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39~4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整除的意义,认识约数和倍数,能判断一个除法算式是不是整除的算式,并能说出两个数是否存在约数与倍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们推出了“优课存盘”这一栏目,主要发表小学、初中各学科优课实录,它可以采用师生对话形式,也可以采用叙述的方式,记录一堂有创意、可供其他教师借鉴的课(或一堂中的某个片断)。这一栏目是去年“素质教育课例”栏目的延伸,欢迎广大中小学教师及教研员来稿(实录及评析),字数在3500字以内。  相似文献   

3.
2003年4月,黄老师应邀参加浙江大学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五大名师”最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为与会的1000多位同行上了一节“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示范课。黄老师以生活中的事例作比喻引出新概念,使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下课前的“动脑筋出教室”游戏,新颖有趣,别具一格。教学过程中,学生已不仅仅停留在快乐学习的状态,而是进入了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  相似文献   

4.
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相互依存”关系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唱首歌好吗?生:好!(文体委员站了起来,准备起音,老师请他坐下。)师:今天能不能由老师点歌,老师点什么,你们就唱什么?生:试试看!(学生显得很自信。)师:我很喜欢听一首歌,歌名叫《世上只有妈妈好》,会唱吗?生:(齐  相似文献   

5.
2003年4月,黄老师应邀参加浙江大学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五大名师”最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为与会的1000多位同行上了一节“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示范课。黄老师以生活中的事例作比喻引出新概念,使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下课前的“动脑筋出教室”游戏,新颖有趣,别具一格。教学过程中,学生已不仅仅停留在快乐学习的状态,而是进入了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  相似文献   

6.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 1至 10的数字卡片,将这 10张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在桌面上摆成一排。 (学生按要求操作 )你们摆的这些数都是什么数 ?(生答是自然数 )   师:自然数只有这么几个吗 ?(生答还有很多 )请再说出几个 ?   生: 11, 12, 13,……   师:说得完吗 ?自然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生答无限 )   师:请从卡片 1~ 9中,取出两个数,使其中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并且同桌的两人说说能被哪个数整除。   (学生说了 6能被 2整除,并说出了想法: 6和 2都是整数,商是 3,也是整数,没有余数…… )  …  相似文献   

7.
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相互依存"关系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唱首歌好吗? 生:好! (文体委员站了起来,准备起音,老师请他坐下.) 师:今天能不能由老师点歌,老师点什么,你们就唱什么?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八册第117页“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完成例1后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八中的1—4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并能正确地进行有关的判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有以下几个特点:1.加强概念教学本单元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并且概念之间容易混淆。为了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教材在编排时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是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用实际例子引出概念;二是加强操作和直观性。如在教学约数、...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理清“除尽”和“整除”的关系;理解和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约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2.能力目标:能判断一个数能否被另一个数整除,会根据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根据信息进行分类、总结、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会进行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并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交流、对话的意识,积极探索的精神,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  相似文献   

11.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约数和倍数”比较抽象,学生较难掌握,应通过操作、观察和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巩固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约数和倍数”这一部分概念较多,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联系生活实际,做好概念教学的引入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教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概念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使学生感悟数学概念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最大公约数时,可以这样设计:出示长64分米,宽40分米的长方形,问:同学们,这是我们教室地面的平面图,我把它的长和宽都缩小了10倍画在成了这幅图。请同学…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9-40页。教学目标: 1.在做数学中领悟整除的意义, 能说出两个数是否存在约数和倍数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整数的性质。 2.在计算、分类、归纳中,体验数学研究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3.体会数学就在自己生活中。  相似文献   

14.
第八册41页“约数和倍数”一节,概念较多,是教学的难点。怎样设计教学?谈谈我的几点作法。 一、引入概念 1.口算。如果有余数,要说出商几、余几? (1) 12÷3 0÷6 (2) 40÷9 14÷4 2.讲述。启发学生讲清:(1)组题商是整数,没有余数;(2)组题是有余数的除法。 3.答问。要知道两数相除有没有余数,  相似文献   

15.
(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相互依存”关系(老师走到前排的一位学生面前。)师:你叫什么名字?你能告诉我们,你妈妈姓什么吗?生:我叫何帆怡,我妈妈姓樊。师:何帆怡的妈妈姓樊,我们就叫她樊阿姨,好吗?(板书:樊阿姨何帆怡)师:那么,樊阿姨和何帆怡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生:樊阿姨是何帆怡的妈妈,何帆怡是樊阿姨的女儿。师:樊阿姨是何帆怡的妈妈,何帆怡是樊阿姨的女儿;何帆怡是樊阿姨的女儿,樊阿姨就一定是何帆怡的妈妈。妈妈和女儿是一种相互依存着的关系。(板书:相互依存)师:(指板书)这是生活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路:“约数和倍数”(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是本单元最基本的概念。教学中应先让学生回忆“整除”的意义,认真区分“整  相似文献   

17.
约数和倍数这节课的教学要求有两点,一是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知道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它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二是会正确表述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会找出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围绕这两点要求,教师可按以下步骤教学。 1.建立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开始,教师让学生判断下列5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制成卡片出示)  相似文献   

18.
约数和倍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意义,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概念,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为达此目标,并尽可能使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愉快,教学过程宜按  相似文献   

19.
约数和倍数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一对概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宜安排以下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一、复旧引新,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概念。1.口算:15÷3、5÷10、47÷8、6÷0.6、24÷2、73÷6、98÷7、0.84÷0.42、80÷9。(教师板书学生口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0~31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计算,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经历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过程,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本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本特征。2.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