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对《甘肃日报》的少数民族报道进行框架分析,宏观再现该报勾勒出的少数民族媒介图景,并探究其背后的政治建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更科学地进行少数民族报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媒介在文本生产中总是在客观性和倾向性之间求得平衡,专业主义理念是保证报道客观性的圭臬.但政治上的保守性和对负面消息的偏爱又使它们更容易关注负面新闻。文章以《纽约时报》为例分析媒介文化的这种矛盾性对中国女性媒介形象的影响,发现媒介以复杂的态度呈现中国女性,一方面以客观的手法避免性别歧视,另一方面又由于存在着对异族女性的偏见及民族中心主义倾向而使人物呈现负面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王舜 《报刊之友》2013,(8):43-44
《南方日报》对清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报道内容以"民族文化"和"区域发展"为主,呈现差异再现与发展叙事的报道框架。在其报道中,政府是主要信源,清远少数民族被动地处于信息传播的末端,自上而下的传播影响了对清远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现实的建构,造成真实境况与媒介镜像的巨大差别,媒体的低度再现使少数民族地区仍处于媒介弱势。  相似文献   

4.
阜阳人的媒介形象再现——以《浙江在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探讨媒介对阜阳人的形象建构。以内容分析法统计浙江媒体中的"阜阳人"报道数量比例。研究发现,阜阳人在媒体中是以一种负面的形象被呈现出来的,强横霸道、冷酷无情是"阜阳人"的主要形象。  相似文献   

5.
传媒所建构的农民工形象影响着城市居民对该群体的文化认同和接纳,京沪穗六家报纸的文本分析表明,六种再现类型易于使农民工被他者化、边缘化,易于强化城市居民的刻板印象,促生群体歧视反应。  相似文献   

6.
《南方日报》对清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报道内容以“民族文化”和“区域发展”为主,呈现差异再现与发展叙事的报道框架。在其报道中,政府是主要信源,清远少数民族被动地处于信息传播的末端,自上而下的传播影响了对清远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现实的建构,造成真实境况与媒介镜像的巨大差别,媒体的低度再现使少数民族地区仍处于媒介弱势。  相似文献   

7.
薛倩 《新闻世界》2011,(7):196-197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陕西日报》2003至2010年来有关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从报道版次、选用体裁、报道题材、报道立场等方面考察《陕西日报》农民工报道的特征。研究发现报道数量显著增加,报道体裁多样化,在对农民工形象建构方面发挥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但多从政府的视角审视农民工现状,忽视了农民工自身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以《人民日报》1949—2020年关于图书馆的新闻报道为材料,运用话语分析与语料库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工具WordSmith Tools 7.0对相关新闻报道进行主题词、搭配词以及词簇分析。研究发现,70年来图书馆媒介形象逐渐从边缘位置进入大众视野,其变迁路径基本沿着时代发展过程中图书馆建设与改革的轨迹。图书馆稳固的媒介形象元素包括藏书地、借书地及读书地,社会公众对于图书馆作为文献阅读中心的基本职能有着普遍认同;与此同时,图书馆经历了服务理念、服务内容从单一向多元的变化,其媒介形象在变化发展中确认了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教育传承的社会定位。图书馆把握自身的媒介形象,对于修正自身定位,改善或丰富社会形象,促进图书馆未来建设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常慧 《东南传播》2012,(11):72-74
医生的媒介形象分析是对医生刻板印象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医生的形象也越来越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2011年的《陕西日报》和《三秦都市报》这两份不同定位的报纸为例,分析医生在媒介中的形象。研究发现,对医生形象的报道主题单一化,报道不够全面客观,使得医生的媒介形象妖魔化。  相似文献   

10.
王超 《东南传播》2011,(8):49-51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寻求工作和生活,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进城打工已经成为中国农民的一大潮流,也是社会的一大现象。本研究从2001至2010年近十年间的中国电影文本中,摘选出20部有关农民工题材的电影,并且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其时于农民工形象的再现。研究结果发现,有关...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西方的"他者"形象存在。本文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的中国形象为研究对象,指出中国的"他者"形象是西方为了肯定自身价值的一种想象和建构。西方媒体正是这种建构的共谋。  相似文献   

12.
舒环 《新闻世界》2011,(1):131-132
女大学生的媒体形象呈现作为女性刻板印象研究在媒体上的延伸和扩展,最近几年受到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具体研究中却逐渐流于模式化。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不同受众定位的两家媒体——《人民日报》和《华商报》进行比较,对两家媒体上所呈现出的女大学生群体的形象进行对比评析,通过比较2009年《人民日报》与《华商报》有关"女大学...  相似文献   

13.
高卫华  杨兰 《当代传播》2012,(5):63-65,68
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和建构少数民族形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选择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存的土家族原始民俗"恩施女儿会"为个案,分析大众传媒通过集纳并提炼分散繁杂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整合并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意义重构,主导性解读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形象等符号化传播过程,实现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同时就目前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记者走一线》栏目,自今年5月11日在北京日报开栏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好评。本刊特刊登该栏目山区篇记者唐开文的采写体会和一位新闻学博士对《记者走一线》栏目的评析,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传媒的信息传播是形成社会认知的重要途径,文本解读是大众形成认知的基本方式。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十年间涉税新闻和信息的分析,梳理出该报报道税务新闻的基本特色,总结出以组织收入、国家政策、征收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等为重要内容的税务基本形象要素,归纳报道规律,以期解读并指导相关人员更好地从事涉税信息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16.
叶艳芳 《新闻世界》2011,(12):163-164
“90后”作为指称出生于1990-1999年间的人群,近年来频频出现于新闻报道中,建构着“90后”的媒体形象。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青年报》新闻报道中呈现的“90后”形象进行了描述和解读。  相似文献   

17.
杨蓉 《传媒》2015,(4):79-80
媒体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工具.在媒体中塑造“中国形象”的主体呈现二元结构,在国内媒体之外,又有作为“他者”的国外媒体.以“他者”的视域进行反观,在实证的基础上了解“他者”视域中的自我,进而解读其生成的原委,将有助于丰富“中国形象”的内部结构,强化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针对性和目标性,避免主观臆断或误读误判,为“中国形象”的塑造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8.
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尼泊尔接壤,自古以来,尼泊尔与西藏的交往和联系便十分密切、绵延不绝。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尼泊尔自然就成为了我国打通南亚地区、建设和发展南亚大通道战略的重要环节,把握尼泊尔媒体中的西藏形象也对今后正确开展中尼两国外交和维护西藏边境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共和报》是尼泊尔颇具影响力的英文媒体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选取《共和报》的推特账号(后文简称为@RepublicaNepal)进行个案研究,以@RepublicaNepal的涉藏报道为研究对象,基于"他者"视角对西藏的文本式呈现,对其发布的涉藏推文进行内容分析,同时探究文本背后的文本情境和社会背景,进一步厘清其所建构和呈现的西藏形象。  相似文献   

19.
曹晓雨 《新闻世界》2014,(8):238-239
本文通过对《广西民族报》的初步分析,总结出该报呈现给读者的壮族民族形象,运用梵·迪克的话语理论,试从文本和语境两个视角分析《广西民族报》对壮族民族形象的构建方式,并结合实地调研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晓雯 《视听》2018,(11):158-159
本文以媒介形象为主要研究切入点,以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内容分析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人民日报》中关于内蒙古地区的新闻报道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报道,总结在中央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中内蒙古自治区的媒介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