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廖晓耘 《教师》2023,(10):66-68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应在目标设计、教学资源配置、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做出一定改变,使高中历史教学满足当下育人需求。文章作者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案例分析法,先讨论了《新课标》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然后从优化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活动、完善教评体系三个层面提出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策略,以期为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通过高中历史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还能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学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中笔者就从概念教学、互动教学、提问策略、高效课堂四个方面出发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通过高中历史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还能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学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中笔者就从概念教学、互动教学、提问策略、高效课堂四个方面出发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学科拓展类课程是校本课程的一种形式。高中阶段的学科拓展类课程主要是对基础型课程学科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学习活动。高中历史学科拓展类课程主要指历史教师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和本校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本文结合本校历史学科拓展型课程建设的初步探索,从学科拓展类课程开发的主要依据、内容、形式以及实践效果等方面加以简单论述。旨在说明以学科拓展类课程为例的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兴莉 《文教资料》2012,(10):193-194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现今高中历史教学普遍遭遇尴尬。要适应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就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创新,开辟高中历史教学的新天地,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
不少学生将历史、政治等学科当做"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其实,只要转变教学思维、改善教学方法,文科学习就能成为一项陶冶心境的知识之旅。纵观高中历史教学现状,课程导入环节没有发挥实质作用,导致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历史学习中。因此,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课程导入的有效性、实施正确的课程导入策略,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表现在:构建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新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加强了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提升了历史教师的课程与史学素养;推动了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同时实验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需要正视,比如历史发展脉络的清晰度问题、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历史教学内容的总量与难度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通过修订、完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还需要从加强初中历史教学、推进高考命题改革、提高历史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加强对高中教学的专业支持、提高历史教科书编写质量等方面入手。关于修订工作,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注重宏观定位;增强可操作性;调整内容编排;降低学习难度;减少学习总量;规范概念解释。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依据学生的需要设置多元的教学目标、营造和谐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充分重视备课环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等方面,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弥补传统历史教学的不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A5):135-136
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适应新课标、新高考、新课程的需要,更是搞好常规教学的先导。《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基本理念,强调了"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更加凸显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历史教学定位。强化教学设计,采取灵活而又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不仅关系到提高教学效益、落实高中历史备考的需要,更是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本文立足于笔者亲身的教学实践体会,对课堂教学策略方面的几点感悟记录点滴。  相似文献   

10.
刘洪江 《天津教育》2023,(31):156-158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定义了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将其划分为五个关键领域,包括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感和历史解释。这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在新课程标准下重新塑造教育理念,创新课程设计,以面对国家课程优化带来的新挑战,同时,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课程设计思路,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重新设计单元教学内容,明确细化课程教学目标,并积极挖掘教材中各种不同的核心素养教育切入点,提高学科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一种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微课出现。微课是课堂教学之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学习形式,它是信息时代进步的产物,非常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极具个性化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对于这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普遍有着极高的积极性,历史课堂教学也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推进下,翻转课堂在优化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翻转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它涉及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体现着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继承与突破、理性与非理性的辨证统一,因而,物理学史富含着"教书育人"的教育因素.高中物理新教材在各模块中多处引入物理学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物理学史有序、有趣、有度地融入课堂教学,使得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交融,以此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由于初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差异,导致教学衔接问题日益凸现.因此如何解决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问题,一直是令高一历史老师比较头疼的工作.基于此,以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中的某些课和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进行对比分析,从知识衔接、强化课程目标、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阐述解决初高中...  相似文献   

15.
高中历史教育是基于人文精神的教育,此为高中历史教育之“道”.实施有效教学,引导激情思维,强化对学生历史思辨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为高中历史教育开出源头活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互通、多元包容,使人文培育和人文精神的阐发实现于高中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科独有的学科特点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构建了广大的平台,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为双语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成功的双语教学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既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科学精神和多元文化的认同意识。历史学科双语教学的开展必须注意教学师资的选择、教学对象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正确处理教学语言和学科目标之间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教后记",亦称"教学反思""教后感""授课心得",它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也是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它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课堂中的反馈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子;有助于找出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调整教学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加深对课程标准的领会、教材的理解和教法的改革的力度.可以说, "教后记"是教学技能升华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数学史进入高中数学课程、教科书已成为国内外数学教育的大势所趋.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史编排与呈现问题,始终未能形成统一的结论.通过对国内三套高中必修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的内容类型、栏目分布、呈现形式、数学家和著作的比较研究,对教科书中数学史的内容选取、编排设计和呈现形式进行了探讨,给出教科书编写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Ⅰ(以下简称历史必修Ⅰ)教学中,内容多而学时少是海南实验区的教师普遍反映的一大问题。历史必修Ⅰ有九个单元共30课(含3个探究活动课),除其中3课各用2学时外,余下各课都要求在1学时学完,这样至少也要有33个学时。一个学期一个学段每周按4学时排课,充其量也就只有大约36个学时。由于历史必修Ⅰ教学本身难度就大,要求也高,内容再多,加上教师还必须考虑知识的传授、方法的创新、师生的互动、问题的探究、多媒体的运用、教学的测评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所以学时显得特别不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