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念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学习科学的首要问题是要弄清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学生科学概念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科学学习效果。本文基于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从对前概念的认知迁移、冲突创设、以及概念图构建等角度阐述了巧用前概念开展概念教学的三个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调查主要了解三年级学生有关“天气”的前概念情况,调查使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江阴市桐岐中心小学(农村乡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一、以内容分析法建立“天气”的科学概念图调查组先找出《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天气”具体内容标准和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关天气概念的单元,分析其中蕴含之概念,同时条列概念间的关系,完成天气概念命题陈述,并藉以完成初步的概念图;之后,再由概念图分析所示之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征求相关的学科专家意见,完善科学概念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前概念是学生头脑中强烈的、稳定的认知结构.物理学习中的前概念是普遍的,并且一直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始终.它既能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科学认识,也可能产生阻碍作用.在物理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前概念的类型与产生原因,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呈现情境、运用悖论、展示过程、科学类比、知情交融,促进学生物理概念的科学建构.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92):120-121
2012年出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旧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50个重要概念,对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新课标背景下,生物教师应探寻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概念图策略是新颖的教学手段,已有一些教师对概念图策略教学应用进行了研究,但较少研究其有效性,本文以初中生物教材内容为载体,对概念图策略在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孙璐璐 《考试周刊》2012,(30):180-181
概念图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的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教学策略。科学课程是初中、小学同时开设的课程,其中蕴含的科学概念极其丰富,很容易让学生眼花缭乱,而概念图恰能帮助学生抓住有效信息,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6.
夏海宁  周彦  陈聪 《考试周刊》2010,(33):189-190
学生在接受系统的教育之前,已经持有前概念,学生自身持有的前概念促进或阻碍着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揭示学生的前概念及其转变规律,被认为是科学教育中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旨在以教育学、建构主义、结构课程理论为指导分析学生前概念的特点、影响前概念形成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物理学习中前概念转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进入生物课堂正规的科学教育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在之前的生物接触和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过程中,已经有了一些对生物的看法和观点,这就叫"前概念"。本文着重论述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揭示、诊断学生的"前概念"的策略,转变错误的"前概念",最后利用概念图对比前后概念,检测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前概念和科学的物理概念同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它们都是由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所产生的.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前概念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虽与科学的物理概念不一致,但在提供给学生一定的预备知识之后,再辅之以有关的实验引导,便不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例如:从不同物质轻重的概念转换为密度概念;二是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大不一样,在学生原有的经验中,这些前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发展时间,且已形成了系统的却并非科学的概念.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铁块沉于水中的现象,于是就在头脑中形成了铁块可以沉没于任何液体中的前概念;三是学生在正式学习物理以后,在学校教学情境中形成的.当那些非本质的现象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一致或相关联时,学生很容易同化这些现象,导致对本质特征的曲解,并同时使原有的观念得到充实和加强,成为进一步学习的顽固的先入之见,影响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基于概念图的生物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本模式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可,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可行性。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本模式在促进学生概念转变及形成概念网络体系方面取得更好教学成效,尤其对中等学生应用本模式的效果最佳。该模式以概念转变过程为模型,以概念图为工具,以学生的生物前概念为教学起点,实现从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从封闭向开放,从授受向建构的教学转变,促进了学生的概念转变,为中小学教师开展概念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永发 《教师》2014,(22):48-49
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实践,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在无形中养成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为教学起点,使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密切联系起来,利用学生的认识冲突及创设差异性事件,修正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建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他们对这些概念大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这种已有的认识和了解即为科学学习中的前概念。前概念在学生的科学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科学概念和前概念比较一致时,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气氛活跃,发言积极,容易达成目标;反之,当学生的前概念和科学概念相冲突的时候,前概念则会严重干扰科学概念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物理前概念广泛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改变.在物理教学中,若错误的前概念不能及时的转变为科学的概念,势必影响着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因此必须探索构建物理科学概念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概念图教学的案例研究,探索概念图教学对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生物学概念、准确理解和运用生物学概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郝清华 《辽宁教育》2013,(12):49-52
概念教学一直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概念。然而学生在学习概念前已经对一些概念有了朴素的理解,这种理解往往与概念的科学含义不尽一致,于是概念教学的重点就是改变学生原有的朴素理解,即科学前概念转化。本文着重论述了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的几条策略。  相似文献   

15.
概念图是有效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可视化学习工具.文章针对数学单元概念复习中出现概念内容不清、概念结构混乱、概念联结不强等问题,以概念图作为梳理概念、理清结构、提升思维的教学工具,构建数学单元概念立体化复习课堂,实现学生学习自主化、教师指导有效化、概念结构清晰化、思维逻辑进阶化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6.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教育的宗旨与目标。核心概念是科学学科的主干内容,更是学习科学的思维过程的核心所在。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具有前瞻性及重要意义。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应加强对易混淆概念的辨析,探寻概念的核心本质,关注错误前概念对学习的影响,展示建构概念图的思维过程,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实验探究,促进概念的建构,为实现更深层次的科学概念教学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当代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间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在科学教学中,学生认知结构中的错误概念不但会妨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且会导致产生新的错误概念。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的错误概念不可能通过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法由科学概念代替学生的错误概念,而必须依靠学生自己通过概念转变学习,实现由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前概念尤其是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的研究就成为科学教学一项新的、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当前科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8.
当代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间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在科学教学中,学生认知结构中的错误概念不但会妨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且会导致产生新的错误概念.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的错误概念不可能通过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法由科学概念代替学生的错误概念,而必须依靠学生自己通过概念转变学习,实现由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前概念尤其是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的研究就成为科学教学一项新的、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当前科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走进科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中普遍存在着前科学概念,即他们已经形成了关于世界如何运转的理解。因而,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了解学生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直觉想法,探究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前科学概念,是科学教育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因为,任何真正的认识都是学习者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是教学的前提;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由此可见,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前概念在学生的科学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科学概念和前概念比较一致时,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活跃、积极,容易达成目标;反之,当学生的前概念和科学概念相冲突的时候,前概念则会严重干扰科学概念的构建。因此;研究学生前概念中的错误概念,对帮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构建科学概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