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2007年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后,一直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新经济模式和节能减排等“绿色经济”建设.通过深入研究“绿色经济”与“绿色财政政策”的相关内容,结合辽宁省在发展绿色经济实践中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并且借鉴国内外成功运用“绿色财政政策”发展绿色经济的案例,运用归纳对比和总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在发展绿色经济、运用“绿色财政政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何谓“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以“生命、环保、节能”为关键特征。“绿色经济”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严格地说,历经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农业时代,以蒸汽和电气为生产动力的工业时代和以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生命科技为时代最强音的后工业时代,即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都或少或多地在生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关照生命、不注重环保、不注重节能或多者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绿色经济甚至绿色革命的时代或许真的近在咫尺了。继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之后举办的上海世博会,成了展示全球“绿色经济”的“大花园”。在全球汽车产销量最大的中国,德国人“开”来了身价达40万欧元的电动汽车;在以中餐知名天下的中国,英国人开了一家零碳餐馆。对“绿色”的追求已不再是“空头支票”:美国、德国、日本、中国、英国、法国等几乎所有的工业大国都告诉上海世博园区内的游客说,  相似文献   

4.
从绿色经济新形态的视角出发,综合选取合理的绿色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以“一带一路”重点省份2006-2016年的数据为依据,利用SBM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对绿色经济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据此对各省份及区域整体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并利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和识别,研究表明:西部和东北部分省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其它省份,但区域间差距在缩小,城市化率等指标对效率值存在不同方向的影响。最后提出区域发展和提高绿色经济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科学测度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基于多维视角对其空间异质性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分析,对于促进陆海统筹战略下蓝色经济空间拓展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运用全局参比的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2007—2018年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科学测度,随后从时空两大维度出发,采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方法和Markov链方法对其空间异质性进行深入揭示,并运用α收敛和β收敛探究其收敛性。【结果】研究表明:(1)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但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与空间非均衡性。(2)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整体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阶段性波动特征,呈现“东部海洋经济圈—北部海洋经济圈—南部海洋经济圈”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3)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两级分化现象先加剧后得到改善,空间异质性变动明显。(4)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阶段性的收敛和发散特征,其中“十一五”“十三五”时期发散,“十二五”时期收敛。【结论】本文认为,“十四五”时...  相似文献   

6.
林笑 《华夏星火》2014,(11):66-68
8月23日,第五届全球绿色经济财富论坛在北京召开。围绕"绿色增长目标下的产业转型与全球合作"主题,508家海内外企业共同探讨产业结构转型、绿色增长路径和绿色经济商业模式,建立绿色经济在技术、投资与模式发展的能力建设方面的服务体系,以及绿色经济的全球产业合作体系。永业集团在论坛上作了“中国优秀绿色经济发展企业案例”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方法探究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要推动绿色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要素配置扭曲缓解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数字经济是资源型城市打破“资源诅咒”的关键因素,但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会导致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存在“数字鸿沟”。从时间效应来看,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等数字经济细分维度的发展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持久动力。最后,基于DID模型评估政策效应表明,数字化经济政策也有利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为向进一步落实兼顾创新与绿色双重发展理念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利用2011—2020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禀赋效应、赋能效应、治理效应和社会效应4个方面,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和传导机制,同时从城市区域、经济规模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角度分析其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280个城市的数字经济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其主要通过制造业要素密集转型升级和制造业污染密集转型升级间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数字经济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比东部地区、经济规模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城市,数字经济对中西部地区、经济规模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高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由此建议政府加大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财税、金融、保险、法律等配套制度保障力度,同时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并且“因城施策”,推动区域制造业产业实现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大学生绿色创业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高校亟需构建相应的绿色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本文提出了高校运行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1234”实践体系:以“生态道德为导向、生态经济为核心”为理念;以“让经济人道德,让道德人经济”为目标;构建“课程平台+实践模块+孵化窗口”三者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绿色”共识、争取“绿色”支持、培养“绿色”师资、营造“绿色”文化四个保障。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体系,同时有效推动大学生绿色创业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绿色经济已成为新世纪全球经济的必然趋势。从面向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绿色资源,做强绿色产业,是云南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发展绿色经济是云南21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发展科技、促进云南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