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明代湖州闵、凌二氏是套版印刷的巨擘,在明末,两家刻印了大量套色书籍。但目前学术界对闵、凌套版印刷的研究深度还很不够,尤其是对 这些套版刻书家的具体考察几乎还未涉及。文章就五位著名的闵版刻书家的生平、著述、刻版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2.
套印本以多色取代历来刻印的单色,并有不同颜色的批评注,色彩斑斓,纸张洁白如玉,深受社会好评。陈继儒称雕版、活版及闵氏朱评为印刷史上的三变。谢肇涮则称,湖刻书剞厥之精者,不下宋版。总之,闵、凌的套版印刷,在中国印刷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武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一期发表曾之的《套版印刷起源考》一文.指出,目前有三种说法:一是辽代说,二是元代说,三是明末说.其实,套印的产生自应有其学术基础和技术基础.从这两方面考证,套印始于元代,成于明末.著作方式的多样化、评点的盛行是套印产生的学术基础.直到北宋,儒家经典仍是本经和注疏各自单行,到了南宋,为阅读方便,遂将本经与注疏合在一起,另外南宋还出现一种新的著作方式——评点.合刻经注和评点均需要在印刷时把正文与批点区分开来,而从唐代发明雕版印刷以来,用同一墨色印刷不同内容有诸多不便,于是套版印刷就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4.
论述中国古代版刻的外在形式特征,字形是其中一项最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要素,先师黄永年先生论版刻鉴别,首重字形差异,便是基于这一缘由.在以往的研究中,不管是从事雕版印刷技术史研究,还是做版刻鉴定,涉及字形辨析,重点都是在宋椠元刊,不大有人关注明代以后刊刻的书籍,尤其是对万历以后的刻本,通常不过是粗略划分为方体(或称匠体)与写刻两大类别而已.  相似文献   

5.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是以纸为载体抄写或印刷的中国古代图书.中国古籍印刷形式一般为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套版印刷三种,其装订形式一般卷轴装、册叶装、包背装、线装四种.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发明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国家。而套版印刷的出现则是印刷史上的第三次变革。把套版印刷同发明雕版、活字版相提并论的是明代人陈继儒,他写道:“自冯道以来,毋昭裔宰相,一变而为雕版;布衣毕升,再变而为活版;闵氏三变而为朱评”。所谓套版印刷,就是将每页书的不同内容(如正文与评注、圈点),分别刻在几块版式大小相同的木版上,每块木版各涂一种颜色,然后在同一纸面上分次印刷的一种印刷方法,用这种方法印出的书叫套印本。关于套版印刷术的起源,随着套版印刷品的不断被发现,而有不同的看法。一日闵齐伋说。清人俞越曾说:“明万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古代版画艺术的发源地,版画的出现远在世界各国之先.仅以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梓行时间刊记的版刻书籍插图--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扉画算起,也比欧洲版画的出现至少要早五百余年,而古代版画作品的丰富遗存,就是以书籍插图形式出现的.自唐至清,各个时代的版刻艺术家,为了适应不同书籍对图版类型的需要,以及大众不同的审美趣味,提高版刻插图的艺术欣赏价值,对它的版式、版型不断进行变革.古籍插图的异彩纷呈,与图版形式的多样化是分不开的.考察古籍插图的版式、版型的渊源流变,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版画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研究中国雕板印刷史、书籍插图史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江苏品牌图书工程”项目之一、著名版本目录学家瞿冕良(冠群)先生以82岁高龄完成修订的《中国古籍版刻辞典》(增订本)日前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版刻记录,从来只有零星材料,专门记载极难见到。《中国古籍版刻辞典》是瞿冕良先生历时20年编纂完成,1999年初版印行于世,曾获第四届国家辞书奖一等奖。此次出版的增订本是作者历时近10年,在原版本基础上,参考了大量海外汉学善本书志,对原稿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补充、完善,增订而成。  相似文献   

9.
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对于文化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印刷术由仿刻唐楷创造了书法优美的宋体(宋版字体).版刻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在文字规范的引导下,产生了匠体,一种机械整齐的字体,虽然出于刊刻的技术要求,却产生出版刻带来的别样审美意趣.明清以来好尚不同,俊秀雅致的长宋,威严稳重的扁宋,与手写软体各呈风采.仿宋体是匠体与软体结合的新体,方头体有篆刻背景,使得汉代铭刻体获得新生.印刷版刻字体是汉字形体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10.
小知识     
版刻 :图书制版的类型或印刷、复制的方法。包括木刻本、泥活字本、铜活字本、铅印本、石印本、珂罗本、静电复印本等。现代普通图书多是铅印本 ,一般不在版本项中反映。其他版刻形式如影印、油印等都要在版本项中予以反映。古籍线装书的版刻形式较为复杂 ,如以刊刻时期称“宋刊本”、“明刻本”、“清刻本”等 ;如以刻书人物称“×氏刊本”、“××家刻本”等。手抄本虽不属版刻范围 ,但在图书著录时 ,仍将它著录于版刻项目的位置。碑碣 :古代文字载体之一。凡述德、铭功、纪事、纂言之文 ,为垂于久远 ,乃刻之于石 ,以形制不多 ,方者称碑 ,…  相似文献   

11.
作者认为对版刻艺术美的赏鉴,尽管不是版本学的主流,但在该领域也应有其一席之地.文章在简述了赏鉴之风兴起的原因之后,对民国时期藏书家如张元济、傅增湘、陶湘、周叔弢、郑振铎的独特造诣作了概括式的评介,并认为书影的大量刊行是赏鉴之风兴起的一种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周绍良先生是当代收藏古籍的大家,旧藏中国古代小说、唱本等万余册,大部分已捐献天津市图书馆。五十年前,先生为保存资料,拍摄了古代小说版刻插图三十六种,约三百余帧,并撰有识语。经北京大学白化文、李鼎霞先生整理,已陆续在我刊发表,但部分识语因原稿残缺,尚付阙如,以至不断有读者来信查问版刻插图的出处和版本情况。近日周先生检点书箧,偶然发现了当年工作的记录,遂交由我刊发表,以释读者之疑。鉴于版刻插图部分已经发表,且当年的摄影效果不是很理想,此次发表予以省略。  相似文献   

13.
清代书坊刻书具有很强的商业性.为了吸引读者,获取经济利益,书商常常在书籍上刊登图书广告.这些广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反映了清代书商的商业经营活动,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是中国版刻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版刻艺术鉴赏在版本学领域争得一席之地,认为版本学在重视版本的内容价值之外,亦应关注它的形式美,从而进一步拓宽版本学的研究领域。版刻之美,或如秋叶之静美,或如春花之绚烂,既是雕版印刷工艺发展的见证,又是彼时彼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缩影,这从宋元明清(略及现代)版刻艺术粗略地回顾中可稍窥大概。  相似文献   

15.
王秋华 《兰台世界》2006,(20):50-51
韩国闵氏渊源于中国,始祖闵称道是孔子弟子闵损(子骞)的后代,宋朝以使臣身份东渡高丽,定居半岛,其后裔发达、势力雄厚。通过对中朝历史档案的研究,展示闵氏的渊源、家族的辉煌以及现在人口等状况。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记者张倩影)"江苏品牌图书工程"项目之一、著名版本目录学家瞿冕良(冠群)先生以82岁高龄完成修订的《中国古籍版刻辞典》(增订本)日前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版刻记录,从来只有零星材料,专门记载极难见到。《中国古籍版  相似文献   

17.
版刻印刷兴起之前,文献靠抄写流传,除作为个人宗教功德摹写经书者外,很少添註传抄年代和传抄人名氏。编制书目,但标示书名、卷数、著者,无须,也很难著出同一种书,不同传本的区别。北宋以来,版刻印刷大兴,一书不仅传本多,而且不同传递者可以有所标示。但由于品种仍归有限,当时著录书目,仍多按传统方式,所谓“版本目录”者,亦不过偶或标出版刻地区或主持单位。如,川本·监本。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的中国书史出版印刷史论著中,对于我国古代的私家刻书,向来评价不高,认为其不过是官刻的附庸。其实,只要我们把它放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考查,就会发现,这些私人刻书家的印刷出版活动是与他们的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的.这一点官刻似乎也有一些,坊刻就很少了。私人刻书家在搜集、整理、编辑、刻印古代典籍的过程中,同时开展了辑佚、校勘、辨伪、训诂、考据、研究版本、编纂目录以及著述和编辑丛书等一系列学术活动.建立并丰富了这些冶书之学。有的私人刻书家利用自己的财力,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发展了活字、套印、(?)版、拱花等印刷技术,还有的采用影刻、复刻、影钞等方式,保持古书善本的原貌。所以,中国古籍尽管屡遭厄运,历经劫难,仍然能较为完整和系统地保存和流传下来,历代私人刻书家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9.
鞠斐  王强 《图书馆论坛》2023,(10):126-138
在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驱动下,文章面向版刻古籍纺织图像开展知识图谱架构及检索功能设计研究,提出“图像-文献”二元本体框架结构,以及知识图谱关联和推理的检索优化、主题性检索功能设计和知识问答等模块设计,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图像知识,创新性推动古代纺织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为古代纺织领域研究群体提供智慧化知识服务平台,对数字图书馆版刻古籍图像展示的智能化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千顷堂书目》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编撰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总目》编撰过程中,其首先对《千顷堂书目》的部类设置进行评判,而后从图书撰者问题、成书年代、版刻情形进行批判式吸纳。或以之判断图书的撰者姓氏、履历、成书与版刻的重要依据,或据以考查某一图书的编纂及流传,或据以判断某作者著述的存佚。且《总目》对《千顷堂书目》失当之处,多能客观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