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构建一个自信、健康、和谐的社会,新闻不仅应该对外开放,亦应该对内逐渐开放。10月17日深夜,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刘建超宣布,新的《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从10月17日起开始施行。按照规定,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只需获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就可以进行,而无需由中国国内单位的人陪同,亦无须事先向地方外事部门申请。值得注意的是,外交部选择17日深夜公布这一条例,非常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我的背后是中国”──访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司长沈国放胡斌,宁文茹有人说,在当今中国外交舞台上,外交部发言人也许是除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以外,“出镜率”最高的官员。从这个意义上讲,沈国放是容易“见”到的,我们常常通过荧屏看到他时而谈笑自如地回答外国...  相似文献   

3.
10月17日深夜,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刘建超宣布,新的《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务例》从10月17日起开始施行。按照规定,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只需获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就可以进行,而无需由中国国内单位的人陪同,亦无须事先向地方外事部门申请。值得注意的是,外交部选择17日深夜公布这一条例,非常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联邦依然是全世界新闻焦点。在这里,仍然聚集着众多外国记者,这些在俄罗斯土地上的“无冕王”有着说不尽的酸甜苦辣! 据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雅斯特然姆斯基(Sergei Yestrzemsky)透露,目前正式向俄罗斯外交部登记的外国派驻记者,就有一千三百人以上。这其中以美国记者近两百人为最多,其次是欧洲个别国家如德国一百余人,日本记者也不少。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北京、上海两地档案界有两则重大档案新闻,令全国档案工作者深受鼓舞。第一件是外交档案开放,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纷纷介入报道,自2月初起,相继在头版或显要位置用粗大的字体为题,报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档案正式向国内外开放”、“中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际新闻备受国内媒体重视。读者对国际新闻的兴趣增大,主要是因为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要办好国际新闻版面,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国际新闻编辑要用“中国心”去看世界。也就是要求国际新闻编辑有一颗热爱祖国、为中国人民服务和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赤诚之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信息一体化,让国际时事与中国的联系、与自身利益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问题对中国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出现了一种国际新闻国内化的趋势。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利用国际新闻进行舆论引导,更好地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际新闻舆论引导的必要性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是舆论引导,在国际新闻国内化的趋势下,舆论引导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国际新闻日益受到关注,人们迫切需要通过国际新闻了解世界,进而从中捕捉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岳辑 《山西档案》2007,(1):56-57
2004年1月19日,外交部档案首次解密,公布1949-1955年形成的档案近万件。首次解密外交档案仅前期准备工作就长达5年。1999年,在时任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建议下,外交部成立“开放档案鉴定小组”,正式启动档案解密工作。当时部里组织了近百名在职和离退休外交官,一页一页翻阅档案原件,在审查单上写上自己的意见———判断密级,同意或者不同意开放,并提出理由。他们制定了“25条标准”,概括而言就是“四不”———凡是影响国家利益,特别是安全利益的档案不开放;凡是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档案不开放;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不开放;凡是影响民族…  相似文献   

9.
30%的遗憾 100%的进步——各界人士评说外交档案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月18日,外交部档案馆的网站公布了一条消息:“外交档案正式对外开放”。经过媒体的宣传。外交部开放外交档案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几天之内,就有上百人在外交部档案馆的批准后利用了开放的外交档案,他们当中有学者,也有记者;有官员,也有公众;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最近本刊编辑部对部分外交档案的利用者和有关人员进行了采访,这些人从各自的角度对外交档案的开放进行了评说。下面的文字就是本刊编辑根据采访记录所做的实录。  相似文献   

10.
王炳南的名字和西事变、中美关系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为中国的外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炳南在一步一步地改写中国的外交历史。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播史演进的三大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昆 《新闻大学》2008,1(2):60-65
新闻传播史规律是新闻传播发生、发展及其演进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它深藏于新闻传播现象背后,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特点。一部新闻传播史发展过程,在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媒介及其与环境的互动等方面,不仅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纵向演进和横向发展的辨证统一,而且在时间的推动下,新闻传播史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水平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其在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从而实现新闻传播螺旋式的进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媒体生活政治话语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诺 《新闻战线》2016,(5):107-110
国家发展的主题变化了,新闻话语也跟着变化,当代中国媒体新闻生产越来越注重将个人群体命运与国家的发展进步联系在一起。媒体开始注重呈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微观话语。媒体参与具有重大公共意义事务的讨论与呈现,是转型期解决中国发展各种矛盾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协商与对话的存在是社会中公民之间相互尊重的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13.
张锦文 《今传媒》2010,18(10):120-121
新闻工作是中国外交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主要通过四个途径来运作和完成,为外交起帮助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外交部网站是中国最具权威的外交信息网站,是展示中国外交形象的窗口。同时,作为公众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外交部网站也是外交部与公众之间交流的窗口,该网站自投入使用以来,使更多的人“走近”了中国外交。 随着我国外交的发展,国际国内社会对外交信息越来越关注,公众参与度越来越高,对外交部门户网站的  相似文献   

15.
国际新闻圈     
荣获意大利骑士勋章的第一个中国人意大利外交部新闻司负责人,代表总统佩尔蒂尼,在去年十二月五日,将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授予《光明日报》驻罗马记者穆方顺。他在授勋时说:“我代表意大利共和国总统授予你共和国骑士勋章。你是获得这一勋章的第一个中国人。你在意大利几年的记者生涯中,表现了勤奋和热情,以你的才智对意大利的情况作了很多如实的出色报道,为中国人民了解意大利、加强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新闻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迁,中国新闻事业无疑在中国历史上写下生动而深刻的一页,而作为具有“灵魂”和“旗帜”意义的新闻评论,在这历史的一页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社会经历深刻转型的30多年中,新闻评论经历了从内容到形式、从功能到格局的全方位变化,这些巨大变化既是社会变动的产物,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抗战爆发后,重庆在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中心的同时,也有自然而然成为了中国新闻传播中心和新闻教育中心。当时全国5个正规高校的新闻系,即有3个迁往重庆,加上后来在战争期间创办和复办的新闻院系,共有5个分布在重庆;即使当时西迁到成都的燕京大学新闻系和西迁到曲江的广州国民大学新闻系,从严格意义上讲,也与以重庆为中心的战时新闻教育的版图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  相似文献   

18.
《云南档案》2006,(3):21-22
《中国档案报》宁宇龙报道:5月10日,外交部第二批解密档案在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正式向社会开放。这批档案形成于1956年-1960年,总计25651件,366551页,文件种类主要是外交部在工作中形成的各类请示、报告、谈话记录、来往电报以及照会、备忘录等外交文书。  相似文献   

19.
王进 《新闻世界》2013,(10):153-15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有可能在中国国内引起反响,国内老百姓了解国际大事的愿望也与日俱增,这使得各大新闻媒体对国际新闻版块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作为一名都市报国际新闻版编辑,需要具备一定的选稿技巧,才能在浩瀚的普通新闻稿中“慧眼识珠”发现有重要价值的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到澳门——这个以“赌城”著称的国际性都市采访,被她深深吸引的,并非是随处可见的“娱乐场”、“典押铺”,而是小城无处不有的新意和中葡文化交融的民风民俗。空中鸟瞰那是1992年2月,澳门政府新闻司司长简明思与我初次见面,就热情相劝,飞上天去看看澳门,会对澳门的今天有所了解。可惜天公不作美,虽说是2月下旬,仍阴雨绵绵,寒冷异常。好不容易盼来一个晴天,经与澳门滑翔机协会联系,答应派最好的驾驶员送我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