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想象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心理基础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应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地启发儿童想象。  相似文献   

2.
工人凿井,先要进行地质勘查,测试地下水位,选准地点,确定位置,然后一层一层地挖下去。语文教师的教学,也要像凿并工人那样,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深刻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本文仅就如何启发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谈点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对一些较为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的、而教育又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事物,运用简笔画这种直观形象的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习《长城》一文,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城的结构,认识垛口、了望口、射口等概念,教师可以画一幅简笔画,配以文字说明,学生一看就懂.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抓关键质疑解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学习《金色的鱼钩》一文时,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老班长为了把三个小战士带出草地,那样艰苦,甚至牺牲了生命,他怎么还说自己没有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呢?”这个问题提得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我便抓住这个问题组织全班同学围绕“老班长完成了上  相似文献   

5.
考点分解能整体感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主要内容,看出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大体了解材料的要义、行文的思路和文章要表述的中心意思;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并能领会句子的深层含义,体会其作用,对文章内容发表独立见解。试题剖析  相似文献   

6.
7.
考点分解能整体感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主要内容,看出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大体了解材料的要义、行文的思路和文章要表述的中心意思;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并能领会句子的深层含义,体会其作用,对文章内容发表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8.
在湖南省第二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桃源师范附小雷湘老师执教的《千里跃进大别山》一课获得好评。“从重点句子入手读懂课文”是本课特点之一。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贯穿全文。教师抓住这个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9.
考点分解能整体感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主要内容,看出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大体了解材料的要义、行文的思路和文章要表述的中心意思;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并能领会句子的深层含义,体会其作用,对文章内容发表独自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画图来比较     
<正>乐乐比明明多12本故事书,豆豆比明明多4本故事书。乐乐比豆豆多几本故事书?【思路点睛】题中有三个小朋友,分别是乐乐、明明和豆豆。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我们可以通过画图来分析。根据“乐乐比明明多12本故事书”,先画一条线段表示明明故事书的本数,再画一条长一些的线段表示乐乐的本数: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解答较复杂应用题时,可以把题中条件和问题用图展示出来。这样,解答起来就容易多了。例学校召开运动会,二年一班35个同学都参加比赛,其中参加长跑的27人,参加球类比赛的23人,两种运动都参加的有多少人?这道题我先用A圆表示参加长跑的学生,用B圆表示参加球类比赛的学生,那么两圆相交重叠部分就是两种都参加的学生。两圆相交后组成的图形就是全班人数,如图。因为A圆包含相交部分,B圆也包含相交部分。所以A圆+B圆-两圆相交组成的图形部分=相交重叠部分,因此,两种运动都参加的人数是27+23-35=15(人)。(指导教师:南茂省)通过画图来解答$…  相似文献   

12.
理解课文内容是朗读训练的基础刘玉堂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朗读训练,而朗读训练的基础在于理解课文内容,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我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把握文章线索.逐层深入指导在指导朗读时先不要讲授重音、停顿等朗读知识,而是让学生先理解文章的基本...  相似文献   

13.
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和课文密切联系,相得益彰,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借助课文插图阅读,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插图,充分发掘课文插图的实用价值,引导小学生通过插图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或认识不熟悉的事物,或感知不熟悉的情境,让课文插图切实为小学生理解课文服务。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引导小学生借助插图理解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这种对话的基础应是阅读对本的感受和理解,同时这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培养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本、更好地理解课并促进理解能力的发展呢?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插图,可以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起到文字表达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如在教《社戏》一课时,教师若能运用该课的彩色插图,使学生形象感受夏日江南乡间的生活气息,就能为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  相似文献   

16.
小语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隐含着作者对学生的期待与渴求,希望得到某种理解和赞同。而学生的阅读,也并不意味着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被动接受。恰恰相反,无论在倾向上或深度上都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课文主动与作者交换意象,使二者意象尽量趋向一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意蕴上下功夫。大致有三个环节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演示法”,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建立表象,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下面结合三例谈谈这种方法的运用。一、《爬山虎的脚》“爬”起来《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先生的佳作,文章描写生动、细致,琅琅上口。其中“爬山虎的脚怎么能爬”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抓住“触—变—巴—弯曲—拉—贴”这几个动词,引导学生质疑。学生的疑问一般集中在“弯曲”和“拉”这两个环节上。比如,爬山虎脚上的小圆片“巴”在墙上以后,细丝怎么“弯曲”呢,为什么爬上…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反映生活的文章更是离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文章的背景,让学生通过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人生观、处事观,进而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孟令全我们应该承认,在阅读教学中,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研究得比较多;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研究得比较少。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失衡。只讲内容,不讲形式或讲得极少,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