上“蓝领”和“白领”的界线。  相似文献   

13.
王健 《中国科技信息》2008,(10):225-226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形象直接关系到护理服务质量。树立护士新形象,“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满意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本文就如何培养和训练护士的基本功,塑造护士的形象美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一旦掌握了形象思维学,会不会用它来掀起又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呢?这是颇值得玩味的一个设想。”钱学森一、形象、形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方法的含义(一)形象所谓形象是指引起注意并激发人的思想感情的具体形态和生活图景。以反映事物水平不同为依据,形象分为视觉形象、实践形象和观念形象。视觉形象又称为再现形象,是指通过视觉感知而在人脑中再现的形象。如感知的熊猫在大脑中再现的熊猫形象。实践形象是指通过实践活动创建的物质形态反映在人脑中的形象。如万里长城的形象是实践活动创建的宏伟工程反映在人脑中的实践形象。观念形象…  相似文献   

15.
余夫 《百科知识》2011,(21):47-48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能行有性生殖的动物,其卵子不经受精便能孵化,并单独发育成子代,这生殖方式就叫做“孤雌生殖”,也叫“单性生殖”。在这些物种中,雄性似乎是多余的,或者它们是退化的,或者就根本没有雄性。  相似文献   

16.
杨曙晨 《科教文汇》2009,(29):245-246
古希腊人独特的神观是神与人“同形同性论”.他们不仅认为神的形象、性格与人相似,还认为神人关系亲密无间。这种神观受到了古希腊历史观,以及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爱平 《世界发明》2003,26(6):16-18
“愿景”是未来学家创造的一个名词。未来学家是一群白日也做梦的人,他们的梦是对于未来的想象。他们希望自己的梦境如同美国百老汇的情景剧那样,形象生动鲜明,情节细腻感人,于是杜撰了“愿景”这个词来表达这个愿望。情景剧是戏剧家对社会现实的抽象映射和虚拟表达,而“愿景”则是未来学家对于社会未来状况的抽象映射和虚拟表达。  相似文献   

18.
和陈丹第一次会面,是在“2005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的颁奖典礼上。大胡子的形象给人感觉很老成,其实那年陈丹不过40岁。当然,在此之前,他的名字已经和“中国LOGO第一人”连在一起了,很多知名大企业的标志都足出于他的设计。采访这天是周末下午,陈丹把自己的时问安排得很紧,上午去中国美术馆看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刚回来。  相似文献   

19.
玩电脑的人见不得好东西,见到好东西就往硬盘里塞,撑得硬盘涨鼓鼓的,使硬盘得了“肥胖症”。于是乎电脑的运行速度越来越慢,性能失去稳定,甚至间歇性“休克”。这时,你就应该给硬盘减一减“肥”了。这里的“油脂”就是硬盘中多余的没用的文件。电脑使用的年龄越长,垃圾文件就越多,硬盘中的垃圾文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无用的备份文件。备份文件有主动备份和被动备份两种。对主动备份文件要及时  相似文献   

20.
苏会艳  杨充 《科教文汇》2009,(27):249-250
日本作家有岛武郎的代表作《一个女人》被认为是近代文学纪念碑式的名作。女主人公叶子的悲剧命运与几位男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粗犷阳刚却自私冷酷的情人仓地和宽容仁慈却虚伪自私的未婚夫木村一步步将她引到了万劫不复的凄惨境地之中。马丁·布伯说:“只有在生动的关联中,才能直接认识人所持有的本性。”本文尝试以其“我—你”、“我—它”关系理论分析《一个女人》中的两个主要的男性形象,以更好地把握叶子这一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