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点学习体会●时事部实习学员黄启文个性出质量报纸办得好不好,吸不吸引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一篇文章写得好不好,能不能编发,有没有影响,同样需要有与众不同的东西。因此,能不能拿出别人没有,而自己独有的东西是编辑部最为关注的。体育组采编军队题材的体育新闻,在内容上题材局限性较大,在版面位置和大小上也不占优势,如何经营好这一小块阵地,是体育组乃至时事部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他们推出了《强身健体谋打赢》专栏报道部队的群体工作,比之一般新闻,贴近性更强,可读性更大,官兵来稿踊跃,但栏目推出一段…  相似文献   

2.
我常常在灵魂深处自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拴 《新闻窗》2007,(5):21-22
范长江新闻奖是我国1991年设立的中青年记者的最高荣誉奖。贵州日报赵拴同志是贵州省获此奖项的第一人。应本刊之约,赵拴同志写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其中不仅扼要概括了自己从事记者工作的艰辛历程和采写经验,而且讲了新闻工作者在难以避免的种种诱惑面前,怎样切实遵循职业道德,怎样做人。他对自己提出的敬业、责任、良知的要求,也是每一位新闻人应该坚守的基本职业操守和努力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4.
于次 《新闻导刊》2004,(5):50-50
在今年的拿国新闻界“三奖”评选中,我荣幸地当选了全国“百佳新闻工作”,对于这一殊荣,自己是做梦也没想到:作为一个38岁时才从教师职业改行搞新闻、半路出家的记、编辑,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而且是第一个进入“百佳”行列的体育记,心里真是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5.
6.
7.
历史的车轮将我们载入了一个科技文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类精神与智慧高扬的崭新世纪。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多极世界,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为了准确及时地、客观真实地反映这个世界的千变万化,新闻记者、编辑就必须具备快速反应的素质。 任何一张报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当然,报纸的快速反应,离不开记者对新闻的敏感程度与主动精神。但仅靠单个记者的灵敏嗅觉和快速反应、追踪报道是不够的,还要靠编辑与记者相对同步的快速反应和策划意识。使全编辑部上下在第一时间完成相关信息的沟通;这种沟通必须是由编辑部内部形成共识、统一指挥,以控制反应的适度并对决策进行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8.
刘枫 《新闻传播》2007,(3):35-38
回想起来,自己这大半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当记者——从青年到中年,一直朝着一个目标去努力——做一名忠于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我是河南油田钻井管子站一名普通技术工人,却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1992年以来,已在40余家报刊发表新闻、艺术摄作品近500幅,30多幅作品获奖,现为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回顾8年来业余摄影经历,我的摄影之路苦辣酸甜、坎坷不平。我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在油田工作近30年,当全家从农村迁到油田实现团聚的第二年(即1989年),父亲就因积劳成疾去世。年仅17岁的我,当年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记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向各社会群体学说话,把领导的话学给群众听,把群众的话学给领导听,把专家的话学给外行听,把少数人的话学给多数人听。怎样才能把说话学得让不同群体的人爱听、听得懂、听得进去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呢?这就要求不断加强记者的学养锻炼。记者学养包含的内容很多,如何才能把握  相似文献   

14.
具有一副理性的眼光,应是一名新闻记者、报纸编辑的必备素质。面对一件新闻素材或来稿,如果首先运用科学的思维和理性的眼光进行一番审视判断,做好去伪存真的工作,就可以避免或减少报纸宣传的负面效应,也就有益于增强宣传效果。笔者身为军队报纸编辑,这里结合平时读报编稿遇到的一些实例,一孔之见地谈谈新闻工作者的理性思维和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今的我越来越深爱着我的故乡——西藏,这片高天厚土。 很多年以前.我对我的故乡感觉不出什么.也不知道她的真正吸引力在哪里.不知道她的底蕴有多深,更不知道她给了我什么.  相似文献   

16.
梁衡轶事     
贾静  成青华 《记者摇篮》2002,(11):24-24,37
  相似文献   

17.
《新闻知识》2002,(12):50-51
今年记者节前夕,华商报社开展了评选明星编辑名星记者的活动。他们采取内外结合的评选办法,在报上公布了20名侯选人的照片、简历及选票,共收到读者选票4500多张,报社全体员工也进行投票,最终产生了11名明星编辑和明星记者,于11月9日在报上刊登。这一活动提高了该报记者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了报纸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8.
平时我们读报纸,经常会发现一些语言经不起细致的推敲,说明编采人员在使用自己的母语时还存在着随意性,缺乏一种正确的语感,或者说对不规范的语言缺乏敏感性。一、缺少必要的句子成分我们主张报纸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句子去表述新闻内容,避免语句表达上过于口语化的倾向。但是某些报纸上随意省略成分、语句缺胳膊少腿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如:“经过领导班子研究,很快将干部实行竞争上岗的实施方案,提交到车站民主议事会,得到了表决通过。”(《工人日报》2002.4.18)“在捐资助学活动中,3个学期就筹集助学资金134…  相似文献   

19.
赖龙光 《新闻窗》2005,(2):51-51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大功能,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也是新闻工作者手中的有力武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从事舆论监督部门的编辑记者们却倍感舆论监督的艰难和风险,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尤其是党报的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20.
谁能忘记引导自己走上成才道路的老师呢?恐怕没有人会。记得自己刚入伍时,新兵连指导员为了培养战士的写作能力, 挖掘连队人才,特办了份《连队之声》简报,偶尔会有我的诗歌、散文在小报上露露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