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天》是一首满怀热爱之情,用生动形象的文笔赞美秋天的诗歌。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秋天田野里的庄稼、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人们忙碌着的情景,表达了人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抒发了作者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满腔热情。在这节课上,我与学生赏读了2—5小节,有这样两个片段:  相似文献   

2.
齐银风  李志军 《天中学刊》1998,13(3):103-104
映入诗人眼帘的是具体实在生动形象的人、事。物、景,欲使学生获得与诗人一样的激情与感受,教师必须费一番心思,把僵死不动的文字还原成具体生动的人、事、物、景,引导学生走进诗人描绘的意境之中,与诗人同哭同奖,共悲共乐,收到神随物游、情随景迁的效果。我们根据经验,总结出诗歌入境教学六法,就教于同行方家。一、因声入境法1.诗句中有明显的摹声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摹声词代表的具体音响用口摹拟出来,造成声波回荡的氛围,由此而入境。如(找植)每章开头一句分别是:坎坎伐棺兮、坎坎伐辐兮、坎坎…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校开展了一次习作教学观摩课活动,三位教师、三个学段、三种不同风格的展示,可谓精彩纷呈,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引入更是给课堂"锦上添花",听者无不赏心悦目。特别是《美丽的校园》这一节课,教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不仅布置学生观察校园的景  相似文献   

4.
刘颖 《现代教学》2010,(9):48-48
读了陈老师的案例,欣喜于教师所表现出的教学机智,更欣赏师生共同营造的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我们看到了师生共同经历的成长。整个意外的处理过程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整个过程中都尽量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自我修正,使每个学生既对认知要点和操作要领获得收益,又给了受挫的学生继续挑战自我的勇气与力量,同时也让在场的每个学生受到了教育,激发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能。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到底是什么样的?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常常在思考。蔡元培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郭沫若也这样说过: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该是人的改造。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性教育、美的教育入手。  相似文献   

6.
张海燕 《语文天地》2013,(15):77-78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文本,篇篇都是美文,自然美、人性美、语言美、结构美……在这里精彩呈现,如《江南的冬景》清新的语言与优美的冬景相得益彰,《荷塘月色》是外观形态美、内在意象美、文化意蕴美的综合,《边城》是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的聚集,《劝学》将论证的形象美与严密美有机结合……因此,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真善美”。从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语文课的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领会课文中的字词句,了解篇章的写作技巧,还要融文学欣赏于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想象课文的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语文作文教学中,老师通过让学生写日记来积累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时做到了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我不禁联想到了美术,美术不是也可以这样让学生获得绘画素材吗?于是,我尝试让学生画日记,就是运用绘画的形式记日记,通过绘画将有意义的人或事物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抽象概括地表达出来.以下是我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张敏 《考试周刊》2011,(85):58-59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的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中华古诗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名篇佳作,美不胜收。其间包含着丰富的美学素养,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由感知入手,去欣赏美、热爱美,最后创造美是古诗教学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喜欢听有趣的话语。他们不喜欢枯燥烦琐的讲解和书法教程中的大道理。在写字教学中把每个字拟人化,以立体的多元的方式,用丰富的生动形象的儿童语言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正一、赏析教材文本,感悟文本之美1.词语美(1)生动性语言的生动形象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体现。比喻作为一种最简单、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将两种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把事物表达得更为形象生动,常用的比喻词有as,like,as if,as though等。还有一种较常用的手法是拟人,即把无生命的事物当做有生命的事物来描写,使语句更为生动,表达更富情感。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与美育息息相关。语文教学始终贯穿着美育,借助直观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作品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还帮助学生学会用文字去再现美和创造美。语文教学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美呢?笔者现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简析:《小池塘》(苏教版第二册),是一篇形象生动、内容新颖、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课文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赋予静态的池塘以生命和灵性。教学目标:1.认识“女”“纟”“口”“阝”四个偏旁,学会本课七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小池塘的美丽可  相似文献   

16.
古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面对祖先文化的深远浩淼,传统教学中肢解法的教学方式始终无法令学生轻松应对。其实我们祖先的文化不但博大精深,还具备了很多可以令人产生美感的元素。因此我在教授古文时,都先从美入手,引导学生从鉴赏美的角度去学习,这样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令我的古文教学美起来。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音乐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情感表现。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我认为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体现在美感教育和情感教育。下面就本人在上《小猫钓鱼》一课中的点滴体会,来谈谈音乐教学中的以乐牵动心,让美融于情。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学阶段的诗歌教学,我认为应追求"四美".  相似文献   

19.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美、发现美和领会美,从而达到“三美”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阅读经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学是美的,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教师要充分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品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