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力是一种吸收和理解语言材料所载信息的交际能力。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听的时间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听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听的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加强学生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逐渐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但据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中最感困难、头疼的仍是听力理解。听力理解的障碍是什么呢?如何才能提高中学生的听力水平呢? 一、听力理解障碍分析 1.语言知识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听力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听不懂或听不好,势必影响语言交际。此外,听力测试在高考中占20%的比例,也足以体现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听力教学效果仍然普遍令人很不满意。为此,本人结合英语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英语听力教学的体会,以期和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听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中,重语言基础的学习、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的现象还很普遍,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还很低。怎样提高听力学习效果是学习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影响听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阐述了文化因素、听力技巧和语音方面对听力水平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对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听力理解的能力是语言使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从事交际活动所用的时间中,9%用于写,16%用于阅读,30%用于说,而45%则是听。听在日常交际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在英语教学中,听力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最大障碍。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很多,其中语音知识是学生较为薄弱、最易受到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罗亚萍 《南昌教育》2004,(11):12-12
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技能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径,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有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和的45%。由此可见,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必须对听给予足够的重视。但目前英语教学中,初学英语的学生普遍对笔试能得心应手,而对听力考试却望而生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影响英语听力提高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功能是交际,英语也不例外。在人类交际、交往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听的能力。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的统计,听、说、读、写语言交际活动在人类活动中所占实际的时间分别为:听45%,说30%,读16%,写9%。尽管这样,许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听力的重要性。不重视听力训练,致使他们的听力水平很差,不但不能应付听力测试,而且由于听不懂,根本无法与外宾交流。目前大部分高职生已学习了六年英语,仍有许多人处于既听不懂又说不出的“聋哑”状态。是哪些因素直接导致学生英语听力进步如此缓慢呢?又有哪些措施可以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现代社会中有声交际的使用率大大高于其他类型的交际,这一现象表明听力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交际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非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听力一直是我国学生的弱项,是我们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最为薄弱的一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一、听力课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课程 听是英语学习中学习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是英语学习者应掌握的技能之一。尤其是在有声信息交流的地位急剧上升和国际人员往来日趋频繁的今天,更显示了听力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因为听的意义在于与人交流,听力产生了障碍,就很难与人交流与沟通,根据美国保尔·兰金(Paul Rankin)教授的统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语言文字使用和语言信息获得中的75%是通过听说来完成的,其中听占45%,说占30%,读和写分别只占16%和9%”。因此,听作为人际间的语言交际行为,在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9.
听是语言习得中,领会和吸收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听力理解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面。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大量信息的输入,才使语言学习达到流利的输出。随着听力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比重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注意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上的问题。然而,由于听力课时安排不充分,听力教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听力学习者出现学习兴趣下降出现学习动机减退现象。同时由于学生对于听力的态度,听力策略和听力技巧使用不当以及学生听力学习自主性差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听力现已成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吴燕春  徐丹 《文教资料》2013,(33):185-186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著名美国外语教育家Rivers和Temperly在1978年就“听、说、读、写”这四种语言基本技能在人们日常交际活动中所占比例得出了相对科学的结论,其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听”在语言学习和日常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英语学习中,凭借听力练习,可以大量且快速地复习学过的单词和词组,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知识面,更多地掌握同一词的不同用法,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由此可见。对英语学习来说.培养和全面提高听力能力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听力教学在培养高职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掌握能力和在实际工作中的英语运用能力两个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高职院校的听力教学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听,是语言的基础;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前提。在英语教学中常强调听、说、读、写4种技能的培养,其中听说是学习语言的基础,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听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听力好的学生,在交际、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都很强。所以,听力是中学生学习英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能之一,而且它在英语试卷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  相似文献   

12.
陈连红 《考试周刊》2012,(86):83-83
听力是一种倾听别人且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是语言过程的第一步,是心理素质水平的检测。听力课的重要性不应被忽视,它是日常英语的活动,与读、说、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听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杨淑玲 《陕西教育》2009,(10):53-53
一、听力教学在整个外语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间交流加强,英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听懂”是最基本的要求。据统计,人们在语言交际中45%的时间用于听,说占30%,读占16%,写占9%。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克拉申曾说:“无论儿童或成年人,在语言学习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听力理解在外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而听,正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改革后的新题型中,听力部分占了高达35%的比重。然而,近50%的学生认为目前英语学习中最感困难、最为头疼的是听力理解。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笔者想就此略陈微见。  相似文献   

15.
听是人类进行语言交际最初始、最基本的环节,因此,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英语是一种外来语,学生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听力障碍、主要包括语言知识障碍、母语干扰障碍、文化背景知识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克服听力障碍,以提高听力水平,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听力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语言技能,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是英语学习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它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重要前提。在日常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会面临各种听力问题。本文以具体例子为依据,从语音、词汇和语法、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家庭环境等方面对影响听力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相信能对提升听力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听力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听力的提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章试结合教学实践对听力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的语言及非语言障碍进行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着眼全局、划分阶段的听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由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四个方面组成。听力不仅是英语学科的重要内容更是学习英语这门语言学科的基础内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做好听力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听力是英语教学中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之首,其中听说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听更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听力是一种迅速、正确地辨音,解意,并对听到的信息作出反应的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学习语言,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条件。听力能力作为接受性技能在英语基础教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的地位日趋提升,对听力方面的要求标准也就越来越高。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听力教学是获取信息最重要、最初始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在外语学习中,听力作为一种输入性技能在语言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言的输入是语言学习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听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听力理解中运用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