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18,(5):106-110
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环节。针对传统实践教学难以培养创新人才的弊端,以滁州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基于"知行合一""协同育人"的理念,探讨了"协同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中,进行了"协同一体化"模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并就"协同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开展了问卷调查,对"协同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实施要求进行了总结。实践证明,"协同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而且能拉近学生与企业、行业间距离,让学生了解/熟知企业、行业情况,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可为地方应用型大学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实践智慧培养是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主要体现在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德性素养三个方面。理论上,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实践智慧培养主要在三个向度展开:知行合一——从理论到实践的提升;厚积薄发——由继承到创新的凝练;群己之间——从个体利益到群体利益的升华。实践上,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实践智慧培养需从顶层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和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存在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不相适应的现象,结合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和该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软件工程专业协同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从课程实验教学、实训平台建设、创新训练、协同培养等方面提出软件工程专业多维实践教学模式。课程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课程设计,强化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建设软件开发实训室、软件研发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创新能力训练,开展各类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校企共建并应用实训创新平台,协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基于认知结构理论的大学课程教学设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知结构理论引入教学模式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在新的教学观、教学大纲要求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思路、新模式组织课程教学设计是高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大学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跟踪调查,提出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课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提出了通过团队学习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法,采用团队学习模式的课程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参与性,实现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对钢结构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应措施,使钢结构课程教学多元化、课程设计工程化,实验教学丰富化,构建钢结构"立体化"教学模式,使钢结构教学向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方向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SWOT分析法对天津市高校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习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包括采用"校企互动式"实践教学方式、联合建立以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和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3个方面,并制定了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校企合作实习方案。通过校企合作,学院提高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企业降低了培养成本,学生增强了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三者实现了共赢。  相似文献   

8.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化工类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的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四化”教学模式。“四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工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于自动化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实验课、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的。针对目前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并实践了"以课内实践教学为轴线,以课外科技实践教学为途径,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以专业技能为重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集"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人才。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内容,模拟企业运作,参与项目开发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学是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培养高素质、技能扎实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要求还存在差距。高职院校革新的关键是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改变和创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科学有效的的实践教学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应适应金融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改变旧有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实行"以岗位技能为导向"实践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结合当前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努力改革,提出了一种适应于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分阶反刍"混合式学习培养模式,以紧密围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入门、融合、创新和提升4个阶段培养,拖拉反刍,培养人才。该模式遵循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普适性,可移植、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机械原理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双语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等方面的教学进行了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课程改革是应用型大学整体教学改革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为例,围绕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针对课程设计题目的选定、设计过程、考核等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与细化,通过课题自拟、实践操作多样化等方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禁锢、实验设备资源紧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软件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是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改进,以期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为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积累经验,为今后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财经人才本科教育是培养介于技能应用型和研究型之间的人才,在培养规格中突出强实践、善实务、懂流程、能创新的要求。本文介绍了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最后根据对现状的分析提出改革和探讨培养“应用型财经人才”会计学专业教学模式,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财经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京津冀地区工程人才的基本需求,指出了当前应用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改革思路和方法,即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构建企业深度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递进式培养的工程能力培养方法;创新校外实践教学运行保障机制,并进行了应用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8.
依据我校"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精神,通过对土木工程结构类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对课程设计的一体化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强化,分析了土木工程结构类系列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探讨了如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有关做法对地方高校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坚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结合"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构建该课程"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个层次"的应用型教学模式。即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主线,建设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平台,最终实现学员基础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层次能力一起提升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的引入对提高流体力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重要的教学环节。为了适应土木工程生产建设一线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新要求,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推进,本文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宗旨,对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创新与改革,整合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采取为期1年的企业顶岗挂职的实训方式,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