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定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与保定市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形势相比,旅游文化艺术品的发展却显现出滞后的状态,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各旅游景点的旅游文化艺术品缺少地方文化特色,大同小异,品种单一。本文针对当前保定市旅游产品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主要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保定市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广大农民的人均收入也随之增加,由此带动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基于近年来保定市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研究和分析保定市1995—2008年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趋势,同时探讨保定市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促进保定市农村居民消费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刍议许昌“三国曹魏旅游”与“文化型导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旅游已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灵魂。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为迎合满足旅游者文化、知识、信息的需求,文化型导游应运而生。2009年许昌市确立了"旅游立市"战略,"三国曹魏文化"成为许昌文化旅游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产品。文化型导游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推动、促进许昌"三国曹魏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这两个概念,由于其含义的多解而容易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在不少文章中,这种将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相混淆的情况比较普遍,说明很多研究者尚对这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认识模糊,所以常常把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理解为只是"旅游"与"文化"这两个不同概念的一种简单的叠加。因此,通过对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进行深入探讨,来厘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规范学术用语和发展学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泸州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资源的原生态保护较好,具备一定的发展优势。本文通过对泸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进行分析,认为泸州旅游应全力塑造"中国名酒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低海拔山水型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川、滇、黔、渝结合部旅游集散中心"的品牌形象,着力打造"生态文化"、"名酒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的旅游精品,并据此提出了进一步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加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使西藏成为重要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战略定位,同时提出"将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做精特色旅游业"。本文在研究西藏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契合点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旅游资源开发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7.
保定市"工业西进"战略及其实施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基于此,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保定市工业西进战略进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培育福建旅游精品 服务海西经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的战略定位,提出打造福建旅游品牌,服务海西经济建设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是扬州重要的支柱产业,依托"文化"与"生态"两张优质名片,"文化旅游产业"在扬州绽放出越来越迷人的光芒,为这座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注入了新的旅游内涵。本文对扬州文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扬州特有的旅游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罗江县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江县发展旅游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四川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四川三国文化旅游的推动使罗江成为了三国文化旅游线路中的一个"小站"。但是,成都武侯祠和其他比较成熟的三国旅游线路使得罗江三国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陷入一种"形象遮蔽"的窘境。本文在分析罗江现有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罗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即在完善目的地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开发设计出一套整体梯度旅游产品——品牌产品、重要产品和配套产品。  相似文献   

11.
文化旅游是扬州旅游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扬州的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展开研究,总结了扬州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指出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四项切实可行的对策:提升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加大对双东历史街区的文化开发力度;增加夜间文化项目,推出大型文化实景演出——《扬州运河印象》;采用影视营销、事件营销、音乐营销等创新营销手段;提出新的旅游形象口号"运河之都,名人荟萃,盐商故里,休闲宜居——新城扬州"。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态势使区域旅游空间整合关系研究成为国内外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重点.皖西大别山区域具有丰富的"红、绿、古"色旅游资源,但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方式单一、缺少多类型空间整合、主题特色定位不明确、深度挖掘不够等问题.皖西大别山应该立足于区域"三色"旅游资源的主题特色,坚持以组建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网络体系、优化组合周边地区备类型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研究创意性旅游项目等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策略,以促进区域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发展有四大规律,即求"特"避"同"、"快"旅"慢"游、先"物"后"声"、"奇"谋"实"功。打造"汉江文化风光旅游"这一品牌对做大做强襄樊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具有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和鲜明的襄樊地域特质、极强的统领功能和兼容能力、丰富的开发素材和多元化的开发潜质。打造"汉江文化风光旅游"品牌的战略构想:用三大特色旅游线路体系串联,整合汉江沿岸旅游资源,构筑襄樊旅游名城的经络骨架;实施"三步走",分阶段推进"汉江文化风光旅游"品牌建设。打造这一品牌的对策措施:注意坚守和积累;勇于创新、创意;以广阔的视野进行市场化的动作;加大旅游规划建设与城市建设等三个方面的结合融合力度;创造营造良好环境等。  相似文献   

14.
旅游英语教学中地方文化的渗透——以康巴文化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方文化是旅游发展和旅游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巴文化是一种极富特色和典型意义的地方文化,是旅游英语教学中难得的"乡土资源"。在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地方文化既是外宣、传播地方文化、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和提高涉外旅游人才素质的必要手段。其渗透策略应注意针对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单薄是造成乡村旅游品质低下的根本原因。加强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是一个多方联动的过程,以安吉"竹叶龙"复兴为例,从动态的视角剖析农村精英在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中的建构与消解作用。正视和应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一要以精英均势助推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二要加强精英与民众的团结,鼓励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临沂市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和旅游市场需求趋势,临沂市应选择蒙山生态自然观光和休闲养生度假旅游、地质奇观观光与休闲旅游、兵学文化旅游、"文韬武略大世界"谋略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和城区商务旅游等六类旅游产品作为主打旅游产品。深度开发,集中培育,树立形象,发挥主导和带动作用,不断拓展旅游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7.
《娄底师专学报》2010,(2):30-34
娄底市地处湘中腹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品位甚高,极具开发价值和开发前景。旅游观念滞后、资源开发粗放及设施配套不够是制约娄底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确立"旅游立市"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构建湘中旅游文化板块、加大旅游设施投入力度以及以服务提高旅游美誉度是娄底旅游文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其他地市的文化名城建设的经验和国内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在提升街区文化品位上的做法,为保定西大街这条"北方名街"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参考,西大街建设可以依托匾额文化、书局文化、故居客栈文化、影视文化建立特色文化经营模式,使这条文化街区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抓住新契机,把无形的文化含量转化为有形的资产,为保定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生态文化的视野对保定市农村文化生态中的农村传统文化、民间文化、革命文化产品和民间文艺资源等系统主要构成因素进行社会生态分析,探究了保定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深层原因研究,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并举,对保定市农村的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作出预期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其中"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被列为建设海西战略的重要组成。这一战略定位,给"五缘"优势凸显、持续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福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结合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的背景,提出了闽台共同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合力打造海峡旅游产品的科学运转机制和基本思路,促进闽台旅游产业在深层次上实现对接和海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