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被称作“天下言情第一人”的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长篇小说作品全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既因为其文字风格瑰丽诡奇,表达方式类似电影剧本,也因为其小说在选材上具有吸引电影创作者改编翻拍的诸多特质。李碧华在作家和编剧之间不断转换身份,其笔下的文字与影像逐渐生出纠缠不清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对同一素材的小说文本和电影剧本进行叙事学分析,说明由于小说和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自身的性质差异,使得同一素材作品的叙事结构各具特点。探讨了在小说文本改编为电影剧本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即创作者和读者的相对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冯云超 《天中学刊》2013,28(5):62-64
目前,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光彩异常,在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也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收视热潮。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潮流兴起的原因很多,改编过程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作者、导演、编剧、制片等多方合力打造文学影视改编作品,对于提升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剧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据《南方日报》消息,根据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改编而成的魔幻大片《美猴王》,将由英国作家、好莱坞编剧尼尔盖曼担任编剧。该片导演张纪中称,尼尔盖曼是一位英国作家,也是一位好莱坞编剧,以写奇幻小说见长,创作过《贝奥武夫》、《美国众神》等多部著名作品。  相似文献   

5.
蒋珊珊 《文教资料》2014,(36):131-132
电影《活着》是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原载《收获》92年第6期),影片中虽和原著有相同的人物和相似的情节,但是两者在叙述、主题两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可以称得上是两个不同的文本。本文意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小说《活着》与电影剧本,这两个具有互文性文本的异同,探讨由小说到电影的嬗变问题以及电影的改编对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电影《归来》的上映,使近年来炙手可热的编剧严歌苓再次受到关注。不论是其哪种题材的作品,都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对边缘人及小人物进行全新的阐释,而作品中故事性与视听感并重的叙事风格,也使其具有极强的改编艺术价值。通过对《金陵十三钗》《少女小渔》等作品的分析,指出严歌苓小说的叙事主题和叙事风格是其被改编的主要原因,进而揭示出严歌苓小说改编热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从小说到电影的剧本改编,涉及两个主要内容,一是时空串联方式,二是由文学语言到视听语言的转换.以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为例,通过从小说《长恨歌》到剧本《长恨歌》,再到电影《长恨歌》的分析,总结从小说到电影剧本改编的基本规律,并探寻其文学创作价值对影视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拟写电影脚本电影脚本和电影剧本不一样,通俗一点说,电影脚本是镜头组接,如同连环画,而电影剧本则是小小说,只是提供给你一个故事梗概,是提供给导演和演员以及编剧看的。电影脚本一般会列出镜头的长度、景别、构图、  相似文献   

9.
书虫俱乐部     
地球小男孩与外星老翁的故事反映外星题材的科幻作品,大多与战争、搏杀有关,而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外星人》却不落俗套。该小说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科茨温克尔根据梅利莎·马蒂森同名电影剧本改编而成。作者以热情和幽默的笔触,娓娓动听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地球人和外星人之  相似文献   

10.
《白鹿原》是陈忠实先生的力作,这部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具有博大精深的艺术境界。该小说自问世以来,影响十分广泛,在国内外有着庞大的读者群。自电影《白鹿原》公映后,各方面争议不断,鉴于此,试图从素材取舍、人物选取、叙述角度、道具选取、核心内涵表现方面来就小说《白鹿原》改编成电影剧本进行思考分析,提出关于小说《白鹿原》改编电影剧本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1.
电影《钢琴教师》整体还原了耶利内克小说概貌,基本忠实于原著。在改编过程中,其出于艺术形式转换考虑,对小说叙事结构做出调整,导致在思想上与小说相较显得不够全面和深刻,甚至异质。这种改编正是从文本到影像的互动和异质过程。此种改编对比研究,从横向和纵向多角度理解作品,更有益于深挖作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承认。每当听说我们喜欢的动漫作品要被拍成真人版本的时候,我对将要出现的作品并不觉得有多高兴。美国的动漫粉丝可能到现在才逐渐意识到真人改编动漫的存在,但这样的(改编)电影和电视剧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13.
吕鹤 《鸡西大学学报》2014,(12):149-150
拟从小说影视化的角度将小说与改编后的电影对比,在审视中,分析比较改编前后叙事方式、语言等变化,梳理小说与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关系。以此为契机,搭建起电影与文学沟通的桥梁,从而拓宽电影剧本来源渠道,也将繁荣影视文学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文坛众多的女作家中,池莉是最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家之一。随着视觉时代的到来,池莉的小说走势更加强劲,销量经久不衰;加之她的作品被频繁地改编成影视剧,更使她在文坛上保持着"高温"状态。从传播学、文艺学、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一部好的小说加上优秀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是池莉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国王     
《家教世界》2011,(7):53-53
2011年春天,电影《国王的演讲》横空出世。这部修改了近50次的电影剧本,震撼了整个影坛。它一举获得了2011年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它的编剧——大卫·赛德勒,凭借精巧的电影剧本获得了最佳编剧奖。你知道么,这部精彩的电影背后,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真实的励志故事……  相似文献   

16.
英语原声电影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真实而地道的英语,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并能欣赏到英语语言文化的真正内蕴。电影中的音乐以及英语歌曲的教唱也能激发起学生学好英语的兴趣。电影剧本的改编以及表演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广东音乐"是属于我国岭南地区的一种民族器乐音乐,形成于二十世纪初.因此"广东音乐"改编合唱的作品是属于器乐音乐改编合唱作品的范畴之内.器乐作品改编成声乐作品,必定会有为改编的作品重新填词的工作,部分作品为了更贴近音乐的要求,运用了大量的虚词.由"广东音乐"改编的合唱作品也经常使用虚词,其使用手法与作用各有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阿Q正传》的电影改编可以从编剧和导演两者来分析。编剧上,主要有情节的改编、人物和故事场景的设置、小说第一章“序”的改写三方面,前两者基本上成功,主要失误是没有添加一些必要情节,观众对阿Q缺乏认同感,后者则基本上失败了。导演上,画外音的运用多数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影片风格的把握上不够准确,喜剧性过强,悲剧况味不足,其他一些导演处理也存在失误。  相似文献   

19.
刘莎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4):18-20,17
影视文本是数字化时代的重要文本类型,常来源于对文学文本的改编。从文学文本到影视文本的改编,涉及到因为传播媒介不同而出现的一些表达方式的转变。一部优秀的改编影视作品,是对于原著精神实质把握的作品。以张艺谋的影视作品《活着》对小说的改编为例,说明一部优秀的改编作品,并不是亦步亦趋的忠实,而是一种同曲变奏的忠实,是超越的忠实。  相似文献   

20.
潮州歌册对同名话本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进行情节增删、细节创新、字词更替等文学叙事改编,并融入潮汕民俗风情,体现说唱文学艺术特色。相较于话本小说,潮州歌册传播环节发生显著改变:传播方式从案头阅读到口耳相传;传播者从书商文人到说唱艺人;接受者从广大市民阶级到特定女性群体。立足歌册与话本小说传播要素之变化,可考察蒋兴哥故事因何改编、如何改编和改编效果等问题,认识书面作品与说唱文学两种文体表现方式、审美情趣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