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甘做红烛     
世人都把教师比作红烛,都为红烛的牺牲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而拘一捧清泪,也为红烛的点点星光撒播出人类的知识与智慧而颂扬高歌。一直以来,许多教师正是以红烛精神为依托,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一支支红烛。多少教师积劳成疾而含泪走下讲坛,  相似文献   

2.
从认识论角度批判韦伯价值中立原则是不可能彻底的,因为价值中立的真正前提不是事实与价值的分野,而是韦伯关于诸神大战的特殊价值论观念。施特劳斯以此切入,他认为在承认诸神大战理念的前提下,韦伯的道德冲动将导致非道德的虚无主义,而拒绝牺牲理性的初衷又将导致理性的彻底牺牲。其根源则在于:韦伯的现代科学观念和道德冲动使得他无法恰当地理解理性与启示的根本冲突,后科学的诸神大战成了教条式理性追问的终点,最终导致理性的价值丧失了其根基。要克服这一困境,只有回到前哲学的诸神大战世界,原初意义上的哲学生活才能得到恰当理解,理性的价值才能获得重新奠基。  相似文献   

3.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期间,千百万中华儿女为拯救祖国、捍卫民族利益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有的是在血火纷飞的战场上,英勇地倒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有的是在环境险恶的隐蔽战线,默默无闻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 我这里介绍的是这样一位烈士:至今还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名实姓,也不知道他的家乡在何方,他为反法西斯战争建立和保卫第三国际北平电台而默默地牺牲了,但至今也无人为他申请烈士身份,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事迹。他,暂时我还是称呼他曾经使用过的名字——“汪青成”吧! 1945年7月21日深夜,随着一阵狗吠声,一群日本兵从松鹤庵26号后院轻轻跳墙而入,捅开窗纸,见一位年轻人朝南而坐,头戴耳机,两手不停地忙碌着。发报机发出轻轻的“嘀——嘀嘀”声。也许是他太聚精会神,没有听见声响;也许是他明知已有敌人来临,但发报的内容太重要了,他不惜牺牲自己。直到日本兵破门而入,他才镇静地站起来,面无惧色。  相似文献   

4.
“夸父追日”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神话传说,夸父是其部族的首领和神巫,夸父族是华夏族团的一支。“夸父追日”实为春社求雨,神巫夸父被曝而死之事的演变。夸父部族-人类的利益而献身。透过这个传说,可看出上古先民的生活、信仰和文化、思维状况及上古巫者为公众利益而大无畏牺牲的精神,夸父是人类崇高精神的不朽象征。  相似文献   

5.
早在来中国之前,中国父母为孩子所做的牺牲就已经深深地震撼了我。我结识了一位中国女士,为了能给女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移民加拿大,她的先生则留在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我有一位朋友曾离开妻儿到中国学习,可仅仅两周之后,他就决定打好行李回美国了。他不能忍受隔着整个太平洋思念家人之苦。等我来到中国之后,所见所闻更让我对中国父母的牺牲精神惊叹不已。有个朋友刚买了新房正在装修,我问他打算怎么处理旧房,他毫不犹豫地说:“留给儿子。”我瞠目结舌地看着他那年仅3岁的小宝贝,心想:天哪,他什么时候才会用到啊!  相似文献   

6.
荣格认为,作为一名艺术家,他为了完成一个艰巨任务——负荷并体现人类下意识的心灵生活,他有时候必须牺牲自己的幸福,牺牲一切使得人生对于寻常的人值得活下去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促进学生作为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理应围绕学生的充分的自由发展来展开。但是,“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它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特...  相似文献   

8.
一位老同学告诉我,她离婚了。说起原因觉得很可笑,忍受不了老公抽烟!据她讲,婚前丈夫这个嗜好并不突出,只是有人敬烟时偶尔吸两口。而现在,可好,尤其是单位不景气,有时晚上他几乎是一支接一支地抽。自己落下个咳嗽痰多的毛病不说,家里人也跟着倒霉。在一次又一次争吵、夺烟过后,夫妻生活走到了头。俗话说,抽烟容易戒掉难。夫妻双方既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就要学会彼此容忍。有本事的太太,不妨尝试一下温柔地改造对方。办法一:隔离污染法。老公烟痛上来了,不妨和气地把他“赶”到阳台上去,开开窗,关上门。他过了痛,家人也…  相似文献   

9.
鲁迅“逃离”他的“家”,却是为了更好地经营这个“家”;他苦心经营这个“家”,却被撵出这个“家”!这前后的遭际,我们完全有理由以其人之论反照其人之身:他维护这个家庭的时候,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候,他被逐出家门的时候,是“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候。造成如此尴尬的原因是强烈的负罪意识,忘我的牺牲精神,无法排解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期,宋国有位狙公[狙(ju):猕猴,狙公:养猕猴的人,]养了一只猴子,他每天早晨给猴子4支橡子(一种猴子的食物),猴子十分高兴地吃了,到了晚上,再给它3支,猴子就大吵大闹,可他每天也只有这几支橡子,于是他改为早上给3支,晚上给4支.  相似文献   

11.
临颍战役是1927年5月武汉北伐军在河南击败奉军的一次决战,也是北伐战争中最激烈的一次恶战.这次战役北伐军牺牲了一万四千人,共产党员所牺牲的为数不少,战绩十分显著.其中,尤以蒋先云在浴血奋战中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精神最为突出.他在战斗中先后三次负伤而不下火线,为革命英勇献身,他的英雄事迹,是对青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蒋先云,湖南新田县人,1902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在他未出世前,他的  相似文献   

12.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恶的态度是复杂的,一方面认为恶毕竟是恶,应该揭露,应该很快消灭;另一方面认为恶是一种精神体验,可以使人的生活道路丰富起来。他认为善与恶是并存于世的,他相信人是能够变得美好而幸福的,为了达到善,人们要有基督的仁爱宽容恕和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3.
我读了2月25日的中国青年报,英雄少年刘文学同志,为了保卫公社财产与敌人搏斗英勇牺牲的事迹,使我深受感动。刘文学同志,他是正在欣欣向荣地开放着的祖国的花朵,他在党的培育下成长,为保卫党的利益牺牲,他值得我们永远地记念和学习。他是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4.
张承志在他有着浓郁少数民族风情和虔诚的宗教意味的文本中,瞬间之美、异端之美和牺牲之美在命定的悲剧中被着力地渲染和推崇,他以其稍纵即逝的瞬间之美抗拒着我们的愚钝警醒着我们的麻木,以其激烈的异端之美拒斥着现世的庸常和污浊,以其激昂的牺牲之美抗拒着时代的冷漠和生存的盲目与苟活。这无疑构成了一种精神召唤,一种文化抵抗,使之成为八九十年代启蒙话语中的一面美的旗帜。  相似文献   

15.
丁玲同志在《关于左联的片断回忆》中说:“除了文章,我想还应该有图画。我请求鲁迅先生支持,他叫我到他家去挑选。这是我和鲁迅来往的开始。我选了一张木刻,就是凯绥·珂勒惠支的《牺牲》,内容是一个母亲将自己的孩子交出去,这是为纪念柔石而选的。这幅画,刊登在《北斗》创刊号。”(《新文学史料》一九八○年第一期)。《辽宁师院学报》一九八○年第四期,发表了宗谌同志的《木刻<牺牲>是寄给<北斗>的吗?》,作了分析考证,认为木刻《牺牲》为丁玲所选接近事实。我对丁、宗二文,却不以为然。写出些意见和丁、宗两同志讨论,并求教于鲁迅研究专家们。  相似文献   

16.
放寒假了,他从山水明媚的南京跋涉千里回到哈尔滨。在夜深人静时才赶到自己温暖的家。急匆匆地支起笔记本电脑,得知了这次的稿子仍然未过终审。他狠狠地捶了一下整整半年没有碰过的书架。从最上面掉下来厚厚一包读者来信,还有几本曾经当作宝贝的《中学生博览》。 在2012年的冬天,他写的是皇帝和娘娘的故事,末尾总有一个人非死即伤。而在...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场战役的最后几天,也是最关键的几天。有一位将军受命在天黑之前拿下一个高地。他率领部队向高地发起了进攻。无数次地冲锋,都被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最后一次冲锋,所有的战士都牺牲了,他自  相似文献   

18.
看过这样一幅漫画:一个人,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缓慢而艰难地行进在人生路上。渐渐地,他的体力有些不支。他心想:这个十字架实在是太沉重了,这样背着它,得走到何年何月啊?于是,他拿出刀,将十字架砍掉了一截。  相似文献   

19.
值不值     
在一次战斗中,当士兵吉姆看见自己的好伙伴在战场上倒下时,恐惧占据了他的心。他被困在战壕中,炮火连天,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他问中尉,自己能否到战壕之间的“无人区”去把他的伙伴救回来。“你可以去,”中尉说,“但是我觉得不值得。你的朋友大概已经牺牲了,而且你自己可能也会送命。”中尉的话并没有影响吉姆,他还是去了。吉姆奇迹般地安全到达朋友的身边,把朋友背回战壕。在战壕里,军官检查了受伤的吉姆,看着吉姆已经牺牲了的朋友,说:“我告诉过你,这不值得。你的朋友牺牲了,而你也受了致命伤。”“尽管如此,长官,这是值得的。”吉姆说…  相似文献   

20.
希望     
希望是什么?是一支蜡烛。也许提到它的精神,人们会说一个很“俗”的品质:“牺牲自己,照亮别人!”大家也许并没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平常,人们总是觉得它很“没用”,随手一扬,扔到一边,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