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化视野下的体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合成 《体育世界》2009,(1):114-1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社会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成果,对现代体育、体育文化、体育现代化及体育社会化、体育终身化、体育休闲化的发展和体育全球化等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过程,是对“古今中西”的批判与吸收、综合与创新的过程。当代体育文化中所蕴涵的平等、竞争、法治、超越、合作、科学、人文及创新等精神,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理念、机制、视野、范式等转型的价值取向具有现实的促进意义。因此,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大力培育和弘扬体育文化精神,既是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应有之义,也是为推动中国文化整体转型和进步开创有效载体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体育文化在人的文化转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文化转型是现代化的深层内涵,是人的自身现代化的核心。体育的文化价值使体育在以文化转型为核心的人的自身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价值引导和观念更新的作用。体育文化在人的文化转型中发挥着三个层面的作用:器物层面的体育文化造就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的身体素质,制度层面的体育文化制约着进入体育系统中的人的主观心态,精神层面的体育文化满足人对体育的意义与价值追求。当代体育文化建设的责任在于加速体育价值观念的更新,努力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体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转型是不断进行解构和建构的长期曲折的动态过程,具有受迫性和自觉性的双重特征;其现代化应以"综合创新"和"文化自觉"为指导思想,向着祛魅化和世俗化的目标转化。然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转型是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语境中展开的,在带来民族世界化契机的同时,也使其陷入了传统现代化的困境。研究认为:应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转型置于更为广阔的视角中进行解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打造大众化和生活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坚持"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树立人人都是传承人的理念,坚持发展中保护、利用中传承;在区分古人主体视角与现代人主体视角,区分文化理性与文化情感,辨识文化质素正负价值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传统性和现代性双维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视野下我国体育教育现代化核心理念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力翔  王步 《体育与科学》2007,28(3):85-87,68
分析了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沿革,阐述了近、现代中国学校体育从未停止过追寻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客观实事。在剖析现代化的涵义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全球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指出宣传和平、倡导平等与人权;培养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格;强调环境教育是全球化赋予我国教育的新使命。由此提出了体育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在于:1)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体育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3)体育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变,社会文化也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这一转型社会语境对文化领域诸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体育自然也面临着如何应对当代文化变革的新课题。文章试图以文化转型为背景,对体育文化的现代转型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分析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开展的现状和不足的原因人手,阐述了整合教育视野下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提出了继续深化教育制度改革、更新观念、重视体育课程建设、丰富课外体育活动、高校体育文化产业化等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19,(10):855-85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民俗体育现代化的具体表现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肯定了民俗体育现代化转型中的价值,多方位、多角度地探寻新时代背景下民俗体育的最优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民俗体育现代化转型成因主要是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动民俗体育转型。提出:1)民俗体育理论研究要不断深化,民俗体育理论研究的学者要多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创造出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2)民俗体育要主动跨出国门,走向国际赛场,在开展民俗体育运动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加强民俗体育翻译研究,打破语言障碍;3)民俗体育要积极与时代发展相融合,既要坚守优秀传统元素的传承,更要寻求符合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体育是社会主义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毫无疑问应包括体育现代化的实现。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背景和内涵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从群众体育现代化、青少年体育现代化、竞技体育现代化三方面对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进行现实审视。研究认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要素内涵式发展是在外延扩大发展到一定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策略,强调关注体育强国内部发展,关注发展的丰富性和全面性,而且注重通过体育强国内部结构调整、技术革新等方式,提高高质量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是发展模式的转变。基于“协同、融合、共生”三维共频,提出推进中国体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不断追求和实现的目标。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人才素质的现代化,而人才素质的现代化又在于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本文对此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化形态学的原理,对道教养生文化这一中国传统宝贵财富进行分析和总结,再进而以文化发展的规律提出道教养生现代化的策略,以促进道教养生的全新发展.文章分别从文化形态学关于物质、制度和价值三个层面对道教养生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和归纳,探讨道教养生现代化进程可行之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等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发展的状况,针对我国学校体育作出种种现代化变革后,仍出现的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明显下降的令人堪忧的趋势,提出各级学校对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实施有效干预——学校实施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效果可控化干预策略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体育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学校实施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效果可控化干预的一系列具体策略:①制定对学生身心发展一体化的干预策略;②制定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相关干预策略;③制定发展学生体育认知的干预策略;④制定促进学生运动参与的相关干预策略;⑤制定协调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留学生与近代中国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时铭 《体育科学》2006,26(10):38-42
在文献资料调研基础上采用实证的方法,就近代中国留学生与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关系进行讨论与研究。结果认为,第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大规模留学生运动,在加快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同时,亦对近代中国的体育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第二,近代中国留学生对近代中国体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早期时西方体育的引进上,而且,表现在对整个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引导上;第三,在近代中国体育发展史研究中,对近代中国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对体育科学类SCI收录期刊和运动、休闲、旅游类SSCI收录期刊的网络化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交互性不强,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网站页面雷同,难以彰显期刊特色;网络平台仍以门户网站为主,移动平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网络化内容仍以文字为主,对音、视频传播手段的利用有限。并对此提出建议和对策:利用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提高对用户服务的针对性;完善网站建设,注重用户参与,增强交互性;打造精品栏目,增强核心竞争力;结合移动应用平台,实现平台化和垂直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缺憾和发展新方向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着无法引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致体育教师伦理精神匮乏、难以提升体育教师地位和无法体现体育教学复杂性四大缺憾,教育文化在引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挽回失落的伦理精神、重塑体育教师形象和应对教学复杂性方面具有补救作用。结论认为,建设结合型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将是我国未来的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与新型高校体育教师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未来体育人才培育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知识经济作为新经济,对未来体育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建设一支优秀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是对未来人才培养产生良性循环的前提和保障,这也是时代的召唤.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传统的视角剖析武术流派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和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以及家族本位思想、门派观念、民间宗教与结社等对武术流派形成产生的影响,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传统文化对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本文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探究武术流派的形成,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武术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厘清传统武术流派的脉络、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有利于我们把握和理解武术发展的整体面貌,从而更好地发展中国武术。  相似文献   

18.
现代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原因和结果及整合的理念与途径作出了初步探讨。结论:“制度课程”与“二元论”是造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根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不利于两者的横向融合和体育课程的创生;“体育课程教学”,即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体育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体育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教学事件,是促进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新理念;理清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促进体育课程论专家与体育教学论专家的平等对话、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是推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描述了体育全球化带来的大学体育的国际新趋势,分析了我国大学体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博士学位论文因其独创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代表了研究者独立科研的能力。通过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我国体育学中坚力量的科研现状和学术水平。研究对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主体、客体、理论和方法 4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问题愈来愈综合和深入的背景下,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具有知识背景综合、研究领域交叉、学科理论融合和研究方法互补等研究特征,但也存在理论素养不高、科研条件缺乏等问题。而跨学科教育是体育学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跨学科研究是体育科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