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误差和错误误差是指正确方法测量时产生的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产生的原因既与测量工具有关,如测量仪器不可能造得绝对准确;又与测量的人有关,不同的人在估读时估读位一般是不相同的。可见,无论选择怎样精密的仪器,用怎样好的实验方法,误差都不可避免,只能是尽量减小。而错  相似文献   

2.
1.需要估读的仪器 在常用的测量仪器中,除游标卡尺、秒表、电阻箱等仪器外,其他仪器如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压表、电流表、天平、弹簧秤等,读数时都需要估读.因为最终的读数要以有效数字的形式给出,估读最后一位要和误差所在位置一致.那么,究竟估读到哪一位呢? 2.操作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究竟估读到哪一位数字,应由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即最小分度值)决定.具体操作时,仪器的最小分度值除以2,所得数字的  相似文献   

3.
实验中的误差主要来自: (1)测量仪器不够精密; (2)估读仪器示数欠准; (3)实验步骤不合理. 上述前两种误差不可避免,后一种误差应尽力避免.现以几例说明合理安排实验步骤可以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考不断考查测量仪器的读数.为了提高测量精确度,绝大部分仪器的刻度都要进行估读,估读数是由于被测量数值介于测量仪器最小分度值之间某位置而读出的数.虽然这一位数字不够准确,但是它客观的反映了测量事实,所以读数必须带上这位估读的数字.  相似文献   

5.
梁银贤 《甘肃教育》2020,(6):190-190
历年高考把基本仪器的考查放在突出位置,但从高考评卷分析反馈的信息看,考查基本仪器测量的读数试题(主要是读数取位估读问题)失分还是相当严重的。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熟练掌握这些仪器,不清楚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有效数字概念及其读数取位问题,所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估读方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一台仪器的最小刻度是多少,它的测量结果就可以准确到多少。比最小刻度小的值就要靠估计读出,而估读的数字是有误差的。估读数字应该读且只能读一位。大多数中学物理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值是一个单位、二个单位和五个单位,测量结果也就可  相似文献   

7.
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明确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螺旋测微器、天平、电表等13件基本仪器,历年高考也把基本仪器的考查放在突出位置,但从高考评卷分析反馈的信息看,考查基本仪器测量的读数试题(主要是读数取位估读问题)失分还是相当严重的。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全面熟练掌握这些仪器,不清楚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有效数字概念及其读数取位问题,所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估读方法很有必要。一、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则读数测量测得的数值只能是近似值,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值称之为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有误差的。在中学物理实验中,要求测量时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则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经常参加省内、国内高考物理研讨会,发现一线教师向与会专家们咨询最多的莫过于欧姆表是否估读,如何估读两大问题.于是对大量考查欧姆表读数的高考试题、模拟试题、联考试题进行汇总分析,得出有关读数问题大致有以下五种观点.1.欧姆表盘刻度不均匀,本为粗测,无需估读.2.一律估读到下一位.3.X1档估读到下一位,其余档位不估读.4.指针指到整刻度不估读,非整刻度估读.5.由于欧姆表难于估读,测量结果只需取两位有效数字.读数时注意乘以相应档位的倍率.对于第一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虽然欧姆表为粗略测量阻值的仪表,但我们测量的目的是希望测量结果能尽量的接  相似文献   

9.
胡颖毅  张恩德 《物理教学》2023,(4):71-76+58
本文从试题分值、实验内容、知识点和考点类型等角度对近十年全国大纲或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进行总体分析,然后再对高考物理实验读数试题按需估读器材类、无需估读器材类、实验数据处理类进行分类分析,最后提出高考物理实验读数的教学策略:重视归纳各种读数类器材读取的教学;重视测量器材的读数原理;重视无需估读器材的误差来源;重视图表对实验数据的表达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朱建廉 《物理教师》2014,35(11):50-50
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流行着一个错误的观点,即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本文从2个方面论证了该观点的错误:(1)如果没有估读,则测量结果中的那一位不可靠数字便无出处,进而使得我们无法以有效数字来记录测量结果;(2)从游标卡尺的使用操作流程上来看,在其读数的操作中其实是存在着估读的相应环节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长度的测量结果,确定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关键是要抓住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的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这三个部分.准确值是刻度尺最小刻度的整数倍;估读值是在一个最小刻度的十分位内的人为估计数.因此估读数字的前一位所对应的长度单位,就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同学们若碰到此类中考题目,可以考虑用下面四种方法求解.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在学习测量的初步知识时 ,知道正确使用刻度尺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图 1所示 ,测木块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 .1cm ,即 1mm ;分度单位是mm。木块的长度是 2 .37cm ,其中准确值是 2 .3cm ,O .0 7cm是估读值 ,它虽是估读的 ,并不准确 ,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 ,它告诉我们木块的长度在 2 .3cm到 2 .4cm之间 ,更接近 2 .4cm。用此刻度尺测量另一木块的长度 ,如图 2所示 ,这一木块的长度是 2 .10cm ,2 .1cm是准确值 ,数值 0cm是估读值 ,它说明木块的长度正好在 2 .1cm的刻度线上 ,这估读值“0”是必须要的 ,否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3.
估算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估算难教、难学是不争的事实:估算任务的主观性、估算方法与结果的开放性、思维过程的复杂性等,常常导致教师与学生熟悉的思维方式呈现对立状态。在理解估算内涵的基础上,厘清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估算内容的编排脉络,透析估算教学的现状:看词辨估,以假估代真估,取精算舍估算。进而寻求将估算内容与教学融入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实施策略——择需而估:凸显估算意义;比优巧估:优化估算方法;以用促估:培养估算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学习测量知识从刻度尺开始。用分度值1mm的刻度尺测长度,读数时要求读准到毫米位,0.1mm位凭眼睛估计,要求估读lmm的十分之一。可以说这是测量的开端,对以后的测量起到示范作用。在学习用其它连续读数的仪器测物理量时,很多教师总要求学生在读数时读准到最小刻度位,对最小刻度的下一位,估计分度值的十分之一。浙江省高中物理实验会考,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时,明做规定要估读。这样做法是否妥当?本文就此作些商讨。物理测量要解决两个问题。I、使用连续读数的仪器是否一定要估读?2、如要信读,应估读最小刻度的几分之…  相似文献   

15.
在使用仪器进行测量的时候,必须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对于刚学物理的同学们来说,要准确地记住步骤确实有些困难。现在介绍一个简单的办法,让同学们轻松的记住温度计和天平的使用步骤。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可以用六个字(估、选、放、读、记、回)来概括.具体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只要测量就存在误差。实验中的误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测量仪器不够精密产生误差,测量人估读产生误差,实验步骤不合理产生误差。前两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后一种误差是应该尽力避免的。下面结合质量和密度的学习,给同学们谈谈如何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来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17.
《物理教学》98年第9期《游标卡尺的估读问题》一文对199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考物理试卷第15小题(游标卡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尺上有10个小等分间隔,用此尺测量工件直径,如图1所示,该工件直径标准答案是29.80mm)有异议。认为游标卡尺的读数是不需要估读的,正确答案应为29.8mm。  相似文献   

18.
1.不用估读的仪表:秒表、游标卡尺、欧姆表。2.读数的方法:2.1凡是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即表头的最小格表示0.1个单位,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是不可靠数字,但是是有效数字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许多同学对读数问题有非常模糊的认识,各种资料关于读数问题也众说纷纭,让学生无所适从.如何才能方便、准确的进行读数呢?众所周知,物理量包含三部分:准确值、估读值、单位.而估读的过程正是产生模糊认识的根源,下面我就谈一谈如何快速准确的进行测量工具的估读.刻度可以分成"精确刻度"和"辅助刻度"  相似文献   

20.
刻度尺 尺子放正贴边缘,视线刻度垂直线; 估读一位须牢记,单位带上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