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中职学生多为中考失利者,自身学习能力差,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严重不良,意志力薄弱,在学业上普遍存在厌学心理和放弃学业心态。中职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已成为普遍现象。二、形成中职生学习现状的原因及心理因素中职生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前的初中阶段,基本都是班级的末等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赞赏,在家里也是责骂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中职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倦怠和学习投入的情况及内在联系,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300名中职生。得出结论:(1)中职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十分明显;(2)学习投入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职生的学习倦怠,反映了中职生对待学习的负面态度,对中职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业压力大,教学模式枯燥单一,家庭成员的过高期许,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等,都是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恢复体力和脑力,科学安排学习生活;舒缓压力,放飞心灵;改进学习,创造成功体验;积极评价,找回自信等都是解决倦怠心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该书由福建师范大学连榕教授撰写 ,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 13章 ,依次是 :绪论、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业不良生的界定与成因、学业不良的心理特征、学业不良的诊断与辅导、学业成就中等生的辅导、学科学习心理辅导、考试心理辅导、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的辅导。书后附有学习心理的研究报告。著名学者沈德立教授认为 ,此书的特点可概括为 :全、新、实。全 ,指全面反映了学习心理领域研究的新成果 ,系统分析了对开展学习心理辅导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理论和实证研究。新 ,指这本书着重反映的是近些年…  相似文献   

5.
心理因素对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分析手段与方法,对影响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心理因素的发展特点及其综合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和正确的学习控制性观念,缺乏元认知调节能力及系统的认知结构是导致学业不良的最主要原因.智力水平与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因果关系.非智力因素、原有认知结构在直接影响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同时,还产生显著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钰铖 《考试周刊》2013,(52):129-130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对有效培养中职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中职学生表现出不良学业情绪,对思想政治课存在抵触心理,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给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增加了难度。有必要对中职生的学业情绪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并在工作实践中找寻适当的方法和对策,推进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573名中职生为对象,运用问卷调查了中职生学业情绪的现状与特点,结果发现:中职生积极学业情绪远远多于消极学业情绪,同时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不满足于自己的学业现状,怀有较重的愤怒、焦虑、羞愧等各种消极学业情绪;中职生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独生子女中职生与非独生子女中职生间的学业情绪有显著差异;中职生的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受父母学历、特别是父亲学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中职生学业行为的现状,并探讨家庭因素对中职生学业行为的影响,本文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采用问卷法对宝鸡市415名中职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中职生学业行为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态度得分最高,其他依次为成就动机、注意力/坚持性、学习策略/灵活性,学习效能感得分最低;(2)中职生的学业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的学习态度比男生积极,但学习策略/灵活性却较男生差,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坚持性高于二年级学生。(3)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中职生在学习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关系不同的中职生在学习的注意力/坚持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亲子关系不同的中职生在学业行为五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家庭因素是影响中职生学业行为的重要因素,中职学校教育管理要加强与中职生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引导家庭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中职生的学业适应。  相似文献   

9.
学业不良是指学生学习成绩未能达到与其智力水平相称的现象。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通过分析学业不良的特征及中职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阐述了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如何运用所掌握的学习理论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0.
学业不良是学校教育中较常见的问题。学业不良者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会显露出与非学业不良者不同的行为表现,这些不同的行为表现,毫无例外地也会迁移到心理辅导课中。然而,不同于其他课,我倒更乐意,也更希望学生在心理辅导课上能够真实、自然地展现,  相似文献   

11.
206例学业不良儿童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6例学业不良儿童的调查报告王书荃,王文福,曹英,蔡文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学业不良的概念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教育发达国家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定义了学业不良,如美国心理学界称学业不良为学习无能,英国学者则将学业不良称为学习困难,但对其内涵的界定又不十分...  相似文献   

12.
学业不良是指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某些因素导致学业迟滞。影响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心理因素主要有成就动机、学习兴趣、自控能力、解释风格心理复原力水平等;解决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的对策有明确成就动机、创设学习需求、培养积极品质、提升自我效能感与构建支持系统等。  相似文献   

13.
李义安  李清 《教育探索》2013,(2):131-132
调查结果显示,学业不良大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学业优良大学生.学业不良大学生和学业优良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维度的性别差异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教育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中的每一个个体,注重教育质量整体的提高,而学生学业不良问题也一直倍受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突出表现在社会适应、违纪行为、焦虑抑郁情绪、自杀倾向等方面.文章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探索学业不良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干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增强积极体验,提高90后中职生认知内驱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90后中职生学业成绩偏低的原因是认知内驱力不足,即有些90后中职生把学习看作是应付家长和老师的差事,或者为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基于对知识的渴望而学习.90后中职生学业内驱力低的原因是长期以来他们在学习方面体验到的消极情绪,即90后中职生在学习方面常常体验到的是失败和打击,容易对学习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必要增强90后中职生对于学习的积极体验,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快乐,进而提高90后中职生学习内驱力,达到提高90后中职生学业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对中职教育现状有一个基本看法:当下的中职教育面对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自觉性自律性较差等现状有些过于迁就了。"过于迁就"主要表现在学业没有标准和毕业没有门槛这两个方面。中职教育对于中职生的"过于迁就"不是  相似文献   

17.
学业不良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有一般学习问题,存在认知技能和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造成学业成绩低下,或其智力与学业成就水平差距较大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焦虑,意志薄弱,人格适应不良等。但随着学习年限的增长和教育教学干预措施的影响,其不良状态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变。本文从激发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帮助学业不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方面谈谈本人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8.
学业不良(LD)亦称学习困难、学习障碍、学习失能。学业不良生,指智力属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不能适应现有教育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最终导致学业不振或学力不良者。学业不良是一个普  相似文献   

19.
一、端正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正确认识 学业不良是指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智力正常而又没有感官障碍,但学习成绩明显偏低,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造成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主要有:1.基础差,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就较为低下;2.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自卑、依赖心理以及对任课教师在心理上的接受程度低;3.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或对教材的处理不当。我们通过个人问卷调查、沟通等方式,找出其真正的原因,从而因材施教,在教育  相似文献   

20.
学习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课题,它是以因心理问题而引起学业不良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指导.理论和实践证明,中小学生大量的心理问题都与其学习心理有关.笔者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谈点看法,与大家共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