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灾后心理援助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大量心理工作者积极热情地深入到灾区的学校进行灾后心理援助。爱心和热情无疑是宝贵的,但光有爱心和热情远远不够,对灾区学生的心理援助应当在科学、有序、规范的基础上开展,才能确保心理援助的质量,切实达到抚慰灾区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健康成长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灾难带给人们身心的严重后果,探讨应激理论的特点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的角度提出灾后心理危机的特点及相应的干预策略,并进一步指出建立完善的救助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灾难心理援助成为了迫切的时代需求。灾难心理援助的本质是帮助受灾民众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心理平衡,形成动态的耦合关系。灾难心理援助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需要综合应用各种方法,加强灾难心理援助体系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后,灾后心理援助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给灾民缓解心理危机的同时,心理援助工作也受到很多质疑,主要是由于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灾后心理援助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第二,灾后心理援助实施过程存在问题;第三,灾后心理援助服务缺乏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灾难的心理应对与心理援助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灾难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考验。应激理论有助于理解灾难对人身心的影响。个体对灾难事件的认知评价是决定应激反应的主要中介,问题取向与情绪取向是主要的两种应对策略。对灾难应避免消极反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应对,国家亦应建立完善应对灾难和危机事件的心理援助系统。  相似文献   

6.
重大灾难事件会直接或间接地给人群的心理带来严峻考验,大学生本身面临较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文章通过分析灾难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提出高校大学生心理援助的干预机制,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重灾后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帮助大学生尽快地恢复心理健康,更好地恢复和维护灾难发生后高校的教育秩序.  相似文献   

7.
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充满压力和挑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心理援助工作者必须具备危机干预知识和技能,要做好自我的心理保护;早期的心理援助工作要多陪伴、多倾听.  相似文献   

8.
与其担心一个不确定的传说,不如面对现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们今天也要快乐地过。  相似文献   

9.
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充满压力和挑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心理援助工作者必须具备危机干预知识和技能,要做好自我的心理保护;早期的心理援助工作要多陪伴、多倾听。  相似文献   

10.
11.
灾后心理援助非政府组织的协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援助,既是汶川大地震后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灾后重建的重要条件。非政府组织是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重要力量,但非政府组织在此次抗震救灾中严重缺乏协调。科学有效地开展灾区心理援助工作,非政府组织的协调十分重要。对非政府组织的协调问题提出了灾后政府要致力于建立心理援助的转介和分工制度、各组织之间分工合作、人力资源的组织与协调、组织有效的可持续的培训活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宋秋前 《教育研究》2005,26(6):74-78
针对过去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教学预设等弊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及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实践中出现了有些教师因滥用、误用探究学习或一味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而影响新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现象,为此应特别注意正确处理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使用PTSD-SS和SCL-90量表进行两次问卷调查,以了解地震9个月和18个月后震区居民的心理状况;对接受过心理援助的居民、心理援助人员、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以了解灾后心理援助的模式、经验和问题,为以后的心理援助提供依据和建议.结果显示:(1)重建期震区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心理状况较差,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SCL-90的检出率都较高;(2)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躯体化和睡眠饮食问题最突出;(3)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年人群体和失去孩子的父母心理问题最严重;(4)"灾后环境及救灾满意度"能负向预测PTSD和SCL-90的症状.因此建议心理援助应长期持续地开展,并建立健全灾后心理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4.
吴子钟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5):39-41,55
全陪导游是旅游团队中的核心,是联系游客与地接导游的纽带,但又往往是矛盾产生和解决的关键人物。在团队出发前,全陪导游要与团队的销售人员和计调人员沟通,做足准备工作;在行程中,不仅要处理好与地接导游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司机、领队甚至每位游客的关系。一旦处理失误,则矛盾容易升级,后果难以控制。所以,全陪导游须掌握如何与相关人员处理关系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增强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要提高教育质量,固然需要做好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但与此同时,理顺成人教育所面临的各种关系,同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的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比如利益矛盾凸现,干群矛盾比较突出,民族宗教问题有所滋长,群体性事件增多,矛盾斗争形式的对抗性增强,思想文化领域的矛盾错综复杂等。接着,提出了对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三点基本认识,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仍然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人民内部矛盾斗争形式的对抗性增强,但并没有改变人民内部矛盾的非对抗性质;要全面理解矛盾动力论,慎重对待矛盾两个方面的统一和斗争。最后,提出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对策思考,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治本之策;增强群众观念,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所在;加强教育引导,严格依法行政,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办法;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干部能力,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灾难事件虽然会给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身心创伤,但也会不同程度地激发他们内在的复原力,发展出对抗灾难的勇气和智慧,并让他们获得自身的成长。汶川地震灾后,青少年的复原力能够直接降低PTSD,提升自尊,发展应对技巧和能力,促进社会交往并获得更多社会支持。激发灾后青少年复原力需要从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四个层面促进危险因子、压力事件与保护因子之间的平衡。因此,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需要强调"优势为本"以及赋权的价值理念,坚持人与环境互动的运作框架,灵活运用多学科的工作方法,实施在地化和文化敏感性的心理重建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必须在正确理解教学中心论的基础上,弄清教学与学生工作、教学与研究、教学与其他管理工作的关系,从多角度努力,始终将教学工作摆在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贫困生的帮扶更多的是集中在经济扶贫上,而忽略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扶贫,需要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摆正其心态;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增强其自信;拓展社会勤工助学渠道,培养其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逐渐引起了重视与关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救助已成为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研究与工作经验,对贫困生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救助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