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测量太阳高是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教学中通过观察照射在地球上太阳光的角度变化,可以了解四季气候变化和地球上同一季节、不同地区温度差异的原因。太阳高度测量仪是进行这项活动所必需的仪器。下面介绍一种自制简易太阳高度测量仪的方法。太阳高度测量仪(如图)的制作材料是:一块薄木板或薄泡沫塑料板和一根稍粗的铁丝。制作时,先将木板裁成200×200mm的正方形。确定木板的中心后,在木板上以中心为圆心画同心圆,内径(单位:mm)分别是:86.6,71.4,59.6,50,42,35,28.9,23.3,18.2,13.4,8.8和4.4。然后在木板对角线与圆相交的位置上分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常识教材第一、二册都讲到要学生测量太阳的高度,而第一册中讲到测太阳高度的方法时说:在木板上竖直钉钉,阳光下测出钉长及钉的影长;再以此两数据为两直角边做三角形,测出钉与影所成的角度,这个角度即为此时太阳的高度。这种方法太麻烦,既要钉直钉子,又要放平木板,更要教学生使用量角器的方法。因我们面对的是刚由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们学校地处大漠边陲的石油城,自然教学的许多材料靠自己找,许多教具靠自己动手做,学习《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一课,没有现成的教具,我们就找宋了废旧的课桌抽屉面,和学生一起锯成长方块状木板,又找来小钉子、锤子、直尺、三角板、量角器,自制简易测影长的装置。同学们拿着它到室外实地测影长,再画图,用量角器在图上量出当时太阳高度角的度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  相似文献   

4.
五年级自然教材中有一课《测量太阳的高度》,学校只有2个太阳高度测量仪,实验仪器是按Ⅲ类标准配备的,而有67个学生,这实在不够用,书中有自制太阳高度测量器的方法,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做。但实验效果不很好。我改用量角器固定在一个平面上直接读数,做成了一个既简单又易操作的太阳高度测量器,具体做法如下:1 制作材料  薄木板、透明胶、明胶片2 制作方法  把薄木板用透明胶粘成一个长22cm,宽8cm,高8cm的长方形小盒子,在它相对的两面正中心各钻一个直径为3mm小孔,使其在一条直线上。在其中一面的孔上用胶带固定一张涂黑的胶片(看…  相似文献   

5.
1.测定太阳高度小组 测定太阳高度小组,从1983年开始测定每个节气的太阳高度和气温的变化。至今坚持两年多了。 方法是用一块面积约900cm~2的木板,中间直立一个5cm长的铅笔头作为测  相似文献   

6.
简易太阳高度测量仪松滋市大岩咀乡教研组(434215)肖章良制作材料直径为50cm的圆三夹板(或木板)一块,长12cm的竹签一根。制作方法1.在圆三夹板的中心钉一个眼,将竹签垂直钉入眼中,并使三夹板上的竹签长10cm。2.以竹签的基部为圆心,分别以1...  相似文献   

7.
自然第一册《怎样测量太阳的高度》一课要求学生掌握测太阳高度的技能。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讲清道理,为技能形成打下知识基础。 “道理”是技能的知识基础,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做,就不会有自觉的行为。《怎样测量太阳的高度》一课主要应讲清以下2个道理:①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用太阳的高度来描述,太阳的高度用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构成的角度来表示,②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长可以间接测定太阳高度的原理。这个原理是测定太阳高度五个步骤的理论指导,又是学  相似文献   

8.
教材要求学生在两年的时间里长期坚持观测太阳的高度变化。测定太阳高度是学生记自然日记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气温变化的重要依据。若每次测量后都要画图计算,比较繁复、费时,影响学生长期坚持记自然日记。这个测量仪直观性强,可见度大,可供多人同时观察使用,用法简便,制作不难,可作为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学生制作。  相似文献   

9.
“太阳高度测量器”的设计与制作襄阳县朱集镇小学陈兴盛(441100)我在备《怎样测量太阳高度》一课时,觉得课本中讲的五个步骤做起来较繁,而实验室只有一个用来演示的太阳高度测量仪,并且和课本中的五个步骤联系不太紧密。我把课本中的五步联系起来,制作一个操...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设计出一套实验室供电新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将引入实验室的单相电源线,经过双刀单掷闸刀开关,引上天花板,然后沿教室纵向分成平行走向的两对干线,并固定好。 取长约1.8m(视教室天花板的高度酌定)宽6cm、厚约2cm的长条木板,刷上白漆。然后在其一端钉入一枚直径4mm的粗元钉,其外留长度不小于4cm。在靠元钉一端板面上,固定好多孔电源插座(板)和长方形保险丝盒,接好电线。该电线宜用胶皮硬导线,紧固在木板上。电线长度应超过木板30~40cm,超长部分绕成螺旋弹簧状备用。木板的另一端装上铰链。整个木板装置如附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五年级自然教材中有一课<测量太阳的高度>,学校只有2个太阳高度测量仪,实验仪器是按Ⅲ类标准配备的,而有67个学生,这实在不够用,书中有自制太阳高度测量器的方法,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做.但实验效果不很好.我改用量角器固定在一个平面上直接读数,做成了一个既简单又易操作的太阳高度测量器,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锦明 《物理教师》2000,21(3):36-36
1999年秋分(9月23日)这一天,我和物理兴趣小组的几位学生进行了一次测量本地区地理纬度的实践活动.我们几个人来到宿舍楼的楼顶,从上面放下一条细线,线的下端系一小重物,当重物刚好接触地面时,在线与楼顶齐平处做好记号,在记号处把线剪下来,则线长就是楼的高度.由于线较长,为了便于测量,我们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先把线折成16折,量出折叠后的长度,再乘以 16得出楼的高度约为 17. 80 m.然后在正午时分用同样的方法测出楼的影长约为10.00m.影长除以楼高之商,就是正午时分太阳偏离竖直方向的倾角的正…  相似文献   

13.
好不容易盼到了一个大晴天,而且到了周五,要等到下次上科学课再借“老天”的笑脸,恐怕不易。早在前两天,我就准备好了上课时用的实验材料——温度计、太阳高度测量仪、涂了一圈油漆的竹竿、卷尺。“这次,同学们测量太阳高度应该会很顺畅。”我自信地想。  相似文献   

14.
简易“太阳高度测量仪”的制作谷城县粟谷乡教管会朱道军(441713)小学自然课本第1册第13课介绍了用作图法测量太阳高度,这种方法把测量分成了5个程序。我认为这种方法在教学时既费时又费力,学生在测量时也不便于操作,因此我设计了仅用量角器和直尺就可测量...  相似文献   

15.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2-05多年来,我在教小学自然《怎样测量太阳高度》一课时,经常遇到阴雨天气,无法用量影作图法和配备的传统教具“太阳高度测量仪”进行直观教学。为了更好地按时完成当堂课的教学任务,我自制了在晴天、阴天、雨天都能教学的教具“多用太阳高度测量仪(图1)”供自然教学的同行参考。1制作原理用一黑色细导管其内的一端安装光敏电阻,连接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光投入管内时内阻减小,未投入管内时内阻增大为自动触发,集成电路发声,细导管箭头所指的角度为当时的太阳高度。其原理如图2。2用途特点a.用途…  相似文献   

16.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运用这个简单的关系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问题.请看:●例1如图1的四边形ABCD是一个工件平面图,它要求AD和BC这两边的夹角应等于30°,甲、乙、丙三个生产工人在检验工件是否合格时,产生了以下的争论:甲:要检验AD和BC的夹角是否为30°?应延长AD和BC,设交于点O,然后检验∠O是否等于30°就可以了.乙:这样太麻烦了,我看只需要分别测量出∠A和∠B的度数就行了;丙:我想量出∠C和∠D的度数也可以检验AD和BC的夹角是否等于30°?甲:分别测量∠A和∠B的度数,或者测量∠C和∠D的度数,两种方法虽然都比分别…  相似文献   

17.
贵刊在2004年第七期(上半月刊)中刊登了青海西宁市马登新老师的<用太阳光与指南针测定磁偏角的实验设计>一文(以下简称马文).马文在实验操作中说:"取一张白纸,平铺并固定在木板上,将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然后在白纸上立一根细直杆,在晴天中,太阳光被细直杆挡住在白纸上形成一条影线,用铅笔描下影线的两端点AB,连接A、B便确定了东西方向."接下来马文指出:"做线段AB的垂线EF(南北方向线),线段CD(指南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EF的小夹角便是磁偏角,用量角器量出它的度数,就是所测地点的磁偏角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1.材料:①选长25cm、宽18cm、厚1cm和长20cm、宽14cm、厚1cm的两块木板。②螺钉3个、线锤一个。 2.自制方法:如下图(略) 3.使用说明:①将测量架对准太阳方向,使立竿的影子落在量度器的刻度上;②调整底座的螺丝,使线锤与测量架上的纵线重合;③观察影子顶端所指的刻度就是当时的太阳高度。 4.实验特点:制作方法简单,使用便于操作,读数直观,学生容易操作和观察,室外观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王振华 《考试》2014,(4):28-33
<正>一、有关天气知识的准备学天气系统当然要知道什么是天气或天气现象。高中阶段我们主要研究的天气现象包括气温、风、阴晴、降水等。1.气温与气温变化气温指大气温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指的是近地面气温(是距地面1.5米的百叶箱中的气温)。气温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静止空气的气温变化,二是运动空气的气温变化。近地面静止空气的气温变化主要与地面温度变化有关,而地面温度变化与太阳高度有关。一日内,日出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地面温度升高,气温也升高,太阳高度正午达到最大值,地面温度滞后1小时左右达到最大值,气温再滞后1小时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降低,再日出前后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20.
1 利用塑料泡沫板代替木板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中,前者是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形木板上,后者用大头针把白纸放在方木板上,但图钉与大头针都容易损坏。 利用泡沫板替代木板可弥补上述缺陷。选择边长为25cm,厚度2cm左右的塑料板,用白板纸在它平整面上粘复一层,然后在它的一边中心点钻一小孔,以2cm长的细竹筒穿进孔内。用一根元钉插入竹筒里钉于桌面上,以元钉为A点,便可进行前一个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