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在中央实行司法与行政的分立制,设司法部、司法行政部等专司司法行政的管理机构,掌管全国的司法行政事务。辽宁除司法筹备处外,没有专职司法行政官员,一般由受特别委任监督司法行政的地方行政长官与兼理司法行政的法院院长兼任,实际上基本实行法院兼管司法行政的合一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人们不仅迈入新的媒介时代,更接触到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这也是目前颇受学界重视的学术话题.本文在描述了网络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后,认为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不能忽视社会文化的影响,然后重点分析了网络文化产生的社会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和繁荣网络文化的三个措施:弘扬社会主流文化、对网络文化采取包容冷静的态度、架构网络与现实之间的沟通桥梁.  相似文献   

3.
出镜报道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改造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其发展与中国政治经济、媒介技术、文化需求密切相关。政治宣传作为中国电视新闻出镜报道的首要任务,其性质和功能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依附于技术手段的电视新闻出镜报道,媒介技术进步是其发展的推动力;与电视新闻出镜报道的媒介话语生产相关联的文化背景,构成了出镜报道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精神层面,对电视新闻具有形而上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三种作用力相互平衡、融合,影响着电视新闻出镜报道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和经济的转型对新闻舆论监督产生了强烈的内在要求。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新闻舆论监督以从未有过的广度和力度介入社会生活,新闻舆论监督发展到今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5.
民国初期的东北地区,自然灾害和战争频发,民众生活每况愈下,需要救助的社会民众急剧增加。而随着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西方社会救助理念逐渐在东北地区传播并付诸实践。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基于儒家思想的"施惠"型救助理念是社会救助的主要指导思想,官方与民间社会团体是推动东北地区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6.
现时期,随着媒体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新闻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的创新,传统的传播模式也在不断被颠覆,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潮流已风靡整个传媒界,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兴趣。本文着重论述了引起电视新闻故事化发展的社会动因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相似文献   

7.
电子文献资源整合的社会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电子文献资源整合的基本理论进行介绍,然后从历史动因--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动因--信息技术发展的强大支撑;内在动因--信息的客观发展因素;社会需求动因--用户消费的个性需求因素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电子文献资源整合背后的社会动因,为电子文献资源整合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认识档案社会服务业发展的动因和理论基础,对于档案社会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档案社会服务业发展的三个动因,即市场需求、政策导向和支持、社会服务机构壮大以及四个理论基础,即服务外包理论、知识共享理论、文件运动规律理论和项目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9.
李贺 《新闻传播》2012,(4):52-53
社会属性指报纸自身所具备的为民所用的属性,报业社会属性的发展意即报刊逐步大众化的历史过程。本文在民国初期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简要回溯中,以社会舆论发泄之口的开启、社会新闻的出现和发展,以及报业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这三点为提挈之节,探究中国报业的社会属性是如何在繁复的历史帽盖下生根发芽、一路向前的。  相似文献   

10.
平衡报道兴起的社会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平衡报道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新宠儿,许多媒体纷纷运用平衡报道这一模式进行业务运作。在新闻理论界,对平衡报道的讨论也很多。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多是从新闻本位的角度分析其基本概念,或是探讨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规避新闻官司。而平衡报道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它会在当前的中国社会条件下兴起,本文想就此做一个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11.
栗宏 《兰台世界》2015,(1):127-128
民国初期,我国政局动荡不安、战乱频仍,在此时期,英语教学非但没有停止,反而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Web 2.0环境下影响用户生成内容的主要动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用户生成内容的定义及特征,并根据用户参与和贡献程度将其划分为核心贡献者、参与和协作者、潜水者等三类.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扎根理论方法、荟萃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调研法和个案分析法等5种用户生成内容动因的研究方法,并将动因分成社会驱动、技术驱动、个体驱动3个维度和人口统计学特征1个调节集.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用户生成行为动因的整合模型,并根据上述3个维度建立用户生成行为动因的实证模型,且基于实证模型提出了14种假设,便于今后的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关于网络广告内容的研究,学者们的视角大多集中在网络广告内容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上。本文试图从质和量的矛盾关系入手,分析我国网络广告内容不饱和的现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探讨如何才能生产和传播优秀的网络广告内容,促进网络广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传媒对司法的监督,既是传媒自身利益的追求,又是基于伸张和维护社会正义而作出的价值选择。传媒监督司法,一方面具有积极肯定和强化司法的作用;另一方面媒体囿于情感性判断而较少顾及司法的技术化、程序化运作方式,出现了“传媒判案”的不正常现象。客观分析传媒介入司法的动因,审慎评判传媒监督司法的价值与效能。既是传媒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司法独立与公正的价值需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京畿地区录问囚徒,疏决牢狱,是唐前期中央司法监督的基本途径。至开元、天宝之际,玄宗多将虑囚事务交中书门下或中央使臣办理,帝王亲录囚徒的记载罕有著录,安史之乱后,京畿理囚疏狱庶务转交臣僚代行,或由法司自理。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京畿地区录问囚徒,疏决牢狱,是唐前期中央司法监督的基本途径。至开元、天宝之际,玄宗多将虑囚事务交中书门下或中央使臣办理,帝王亲录囚徒的记载罕有著录,安史之乱后,京畿理囚疏狱庶务转交臣僚代行,或由法司自理。  相似文献   

19.
金宏奎 《今传媒》2011,19(3):66-67
随着消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中国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愈演愈烈。如何应对消费主义倾向带给传媒的不利影响已是中国传媒人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在宏观视角下探究传媒消费主义倾向产生的动因,认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语境为传媒消费主义倾向提供了温床;是生存压力和利益逼迫下传媒的必然选择,也是受众消费需求呼唤使然,为中国传媒如何应对消费主义提供基础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下网络流行语给人们造成的“符号围困”窘境,本文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出发,对网络流行语的消费符号属性进行确证,解读其生产与传播过程的消费循环本质,并进一步对网民、平台、主流媒体三方主体参与网络流行语生产与传播过程的动因进行分析,最终为网络流行语的合理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