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学术界对“大跃进”时期文学现象仍持比较模糊的观点;以文艺创作的相关规律为依据,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和观点出发,较客观地分析了“大跃进”时期的文艺现象,并对《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一书关于“大跃进”时期文学的几个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大跃进”时期,广东省大力开展“劳卫制”,先后经历了全面推行、深入发展、形成高潮、转入低谷四个阶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对“大跃进”时期广东省的“劳卫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新时期各项社会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大跃进”这个失误应由中央领导集体负责,但中央领导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责任,又要具体分析。周恩来在“大跃进”之前是清醒的,他致力于反冒进,实际上推迟了“大跃进”的发生;在“大跃进”的决策上是无奈的,他始终处在被批评的位置上,无法反对;在“大跃进”全面发动之后是冷静的,他力所能及地为“大跃进”降温,努力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4.
"大跃进"运动是在批判1956年反冒进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兴起的。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紧紧跟随毛泽东的步伐,全力批判反冒进。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从1958年上半年开始,毛泽东全面发动和推进了"大跃进"运动。柯庆施继续紧跟,表现活跃,逐渐成为地方领导人的代表性人物。同时,他还树立了对毛泽东的盲目个人崇拜,使党内民主遭到破坏。柯庆施不仅在言论上全力支持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而且在华东地区积极付诸实施,不断提出高指标,促使中央和其他地方领导人加快跃进步调。柯庆施在"大跃进"运动兴起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汉大赋和"大跃进"新民歌产生的时代背景,特别是执政者的倡导所产生的导向性作用切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互动性影响的某些规律。即,当全社会对文学变革的要求和期待与执政者的倡导达到高度一致的时候,就呈现出社会政治对文学特殊形态的促进作用。但文学不是社会政治传声筒的本质规律,又决定了这种特殊文学形态或在变革中创新形态,或退出历史舞台的必然命运。从"大跃进"新民歌的深刻历史渊源,折射出汉赋文化的当代影响。  相似文献   

6.
1958年毛泽东发动的“大跃进”运动,深受美国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面临着来自美国的直接威胁,毛泽东选定以美国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追赶目标,这对“大跃进”高速度特征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为打击美国统治者狂妄骄横、目空一切的嚣张气焰,清除民族自卑心理,振奋民族精神,激励人民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毛泽东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大跃进”运动与中苏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跃进”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苏关系的演变对“大跃进”运动的发生有较明显的影响,表现在:首先,认识到苏联经验的缺陷,试图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党和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的根本动因,其次,苏联的赶超战略对中国“大跃进”运动的发动起了激励作用。再次,中苏矛盾的加剧对“大跃进”运动的发动及其进程起了刺激作用,同时,“大跃进”运动也对中苏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学界平台     
《教育》2006,(3):15-15
一位美国教授对中国高教的思考;争创研究型大学疑似“大跃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大跃进”时期生态环境问题论析——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跃进"运动中,河北省盲目修建的众多水库潜伏下一系列环境问题。过量开采地下水,过度深翻土地,使农业环境趋于恶化;捕杀麻雀导致生物链在一定程度上断裂;"大炼钢铁"运动造成矿产资源的滥采滥挖,林木资源的滥砍滥伐;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埋下污染隐患。"左"的指导方针不仅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也恶化了生态环境。重近利,失远谋;重生产开发,轻环境保护,这种短视行为带来长期性、累积性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0.
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大跃进”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兵团既无全国“大跃进”前那种急躁冒进的思想基础,也无全国“大跃进”前经济飞速发展的经济基础,因此,兵团工业“大跃进”原因不是“左”倾思想泛滥,而是形势所迫。  相似文献   

11.
信息失真与决策失误——关于“大跃进”运动的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跃进”悲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间决策者赖以决策的信息本身包含着大量虚假的、片面的材料,决策中心用这些材料来判断形势并做出决策,必然是不正确的。而真实地反映决策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严重缺位,使得决策中心在形势日益严重的时候依然对形势持有过于乐观的估计,没有厦时地修正、更改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悲剧性后果的产生。“大跃进”中决策信息与反馈信息的流动过程表明,信息失真才是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大跃进”中决策失误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第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战略"〔1〕,《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历经五个发展阶段,见证了我国农业生产由健康、稳定、高速的发展逐步走向急躁冒进的过程。也正是这个发展纲要,继承了之前存在于建设工作中的左倾冒进思想影响,并在随后指导实际经济建设过程中将这种影响不断扩大,最终在实际上成为了农业"大跃进"运动的总纲领,拉开了农业"大跃进"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大跃进”前后,毛泽东一方面基于现实,提倡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又视供给制为理想的分配模式,追求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因而他的分配思想一直徘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  相似文献   

14.
大跃进中新闻报道失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嗅进中的新闻失实,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概言之,1957年的反右斗争造成的社会政治气候为新闻界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嗅进在发 出现的争热以及左的倾向的强势地位,给担负着宣传大跃进这一巨大政治任务的新闻界造成了具大的政治压力;渴望出现奇迹的全民族包括新闻界缺乏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轻信杜撰出来的奇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学术研究现状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博德里亚所说的“内爆”,即纯形式内部的“增殖”、膨胀,是统计数字上的“大跃进”,可以说几乎是当年大跃进运动的又一次历史性的学术版重演。原因大致有三个:一可谓是“穷国学术政治”。是急于发展的赶超意识所致。二是历史上不断出现的全民动员模式、大跃进模式的老调重弹,遗韵回响,或曰旧病复发所致。三是受西方社会的“官僚体系”、工具理性、技术意识形态、数理计算模式的影响所致。其结果诱发学术犯罪、学术腐败,引导学术吸毒、学术卖淫,逼学术之良为学术之娼。我们已经到了应该大声疾呼:救救学术的时候了!因为已事关学术的存亡与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6.
大跃进运动是我党建国后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所犯的两次全局性错误之一 ,其后果十分严重 ,影响相当深远。这种片面夸大意志、情感、本能等非理性因素思潮的出现 ,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和历史原因。它既给新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阵痛 ,又促使我们呼唤理性精神在中国的张扬。深刻分析其发生的历史原因 ,总结其历史经验和教训 ,可以使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加强对理性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是毛泽东为了反"反冒进"而发动的全国性群众运动,在运动中"斗争哲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斗争哲学"在大跃进运动中集中表现为"不断革命论"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所谓"两条路线的斗争"。"斗争哲学"的广泛应用,使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呈现出两极性和简单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发生于中国1958年—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不仅给当时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一场巨大灾难,也给之后的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当时的国际背景、反右派斗争、毛泽东的使命感及忧患意识,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的体制缺陷四个方面,论述了大跃进发生的原因,希望我们能引以为戒,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更快地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大跃进”运动开始时间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跃进”运动开始或“正式”开始于1958年5月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这是目前史学界通行的看法。其实,“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7年10月。“大跃进”运动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产物出现的,作为“总路线”中心的“多快好省”是在1955年下半年就完全出现并很快响遍全国和贯彻到实际工作中的;作为“大跃进”运动开路方法的大辩论在1957年10月前后已被肯定并广泛使用开来,这就使得发动及进行“大跃进”运动有了有利条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批评“反冒进”的过程,也就是号召、部署“大跃进”运动的过程。中共中央在1957年10月前后,更是对“大跃进”运动做出了明确的部署;从1957年冬农业方面投入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的劳动力情况看,是“大跃进”运动中常用的“大兵团作战”组织形式;1957年10月后迅速出现的农业“大跃进”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大跃进”局面的迅速形成。农业、工业战线的“大跃进”运动,又推动了交通运输、商业等经济战线及文教卫生等战线迅速形成“大跃进”局面;1957年10月中共八届三中到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间工业战线和其他战线取得的成绩情况看,1957年10月后已是“大跃进”的局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