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因此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开辟多种识字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增加识字量,为他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小学阶段识字教学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想让学生主动识字,掌握一定的自主识字方法,教师就应该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要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识字情境,  相似文献   

3.
章海莉 《考试周刊》2013,(59):54-54
识字是人们认识事物和阅读的基础,是小学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和主要任务。在这一阶段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培养识字能力,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相似文献   

4.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然而,由于汉字的结构复杂,儿童难以掌握,识字教学也就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进行有效的识字教学,笔者进行了以下探索。一、创设情境"趣"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  相似文献   

5.
正识字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石,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其他学科学习、发展综合能力的基础性保证。当前,识字教学的教学效率比较低下。《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就要让学生学得多、快、牢,学得高兴、轻松。本文试从以下几个观点,结合人教版《"红领巾"真好》一文的识字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浓厚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从而为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快乐识字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彭改秀 《甘肃教育》2014,(20):98-98
正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效果,一直都是教学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其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由此可见,识字教学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宽学生的识字途径,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多数是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而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则通过习作得来,对阅读和习作来说,学生的识字能力是重要前提,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多认少写",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多识字,利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并将其作为学生识字的主要素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学习经验,使学生掌握科学识字方法,将识字与运用结合起来,让识字教学更直观、形象。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将低年级识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为第一教学目标。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学习兴趣持续时间短。因此,要实现上述目标,在识字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充分引导学生识字。教师要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识字教学,使识字教学活起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培养对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自觉识字的好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兰波 《考试周刊》2013,(28):64-65
<正>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养成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沈阳 《甘肃教育》2014,(16):46-46
正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目的地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一、在比较联系中识字汉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相近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在比较中识字,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而言,识字是学习语文乃至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的语文教学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要注重教学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利用多种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因此,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寻找适合学生识字的教学规律,建立有效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美荣 《小学生》2012,(11):36-36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那么该如何将识字教学有声有色地进行呢?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一、玩一玩,在轻松中识字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  相似文献   

14.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识字教学呢?在低年级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5.
汉字教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是众多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因此,小学生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的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及愿望,形成学生自觉学习汉字的习惯。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标,挖掘教材,探讨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不断地去总结识字教学经验,进行优化识字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潜能,发挥多种识字教学手段,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对这一识字教学的方法。一、激趣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  相似文献   

17.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拓宽识字渠道,培养学生自主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识字愿望,充分地开发学生的识字潜能,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乐趣,从而使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18.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会学"。同时,要拓展识字资源,寓识字教学于生活实践中,逐步养成学生独立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则将大大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一、比较中识字——寓识字于生活情境中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小学识字教学要善于发现挖掘儿童身边"熟识"的语言物质材料,充分结合儿童身心规律培养的识字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措施指导识字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